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背景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2-11杨爽

法制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知识产权高校

摘要:我国高校是培育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逐步成为我国科技机构的主要成分,因此,提升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利于带动高校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本文对于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235-01

作者简介:杨爽(199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在如今的知识时代,国家的知识产权得到了迅速发展,既提升了社会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高校作为人才汇聚的主要场所,赁借雄厚的科研力量,不断创造新的科技成果,拥有了较多的知识产权,所以,高校进行有效地知识产权的管理显得十分关键。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

(一)高校没有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在科技不断的发展形势下,国家对于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转换逐步重视,各高校的知识产权也颁布了相应的制度,让知识产权的管理有法可依。可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并不够健全。一些高校没有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仅把有关工作交于科技机构来执行,或者没有成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引起知识产权的管理不能顺利进行。

(二)知识产权遭到流失

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科技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高校的科技人才不稳定,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逐渐增多,其知识产权遭到了流失。表现两个方面:其一,相关人才的流动引起知识产权的流失。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将在校的综合技术融入社会得到较高利益;高校的教授也不断走进国家的高新技术机构中或创业发展。其二,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弱,大多侧重技术的成果轻视了知识产权,所以对于科研技术的成果申请专利时意识不高。

(三)科研成果的转化程度较低

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其转化程度不高,并没有形成实际的经济效益。首先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往往需消耗很多的人、财、物力,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也较少。其次,我国的高校还未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相衔接的制度,如科研成果的评估体制不完善,很多的科研工作者仅关注专研在工作中,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关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建议分析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保密制度、知识产权的评价制度、绩效的考评制度、激励体制还有成果的转化体制等。这样,从制度方面保障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还要顾及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造的热情,并助协助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此外,还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的管理部门,如相关的领导小组、事务机构等,并安排专业且稳定的知识产权团队,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有关事务的处理,以构建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系统。

(二)强化知识产权的维护力度

第一要不断强化人才流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高校要强化人事的管理工作,清楚其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在教师流动时要签署相关的技术保密合同。同时,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对于核心技术也要签署相关知识产权的保密协议。第二,强化科技成果在转化时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强化知识产权的教育工作,强化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主动保护,在技术成果形成过程中,如申请专利以前要避开公共的核心技术,选择时机申请专利。对外的技术交流、合作以及成果的转让时,要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的条款,还要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学校和科技工作者、合作公司皆签订相关的保密合同,以防因人才流动带来的技术成果流失。

(三)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还要进一步加强。为此国家政府要为技术成果的转化营造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丰厚的资金,将科技成果标准化、规范化,并鼓励相关的科研工作者研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而发展技术产业。另外,高校也要抓住机会,不断深化科研创新探索,侧重于先进技术的实践工作。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利益分配体制,以及相关的激励、考评等机制,强化院校中的科研部门以及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事业机构展开合作,有效发挥高校的科研成果的社会效应。

三、结语

我国高校是科技研发的摇篮,在知识化的时代下,各个高校要强化知识产权的重视,关于核心技术工作者应当签订相关的保密合同,以防人才流动造成了知识产权的流失。另外,建立健全科技部门的管理机制,配备专业且稳定的人才进行管理,同时与社会相关机构展开有效地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的知识移动与技术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冠龙.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03):33-37.

[2]赵芙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問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4(26):205.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知识产权高校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