我们要去一个怎样的地方
2018-02-11谢治国
谢治国
我曾设想过有一个镜头,像一个纸飞机一样从高空慢慢抛下,慢慢会看见地面。楼群如蝼蚁,慢慢地,蝼蚁会生长,接着,建筑物开始露出原本峥嵘桀骜的模样。我们的镜头一直向下,慢慢平行着地面滑行,直到贴在地面上,如同路边一只流浪的懒狗,呆呆地趴着,把脑袋搭在地上一样,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那是一条大理石板的地面,我们能看见细碎的小石屑。我们把镜头拉长一点,有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几乎踩着镜头走过去,接着是几双皮鞋、拖鞋,我们勉强还能看见形形色色的裤脚。我们把镜头接着再拉长,慢慢竟触到一幢建筑物,玻璃体的墙面,反射着极耀眼的阳光,刺痛了我们的镜头。这时候,我们把声音打开,你会发现,有了声音以后的世界仿佛快了起来,西裤快了起来,裙摆快了起来,迷彩快了起来,整个人类在這片浩瀚的声音里都浮动起来,如同海难后浮动的船体碎片一样,至少看起来都是如此盲目而坚决的要漂去某一个地方似的。
我们把镜头升高,比如放置在某一个人的帽子上。我们看不到这个人的表情,快乐或悲伤或许并不重要,我们只是溶入这汹涌的行走当中,漫无目的,又行色匆匆。我们随着浩浩荡荡的路人,如洪水般,让生活中的是非和尔虞漂浮起来。我们似乎总能站在“大多数人”的队伍里,获得安全感,如坦克般前进,至少看似是一副无法阻挡的模样。我们只是跟着人群走,人群只是跟着更大的人群走,可是,我们要去哪里?
有几次,我坐公交车回学校,刚入夜,还下着雨。最开始一次,我没有带伞,只好顶着一个塑料袋,躲在一个五金店铺的檐下。这时候道路已如河道,一辆辆公交车驶过去,车头是一串暗红色诡异的数字,仿是置身在一个迷异的故事里,眼镜上挂满雨水,模糊一片。我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我这是要去一个怎样的地方?
夜里搭公交车,总是坐在一个靠车窗的位置,窗子外边车如流水,灯火如昼。路灯们似亘古以来就整齐木讷的站立着,似有微笑,钠光浸淫着夜色。如果这时候下雨,窗户上是满满的水流,腾着水雾,仿是有无数的鬼面贴着窗子木然注视。车厢空着一片,灯也开得很暗,只有一小排睡眼惺忪的壁灯亮着,而你坐在车子的后面,大多数时间可能都是睡着了,至少是眯着,可有没有某一刻你忽然会生出一个念头:我这是要去哪里?
其实,每座城市在潮湿的雨天里总像大土块似的,怕泡着泡着就沉掉了。我们管不了城市的存亡,只好先管好自己。后来再遇着雨天,自己都带伞了,竟能觉得这是多了一个诺大的保障,雨伞外的大雨竟觉得好似和自己无关,有时会觉得这多少是有些像别里科夫描绘的套子一样;而在这个看似有保障的雨伞下面,你在厚厚的雨幕里只看到隐隐的楼和街,雨水打在你的小腿上:你这是要去哪里?
我不知道你是否问过,我们漫无目的又行色匆匆,到底要去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希望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故事?或者无所谓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故事。很多时候,我觉得这和旅行是有些相似的。我们似乎乐意和陌生人擦肩而过,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躲避熟悉的人。我们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旅行的意义也许仅仅是为了离开,当然,也许有时候是为了明白为什么离开。
大一的时候去看海,一天骑了几百里路,朝阳和夕阳似乎只是把我影子的位置改变了一下,而且看到的海也只能让我摊手。可我总想,为什么我还是能够以充满极端幸福感的心情来回忆那个早晨和傍晚,那辆旧自行车,那个破书包,那个一直前行的影子。我当然知道,不管我绕多大圈子,终究得回到原来的地方,可为什么还是那么执着,忽视所有艰辛和疲倦,只记得当日心头幸福满满?我想,这决计不会是简单的所谓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也并非是满足了儿时的流浪情怀。那么,我是在享受什么呢?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思维过程,非要把一件幸福的事,通过大脑缜密的分析得出令自己痛苦的结论,然后美名其曰是“深刻”。说到底,我们并不笃定我们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也许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许是一个我们到不了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朝着它走,也不妨碍一路吹着口哨,不停向前。
年少的情怀,
总想象最好的时光/
年轻的眼睛,
爱眺望最美的方向/
你高昂起头颅正对正午的阳光,
我卷起诗行背负蓝天苍苍/
行囊呵行囊,
哪儿才是流浪的故乡/
我知道,
那儿没有爱情和宝藏,
只有荒芜和死亡/
可是仍然要流浪,
找到那个地方/
为它耕作,
为它歌唱/
然后把自己,
也葬进那片土壤。
路很累很长,有人说是修行,有人说是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