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

2018-02-11王学孔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课堂兴趣

王学孔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有效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要位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主要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将教师的“教”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兴趣;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38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不仅语言丰富,而且寓意深长,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做新时期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创适应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最早来源于郭思乐教授以及他的同仁们宣扬的“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控制生命,而在于激扬生命”的精神。这种精神强调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终端对象是学生,只有以学生的观点看待问题,以学生的角度开展活动,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要想真正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必须坚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原则开展教学,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使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营造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人本环境。因此,教师万万不可照本宣科,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提升认知水平,将教学过程营造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对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需求等提供便利条件。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尊重需求,讲授实用的教学内容

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学生早有耳闻,甚至非常熟悉,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一些与课本内容相符的生活素材,对教材进行延伸,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到更多、更贴近生活的,更具实用性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桂林山水》一课,有很多学生去过桂林旅游,没去过的也通过媒体看见过。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课本中的插图对学生来说,已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了。因此,我通过互联网搜寻了一些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制成专题片,配上音乐朗诵,使学生情不自禁地陶醉在美景和优美动听的朗诵之中。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桂林山水的美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感受了祖国语言的美妙,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语文课程的喜爱。

(二)激扬生命,通过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团结协作的成效。任何一项活动,离开了合作互动都很难取得显著的成效,小學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能,使教学取得更高的成效,教师必须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最终将教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这种行为的转化,是与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分不开的,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转化成“学”的程度。因为教师的“教”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启明星,是促使学生“学”的外在动力,只有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学习方式,感受到学习的种种乐趣,学生才能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思考和质疑,将自己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给教师。除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还有生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组织学生与教学客体,即文本之间的情景交融与认知对话,详细体悟作者透过文字表达出的情感与态度。

(三)关注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木桶原理”强调的是只有每个个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团体。这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我当前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语文程度相差悬殊,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了A、B、C、D四个层次,结合他们的学习动力、生理差异等特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能学到新知识,都有所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对A层学生进行拓展学习;B层学生开展常规性的教学,并适当引导拓展学习;对C层学生引导朗读和字词的理解;D层学生主要学习生字,抄写简单的知识点,并逐步引导深层次的学习。每个层次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和基础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取长补短,在互帮互助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让每个学生都能逐渐进步,共同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特别强调的一项任务,它需要教师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出发,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有言可发,有事可做,通过交流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庄晓娟.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田野研究——以公开课《枣核》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12).

[2] 付宜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来自日本小学语文课堂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4(3).

[3] 苗培田.异样的声音,别样的收获——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J].语文建设,2013(5X).

[4] 李海霞,学习新课标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J].网友世界,2013(8).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课堂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一体化教学课堂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