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诗意美

2018-02-11顾伶俐

学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读个性诗意

顾伶俐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主要地体现在积极寻找语文之根,传承语文之品,固守语文之魂,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中。因此,教师应让语文学习可以追寻,可以尽情享受,并通过精美的语言解读、个性的立体对话、情感的着力渲染、文化的内核探究构成语文教学的诗意美,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意;解读;个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9-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08

诗意语文,顾名思义,以“诗”为名,让语文的课堂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勃发状态,营造出审美的抒情境界,收获悠然而有余韵的优美与精致。它不是一种教学风格,而是一种用心灵去熨帖文字的体温与情感,即“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贫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的明月、灿烂似星辰的诗意流布期间、充盈内外”(王崧舟语)。诗意语文将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而灵动的生命,让学生更能够真实、自信、自由地做人。人文性追求决定了它关乎的是人的内心或精神世界,涉及与心灵有关的价值领域。

课堂,无疑是诗意语文实施的一方良田,要让这良田“清如许”,还必须有“源头活水来”。精美的语言解读、个性的立体对话、情感的着力渲染,文化内核探究成了“诗意语文”内涵之所在。

一、诗意语文着力于精美的语言解读

语文教学是承载着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地突出了其工具性的一面,而诗意语文强调是一种切身体验,在体验中逐渐生成情感之花。如在讲解“间谍”“雉堞”“通牒”和“喋血”的辨识时,一位教师曾这样讲析:“‘间谍主要是刺探情报,无论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和语言有关,因此是‘言字旁;‘雉堞是城墙,因此是‘土字旁,中国有墙文化,国有国墙,城有城墙,家也有家墙,呈现一种封闭状态,这个词对你们了解古代诗文会有很大帮助;‘通牒的牒是一种文件,即古代的木牒,所以是‘片字旁;‘喋血就是血流出来的样子,血流出来必须有伤口,因此是‘口字旁,如‘沙场喋血等,有一种壮美惨烈的味道,‘喋血这个词表现力很强,能够强烈地冲击人的视觉,形成一种审美效应。”教师用精美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联想、感悟形成特定而独特的情感,实现了精神生活的“返乡”。

二、诗意语文的实质是课堂的个性立体对话

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这里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师生共同面对的作者,都是对话的主体,构成了对话的多重性和立体感。那酣畅淋漓的对话胜景,形成了潮起潮落,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精神盛宴。

如在讲授台湾诗人非马《醉汉》这首小令,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乡愁是借助一个什么形象表达的?

生:乡愁是一条直巷。

生:是一条曲折的直巷。

师:是一条曲折的直巷,真是很纠结啊!

生:这表明诗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很多艰难,突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他想要回到家,却一直在曲折的路上回荡,一直没有能回家。“向母亲努力地走来”这句就表明诗人一直没有回到家。

师:噢,乡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生:作者回家很艰难。

师:是吗?这首诗的题叫什么?

生:《醉汉》。

师:我们可不可以说通过一个醉汉的形象,“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多夸张的手法,表达对故国的思念的____

______。加个词儿,孩子!

生:悠远。

師:啊,是一种悠长悠长的思念,悠远的思念,我看这感觉很棒的。

生:沉醉。

师:哦,是一种沉醉呢,醉汉嘛,有一种别样的执著,醉中也执著地想家,狐死首丘。

一次次地对话,激扬起学生灵动的思绪,引发学生美的沉思,也促成教师专业成长。师生共同感受着文本这个强大的精神生命场带来的激情、理性与灵动,智慧的火花已尽情碰撞,披文入情的文字已悄然生成。

三、诗意语文着力于情感的渲染

苏轼曾说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苏轼之所以成为文学巨擘,其重要的原因在于“缘情而理深”。“情真”是唤醒个性思维、诗意语言的催化剂,在特定的情境中,“师生往往能沉浸其中,畅游课堂,于教师,是投入地教一回,于学生则是投入地学一回。理想的状态常常是文本创造之境与师生教学之境融为一体[1]。在诗意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音乐、图片、视频等使其迅速入境、体会、感悟,营造诗意课堂。同时,教师用优美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与渲染,也能滋养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产生强烈地感染与共振,师生通力合作完成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美图画。

四、诗意语文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探究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学生精神成长之根基,古圣先贤用如椽大笔将人性之美、心灵之美、哲思之美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诗意语文在文本这个磁场中进一步探寻中国文化的内核,就能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的精神之树枝繁叶茂。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我们在感受着父爱如山那份深情的同时,是否更能体会那份“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那份孝文化?我们传承并扬弃着传统文化那份古典与浪漫,感受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用心营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朱熹在《春日》中有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许在朱熹眼里,“万紫千红”之所以“无边光景”,不是大自然的信手涂鸦,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因为在万紫千红胜景中,朱熹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它们奏响着共同的主旋律——春。同样,在语文课堂上,无论什么风格,什么派别,“诗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但他植根于课堂,在教师诗意的灌溉中茁壮成长。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生命如此可贵又是如此短暂,何不让我们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携一缕清风,乘一轮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心感成诗,愿我们每位语文人都如一泓汩汩而流的清泉,点点滋润学生日益丰盈的心田,将语文——这轮照耀古今的明月变得更加皎洁、纯真、可爱!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解读个性诗意
诗意地栖居
被耽搁的诗意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