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管理措施分析
2018-02-11张磊王皓
张磊 王皓
摘要:随着我国禁毒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具有了相关明确规定。通过运用多种矫治手段,坚持优化管理模式,使戒毒者不仅可以进行正常地就业安置,还能重新回归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本文主要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戒毒管理;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512.91;R749.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229-01
作者简介:张磊(1993-),男,江苏南通人,大专,南京市大连山强制隔离戒毒所,见习警员,主要从事戒毒管理工作;王皓(1990-),男,山东滕州人,本科,南京市大连山强制隔离戒毒所,见习警员,主要从事戒毒管理工作。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禁毒工作日益严峻,不仅吸毒人数有增无减,而且国家针对禁毒工作也提出更高的指示要求。一直以来,作为全国禁毒先锋卫士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也迎来了新的任务挑战,既要矫治吸毒人员,同时还要针对当前的时代特点从心理上攻克戒毒人员的防线,使其吸毒犯罪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一、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有待加强队伍建设
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的队伍建设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不仅需要知识技术的合理搭配,还需要从观念上改变对戒毒管理工作的认识。如果不能考虑到警察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尤其是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更应注重戒毒意识的提升。
(二)亟待调整管理机制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俗话说毒瘾好戒,心瘾难戒,尤其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可能存在的复吸问题,现有的管理机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复杂情况,必须针对戒毒管理工作进行重新调整,使戒毒人员能真正地摆脱毒瘾与心瘾,同时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矫治是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缺乏后续照管机制
戒毒复吸是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当前无论是家庭的接纳,还是社会的对接都存在着后续照管不到位的情况,这使戒毒人员在孤立无援之下,很容易回到从前的朋友圈中,从而导致复吸的可能。从强制隔离戒毒管理角度来看,后续照管是一项延伸性的服务管理,而且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
二、优化与改进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管理措施
(一)转变理念提升戒毒警察综合素质
为了使戒毒人员能够彻底摆脱毒品危害,使其重新步入社会进行正常生活,戒毒警察肩负着任重而道远的时代使命。因此必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断提升戒毒警察的个人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针对当前多变的环境、形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针对一线的警察工作在不断完善警察培训机制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不断提升执法力度与技术水平,使其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战斗力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专业化队伍,保证新时期戒毒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创新模式进行戒毒人群细化管理
在结合创新模式进行戒毒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戒毒管理制度,还应加强宣传教育与戒毒医疗保障,并且从科学的角度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增强人文关怀管理,使戒毒人员可以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一方面从生理上使用安全可靠的药物进行控制治疗,另一方面从心理上进行矫治治疗,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随时观测戒毒人员的情绪状态,避免其产生厌世情绪。此外,还要根据戒毒人员的特征特点进行细化细分,使其能够得到针对的治疗措施与辅导方案,无论是年龄、学历、家庭背景,还是性别、性格等方面都应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在强制隔离戒毒中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帮扶,由此奠定回歸社会进行顺利就业的基础。
(三)完善体制完成戒毒人员社会对接
对于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之后所面临的家庭回避、社会歧视等心理压力,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不仅可能造成戒毒人员逃避现实的情况产生,还可能导致其再度进行复吸的悲剧。为此,针对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来说,进行戒毒人员重返社会的对接延伸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作用与意义,如果能够建立起相应的戒毒后续照管中心,使戒毒人员不仅能摆脱毒品的诱惑,还能重新建立周围的朋友圈,由此顺利过渡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在此过程中,戒毒管理工作的延伸无论是对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问题,还是戒毒人员的重新生活与就业的协助监管方面,都使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受到了必要的前期保护,也由此提升防毒力度,控制了毒品的扩大蔓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管理工作,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在有效落实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还应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积极安置落实帮教工作,使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得到有效巩固。
[参考文献]
[1]曾启尚.运用五种思维提高戒毒场所安全管理实效[J].中国司法,2017(08):73-76.
[2]张凇.病残戒毒人员分层管理模式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7(0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