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观在会展外环境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2018-02-11李绍文
李绍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会展”这一推广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会展对提升品牌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会展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增加,以牺牲自然环境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会展建筑逐渐受到质疑,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美观,重视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有机统一,“天人合一”“绿色健康”等理念改变了传统会展建筑的设计,生态美学观在会展外环境设计中得到了更多的运用。
一、生态美学概述
(一)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1. 生态美学观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生态美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划分出固定的生态美范围。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和自然、社会、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与生态规律相符的存在论美学观。有些专家认为,将生态学和美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生态美学,其实是利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美学问题,在美学当中引入生态学的主要观点,形成一种新型美学理论。当然,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生态美学的应用,可以理解为:在生态学当中引入美学理论,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问题,不能只站在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而应该以生态加美学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是构成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要素。
2. 生态美学观的理论学说
早在1972年,国外就出现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著作,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在《加拿大小说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走向生态美学》,这是最早在标题中使用“生态美学”这一术语,因而约瑟夫·米克被认为是“生态美学之父”。我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应该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反映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人道主义教育开始,指导人们依据社会伦理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战国时期出现了以老子与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不再寄希望于文明社会,将研究领域转向了自然,崇尚朴素自然的人生境界,逐步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和美学思想。而我国对于生态美学的关注与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有些学者通过翻译和考察西方环境美学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等一些理论,这些理论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生态美学的传播与发展。在此之后,一些中国学者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国情与生态美学的结合当中,如黄朝霞和隋丽表述了生态美学在文艺理论与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提出了筹建生态存在论美学体系。李庆本将《周易》与生态美学联系在一起,设想了生态审美与历史统一的过程,在他的论述中,认为生态美学是生态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完美统一,是生态自由和审美自由的完美统一,是审美人生和审美环境的完美统一。廖建荣则提出生态美学一定要秉承“最高价值美是生态平衡”“自然万物的协调发展”“建立新型生态文明事业”等观点。
(二)生态美学观的价值
1. 促进人类审美观念的变革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注重体现以人为中心,属于经济价值观,在评价任何事物时都要从人的欲望出发,在判断它的价值时要根据人对物质欲望的满足程度,并以这种认识来确定人的行为。19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危机逐步加重,世界各地出现了“绿色运动”,人们迫切要求工业文明要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统一。在注重自然的前提下,生态美学重视构建人与环境、社会、自身生存的关系,其最重要的特性是整体性。生态美学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人性化设计受到更多的喜爱。
2. 生态美学观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生态美学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站在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并且人和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美学观的出现,有效控制了人们对地球的掠夺性开发,缓解了人类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
二、会展外环境设计
(一)会展外环境的构成元素
1. 建筑主体
会展建筑是一种大型建筑综合体,其主体空间是展览空间,其次是会议空间,并有许多辅助空间,如办公、休息、饮食等。研究会展建筑的各种造型,包括了直线结构和曲线结构以及直线与曲线结合的结构。直线结构主要有框架结构、平面桁架和网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有高强度、重量轻、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越等,不再依靠砖墙来承受重量,具有安装布置灵活的特性。在传统会展建筑中,这种结构形式的运用较多。平面桁架普遍应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当中,但由于面外刚度较差,所以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支撑框架。网架依靠各个杆件互相支撑,空间整体性较好,所以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这种结构的优点有:灵活方便的平面布置、造型美观,可以适用于跨度不同的结构、不同平面形状。整个结构体强度大,具有超强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用料节省;建筑造型独特,美观。曲面结构主要有张弦桁架、拱形桁架、拱、网壳、索、膜和壳体。张弦桁架梁结构位于平面体系和空间体系中间,可以节省材料,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 周边环境
会展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属于人类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的展示活动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相互依存,主要内容有人、环境、材料、资源、技术、生态和消费等。服务于设计体系以外的自然环境体系,由人和自然共同组成,这两个因素的具体表现是:在建设空间环境过程中是否破坏了自然环境,如是否运用了环保材料、是否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形成的产品对人的影响程度、存在时间长短和循环使用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会展的周边环境。
(二)会展外环境设计的趋势
1. 地域性会展文化性的契合
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传统的地域性文化正在被流行的全球性文化所代替,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促使了复古风气的流行,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不断增强。现代设计正在逐渐反映出这种现状,人们更欣赏回归自然、真情纯朴的乡土情调式设计,或者体现异国风情的个性化设计,重视保护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在会展设计中普遍应用本土文化,做到了地域性会展文化性的契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设计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地域性特点,值得我国会展设计业借鉴。
2. 艺术性与生态性的关联
生态会展外环境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属性是艺术性和生态性。生态会展外环境设计主要任务是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与传统的会展建筑具有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会展设计中,通常是利用改造自然来制造出“美丽”的建筑设施,而基于生态美学观的会展设计,则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出符合人们审美观的会展建筑。因此生态会展建筑的生态性决定艺术性,若两者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应优先考虑生态性。现代会展建筑与传统会展建筑的主要差异是,在建设现代会展外环境中运用到诸多的生态与科学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光电池、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这些先进技术使生态建筑会展外环境的创造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三、生态美学观与会展外环境设计
(一)生态美学与会展外环境设计的关系
会展外环境的节能和生态化设计一直受到关注,主要是该方面的设计具有很高的难度,且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分析生态美学与会展外环境设计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根据生态与美学的重要性,生态应高于美学,因此在设计会展外环境形态时,一定要考虑到自然生态,例如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也要重视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将生态理念加入会展建筑的设计当中,可以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美学设计,使生态会展建筑既环保又美观。
2. 节能技术是生态美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会展外环境时,要充分利用旧建筑和新型技术,使能源得到节约,还能改善建筑造型。如新型屋顶设计,不但透光性能好,而且能量消耗低。以林茨的会议展览中心为例,该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重点表现了“水晶宫”的概念。为了减少室内空气体积,林茨会展中心的屋顶采用跨度为75米的玻璃进行覆盖,形成一个拱形结构,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展示区具有高标准的采光性能,设计师运用了新型建筑材料,在屋面顶上装置了一个塑料格栅,利用光的反复反射和折射,北面的光线可以进入室内,来自南面的强光受到屏蔽,从而使室内冬暖夏凉。
(二)会展外环境设计中生态美学的体现原则
1. 动态协调原则。会展外环境设计要具备处理废料和污染物的技术体系,使人、自然、社会、经济达到动态协调发展。
2. 以人为本原则。一切展览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在会展外环境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融合生态美学的前提。在设计会展外环境的功能空间时,要体现对人的重视。如展示空间是否会使观众感到舒服,参观路线是否科学合理等。以人为本原则可以体现较高的社会效益,因为它不再运用经济效益来衡量发展,而注重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杜绝盲目的发展,转变为科学合理的发展;人不再与自然环境对立,而转向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境界。
3. 艺术性原则。会展的艺术性主要是指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各个组成要素的艺术特征,如设计的空间形式、展览物品、展示用具等,会展的整体空间环境要表示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特性,不但向观众传达有效信息,而且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会展外环境设计融合了各个艺术学科的精华,包括造型艺术、建筑艺术、新媒体艺术、工艺美术和生态艺术等。所以,在进行会展设计时一定要依据艺术性原则。
4. 均衡原则。为了使展示的局部和整体展示环境达到统一,要运用均衡原则,整体控制会展外环境,要求会展设计不但具有均衡、协调和统一的特点,而且也要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展品、空间形态、自然环境都是会展的组成部分,这些因素要做到协调有序,遵循艺术性原则和生态原理。
(三)会展外环境设计中生态美学的体现措施
1. 共生。当代生态美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表现共生,即提倡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也就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设计会展的外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共生问题。如2005年日本爱知县的会展,会场占地面积173公顷,在建设会场时要使环境受到影响最小,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自然地睿智”得到淋漓展现。爱知会展的长久手会场选择在一个高低起伏的山岭地区,进行整体设计时,设计人员在保证原来的山头和山谷不变的情况下,不改变本地区原来的地形地貌,建设一条方便人们参观的道路,意图运用这种设计表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关系。经过设计人员的精密计算和施工,终于建设完成了一条木质建筑物(大环廊),沿着这条道路每行走200米就有一个出口,顺着环形道路一直向前走,可以到达任何一个会场,属于园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在会展结束后,拆除了这个木质建筑物,拆下来的木料可以另作他用,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得到还原,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2. 整体性。当前关于会展的设计越来越崇尚连续性建筑,使建筑中的每一座建筑不再单独存在,而属于整体建筑中的一个单元,需要和其它单元相互对应,重视自然与建筑的连续性。爱知会展的长久手日本馆就是将建筑当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设计师受蛹、茧和地球大气层的提示,将外观设计为一个蚕茧状的巨大竹笼。这个巨大的“竹笼”长90米,宽70米,高19米,可以减弱阳光的照射,使场馆通风,让人感觉清凉怡人。用烟熏处理竹子,从而使竹子不再霉变、裂纹、虫蛀等,具有良好的性能;充分利用竹子的吸音性能和隔热性能;为了使整体建筑美观坚固,将竹子编成六股使用。场馆中还应用了多种多样的现代技术,如新开发的能源系统、使空调负荷降低的竹笼、流水降温屋顶、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墙面降温。实际它属于一个仿生建筑,将建筑做成蚕茧状,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绿化墙设计把建筑和四周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空间具有连续性。
3. 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指现代化建筑不但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不能对后代人的生活与生存造成影响。最近这些会展和20世纪以前的会展比较,发展方向侧重于合理、经济、投资少等方式。如英国馆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围护建筑,东面墙体是一面高18米,长65米的水墙,利用里面水的循环流动带走外墙的热量,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因为西墙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所以设计师利用高蓄热材料作为墙体,里面装满水,这些水吸收的热量可以作为能量来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南、北墙上运用外张拉结构,为了遮挡阳光,悬挂白色聚乙烯织物,犹如船桅杆上的片片白帆,引起人们的遐想。事实上这种建筑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会展建筑。
四、总结与展望
会展建筑充分展示了各国的新材料、新理念、新认识、新技术,领导建筑设计的新潮流。基于生态美学观的会展建筑外环境设计,促进了会展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重点体现共生、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逐步形成一种新型建筑形式,使生态理念和建筑实现巧妙融合。在会展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广泛应用生态美学的特性,有助于推动会展业的发展达到更高的境界。■
[1] Moin Rahman,Ira Jhangiani.Ecological Aesthetics Design: Presenting a Framework for Product Aesthetics[J].Human Factors &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08,52(20):1655-1659.
[2] 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J].文艺研究,2007(4):15-22.
[3] Peter Howley.Landscape aesthetics: Assessing the general publics' preferences towards rural landscap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2(C):161-169.
[4] 孔令宏,曹仁海.道家、道教的生态美[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4):14-18.
[5] 黄朝霞,隋丽.生态审美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的文化思考[J].求索,2011(8):75-76.
[6] 李庆本.《周易》与生态美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32-137.
[7] 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7.
[8] 黄文杰.生态美学的困境与存在论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8(7):187-194.
[9] 李女仙.当代世博会建筑的生态美学探析[J].装饰,2010(9):129-130.
[10] 任庆英.建筑结构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结构,2013(10):1-5.
[11] 吴兰珊,刘晔,梁志华,甘德欣.园博会城市展园的文化体现和设计表达——以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长沙展园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1):130-132.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020 项目名称:陕西民间美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