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质彬彬”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

2018-02-11王洪阁曹珊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质产品设计统一

王洪阁,曹珊珊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457)

“文质彬彬”思想,要求我们“文”“质”相结合,有选择地把不同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巧妙地、科学地、艺术地综合在一起,从而使设计达到“彬彬”的要求,完成统一的审美范畴,达到物与物之间的平衡关系,使产品设计满足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设计产品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要让人丧失活动能力,做有创造性的产品设计。

一、儒家“文质彬彬”的思想及内容

在孔子的《论语·雍也》中提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傅佩荣在《孔子词典》中解说道:“孔子认为质朴多于纹饰,就会显得粗野;纹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纹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文质彬彬”是指人在接受教育之后表现出的文雅,与未接受教育时天生的质朴搭配得宜,这是孔子所要培养的君子典型。“文”则指礼节仪式;“质”则指未经文饰的自然状态;“彬彬”则指文质各半,兼具“文”与“质”。

“文质彬彬”虽然是指君子的品质和个人修养,但却渗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意义,在传统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文质统一的理念。“文”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里指纹饰或文采,是指事物所呈现的形式美的规律,是一种事物的表象,与“质”相对应。“质”有质朴,内容之意,主要指事物的内在特征。“彬彬”要求文质统一,即事物华美的形式要与丰富的内容搭配恰当。

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里,“文质彬彬”思想精辟地体现在设计的方方面面。以产品设计为例,“文”在产品中指外在的形式美的特点,感性的带有情感共鸣的东西,或者感性物质的纹饰或色彩;“质”则指一个产品的内涵特性,是理性的并且符合正常社会规律的;“彬彬”是一个统一的审美范畴,兼具“文”与“质”的特点,要求我们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产品的功能和形式服务,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综合性因素的思考,“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是一个综合性的,各因素和谐统一,内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的设计思想。

二、儒家“文质彬彬”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一)产品设计中“文”的表达

儒家“文质彬彬”思想对我国的设计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古代美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设计中“文”的表达是指影响形式美观的诸种因素,诸如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分割与联系、过渡与呼应等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不同的审美法则在设计中有不同的作用。

产品的造型美分成写实形态和抽象形态,写实形态主要以仿生设计为主导,对自然界和生物界的产物经过夸张、变形、秩序组合和抽象概括等创造手法组成装饰美的人为形态,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带给人们亲切感;抽象形态将不同的几何形态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具有现代感、科技感和神秘感,产品设计在不同的需求下应该满足不同形态美的表达;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传递不同的信息,色彩具有情感属性,心理属性和象征性,因此不同的色彩传达不同的语意,例如儿童产品的色彩需要活泼明亮富有吸引力,而老年人的产品设计需要安静,沉稳,便于识别的色彩等;产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产品是否和情境相适应,既语境美,产品造型所传达的含义,包括统一性、清晰性和标准性,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会关注产品的语意传达,语意在产品上的表现和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如“钮”的设计,我们通过设计“钮”的不同造型,传达其触、摸、按、转、拧等不同的语意,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标明的需求,以人为本做设计。

(二)产品设计中“质”表达

“文质彬彬”思想是对设计实践的一种规范,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功能、构造、材料、加工方法、技术条件、基本形态和造价等。将美的形式法则与功能效用、材料技术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不仅符合实际需要和生产制作要求,与此同时还要将美的形式法则与功能效用、材料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美包括外观材料美和内部结构材料美,不同的外观材质会带来不同的审美愉悦和心理感受,以功能实现为主体的内部材料美也是材料美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材料美的实现程度是由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及产品所自带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心理属性等联合显示的表面效果;结构美是组成产品各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结构与材料表现出的结构力学美感,隐含产品的结构生命力,包括裸露的结构表现方法或隐藏的结构表现方法,将产品隐藏的功能可视化展现,打破材料性能上的局限,给人以理性的逻辑性的审美感受;产品的功能美包括包括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完美结合产品的各个功能需求,做到人机协调,人境协调和人人协调才能是一个产品所具备的必然要求。

(三)产品设计中的最终内涵——“文质彬彬”

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对产品设计进行审美分析。在产品设计中,要使产品“文”与“质”相结合,最终达到“彬彬”的要求,以“文质彬彬”为理论基础,结合设计美的原则,使产品设计达到“和”的目的,合乎社会需求,合乎产品的功能和形式,合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等各类社会需求。就产品设计而言,设计美的内容要素是设计产品由设计构思转换为产品的物质基础,是设计美的核心,形式要素是设计产品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它包括材料美、结构美、功能美、形态美、色彩美和语意美。

“文质彬彬”的造物伦理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态度,这种哲学思想从设计的产品本身,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产品的思想表达等体现了文质论的观点,引导了产品设计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将设计审美思想与社会环境相互结合。在产品设计中,一个“文质彬彬”的产品,不仅需要满足合理的功能需求和创意十足的改进功能,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材料的独特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为生产加工带来便利,使产品独具特色。与此同时,产品设计应当具备新颖和谐的形式美感,将形式美感与产品功能、材料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融合,才能符合产品的美学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造物伦理思想。

三、儒家“文质彬彬”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儒家文质论设计思想对当今产品设计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在“文质彬彬”的思想基础上继承并发展。在设计产品时,应当结合“文质彬彬”思想进行再设计,“文”与“质”协调统一,达到“彬彬”的要求,兼备“文”与“质”的特点,彼此渗透相互兼容。有原则,灵活地进行产品设计,达到“和而不同”的创新性设计要求。以产品的功能为本即“以用为本”,同时注重外在的形式和情感的寓意传达,使产品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不要让人丧失活动的能力,使产品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的能力得到合理的锻炼。做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使产品设计做到文质彬彬。

(一)产品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除了产品本身,产品设计与社会系统,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运用儒家“文质彬彬”思想的观点,启示产品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儒家思想要求我们做到“文”与“质”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彬彬”的要求。因此,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相互兼容使产品设计“文质彬彬”。

儒家美学体现了“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原则,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产品设计的必然条件。在设计上我们应当勇于创新,用科学合理的新型材料和加工技术,使用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使产品不仅满足本身的需求,与产品本身的使用环境相互和谐统一,同时满足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文质兼备,目光长远,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大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分析其中的利弊进行再设计。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人们的生活环境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设计和综合设计,最终做到人、产品和环境和谐统一,使设计做到尽善尽美。

(二)产品设计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

“文质彬彬”思想注重社会审美价值,产品设计与社会环境、社会现状不可分割,不同时期的设计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儒家思想的文质论观点要求我们整体统一地看问题,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设计本身暗含着社会制度和社会规则的安排,包括产品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即对规则、制度社会环境的精心安排等。

产品从设计之初到消耗结束应当贯穿整个使用周期,工业设计与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影响。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产品的设计方向,例如我们进行汽车设计时,不仅仅是对汽车本身的外观和功能进行设计,同时应当考虑到汽车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考虑车辆增加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包括使用者、道路交通系统、交通法规、甚至要考虑到汽车的维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社会制度和社会规则对产品设计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设计中考虑使用规则和制度,分析产品设计中的制度和规则问题,做到产品设计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文质彬彬。

四、结语

儒家“文质彬彬”造物思想体现着设计美学的基本原则,其对物的功能和形式的开发和挖掘,影响了当今产品设计的发展,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挖掘符合现代产品设计的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做到古为今用,把握正确的设计方向,使产品设计逐步走向合理化和规范化■

猜你喜欢

文质产品设计统一
智能产品设计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