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地区四股弦历史渊源及现状调查

2018-02-11王宇翔

焦作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林州林县安阳

王宇翔

(安阳市群众艺术馆,河南 安阳 455000)

安阳市地处中原,位居晋冀豫三省接壤之处。在安阳活跃的众多优秀剧种中,属本地域独有而颇具特色的当属四股弦。安阳国家级非遗项目淮调、落腔均有研究者出版专著,撰文累述,然四股弦可供查阅和记载的资料甚少,因此对四股弦的历史渊源、发展及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就显得颇有意义。

1.四股弦概述

四股弦是我国地方戏稀有剧种之一,源于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及山东、山西两省部分地区。四股弦又名五调腔,它是吸收二夹弦、落腔、丝弦、娃娃腔及河北梆子等剧种的营养,在民间俚语的基础上,不断取长补短,逐渐演变而成[1],19世纪传入安阳。四股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200年历史,从1920年到抗日战争时期,四股弦有了突破性发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陷入低潮,解放以后又得到复兴。

四股弦在内容上,起初大多是反映民间家庭生活的小戏,后来逐渐转变为历史传统戏和连台本大戏。其唱腔优雅流畅、委婉,语言含蓄、幽默、通俗,唱词多为七字、十字韵,传统伴奏乐器为四胡,也就是四股弦琴胡。经多年的实践,四胡受到音域的限制,包腔不严谨,现已改为板胡领奏,增加了亮度和透明度。四股弦有极高的包融性,兼收并蓄,具有各家之长,又不失其个性[2]。

四股弦剧种的表演行当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表演生动、活泼、粗犷,在唱腔方面仅有男腔和女腔之分,男腔略低女腔略高,以真声为主,辅以假声或真假混合声[3]。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豫北地区多年流传着“不锄地、不浇园,也要去看四股弦”的民谣。

2.安阳地区四股弦的历史渊源

四股弦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板式体剧种,它流行于豫北及冀南、晋东、鲁西一带,因为当初四股弦是三夹弦、老调、丝弦、哈哈腔、大锣腔五种调门的融合体,故河北衡水一代称它为“五样腔”,邢台一带称它为“五腔调”,豫北一带称它为“五调腔”。又因为最初演唱该剧种的老艺人齐大牙是武强人,也有人称之为“武强调”,后来多数人则根据它的主奏乐器四胡称其为“四股弦”[4]。

中华书局1927年分省地志 《河南》载:“乱弹,来自直隶,能唱数种腔调,故曰乱弹,豫人或名五调腔。北至武安、安阳,南至汲浚皆有之。”四股弦约形成于清同治九年(1871年),孕育在漳河南北的顺德府(邢台)和彰德府(安阳)之间,它是在秧歌艺人唱门戏(乞讨)的基础上,经长期演变(约1871-1905年)吸收当地其他流行腔调逐步发展形成的独立剧种。它的兴旺发达及流派形成约在1935-1940年间。由于豫北和冀南两地生活习惯、语言音调等因素差异,加之当地其他民间音乐和剧种声腔的影响,因此,形成南北风格各异的两个四股弦流派。漳河北的顺德府以马凤仙为代表,受京剧、河北梆子、丝弦、乱弹、老调等剧种的影响形成北府派。漳河南的彰德府以王福学为代表,受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落腔的影响形成南府派。

据老艺人郭长法 (1898-1978年)、马凤云(1880-1965年)、周志芳(1963年生,原邢台四股弦剧团团长)留下的资料及回忆,四股弦是秧歌艺人罗九(郭长法之师爷)、王振奎、王维昌、王二黑等人和武强县一位拉四胡的民间艺人齐大牙(不知真名)合作在巨鹿与隆尧之间的王府寨组班首创[5]。那时隆尧一带流行着一种秧歌戏,剧目多为生活小戏,如《大井台》《小井台》《杀鸡》《拐马》《二隔帘》等。清同治九年(1871年),罗九在唱门戏时,发现一武强县民间艺人齐大牙用一把四胡自拉自唱,娓娓动听,便将其邀来,重新组班进行改革。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戏班除观摩其他剧种和班社节目外,于光绪十二年(1887年),聘请了乱弹艺人王齐到戏班授艺,排演了《打銮驾》《红风口》《五凤楼》《西岐州》《困潭州》《清查府》等十几出“袍带戏”,不仅丰富了上演剧目,而且提高了表演水平。此后,四股弦班社人员不断增加,影响也随之扩大。清末,四股弦逐渐成熟,遂流入城市。此后在河北魏县、威县、大名等地又接连建成一批四股弦戏班。

1905年前后,著名四股弦艺人张平新(1870-1954年)率四股弦戏班到豫北演出,因豫北和冀南两地人民生活习俗和语言音调接近,故四股弦受到欢迎。由于朝代戏增加,行当角色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原来的小生、小旦、小丑行当,被青衣、红脸、黑脸行当所取代。原流行在豫北的落腔受挫,许多艺人纷纷跳班改习四股弦,随即在安阳吕村、内黄、清丰、濮阳、林县等地组织了一批四股弦戏班[6]。

民国初期,四股弦初入河南时淇县就有流传,庙口索起连(1893-1967年)为最早演四股弦的艺人之一。汤阴在1930年即有四股弦传入,流行在任固、瓦岗一带,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1932年至1936年前后,林县东岗韩伏金、韩伏银兄弟二人到安阳水冶镇王老殿四股弦剧团学习,同期河顺黄家坡村黄广子也于安阳四股弦班习艺。1936年韩氏出班后回本县,入林县城关栗家井高万金落腔戏班,开始演出四股弦剧目,并先后到柳滩、姚村、古城等地剧团传艺,自此四股弦开始在林县广泛流传。

四股弦南北两流派各自有自己的代表演员。北路以马凤仙为代表,南路以王福学为代表,先后涌现出了董朝凤、马凤云、郭素娥、王振奎等著名演员。20世纪30年代四股弦开始有了女演员,先后登台演唱成名的有郭秀珍 (亦名郭素娥,艺名三棒)、尹秀珍、马凤仙、王海棠等人[7]。

建国前,四股弦艺人生活窘迫,许多艺人因饥饿丧生,只剩下王福学、马凤仙两个班,四股弦剧种濒临绝灭的境地。

建国后,豫北冀南各地四股弦兴盛,先后建立了不少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如安阳的新生剧团和新兴剧团,新乡的万顺剧社,林县的四股弦剧团,河北邢台的利群剧团,肥乡南营的黄三剧团,临漳的黄辛庄剧团,峰峰的蓄丰剧团,平乡的利民剧团,魏县的三星剧团,成安的林里堡剧团,磁县两岔口的战斗剧团,磁县高于科班,邯郸于林小孩班等,邢台成立了四股弦戏校。1963年安阳市戏校成立了四股弦学员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后因豫剧迅猛发展,不少四股弦剧团改唱豫剧[8]。当时仅安阳市还保留一个四股弦专业剧团。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林县柳滩四股弦业余剧团也常有演出活动。

这其中,安阳的新生剧团和新兴剧团、林县的四股弦剧团、林县柳滩四股弦业余剧团、安阳市戏校成立的四股弦学员班,这几个班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经过互相融合、相互学习,逐渐整合形成了两支重要的四股弦队伍,为安阳地区的四股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安阳地区四股弦的现代传承

3.1 安阳四股弦剧团

安阳市四股弦剧团的前身为安阳县四股弦剧团。1959年,以安阳县的马投涧乡王二岗村和北郭乡豆官营村为主体的“新生”“新兴”两个民间职业剧团合并,成立了安阳县四股弦剧团[9]。安阳市、县机构合并后改称为安阳市四股弦剧团,支部书记陶民,团长李学相,副团长张庭芳、赵宝珠、陈惠君,主要演员赵宝珠、索喜凤、陈惠君、邢白林、高志信、乔润生、孟乃君等,培养出的优秀青年演员有:时秀丽、白希顺、李春凤、谢士英、张海生、李小莲、郑国臣、李连芳、吴小平、吴美晶、郝玉贤、孟启顺等。剧团演员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是文盲。学员学戏以师傅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为主,粗浅的脚本靠口授,通俗的道白,易懂重复的旋律代代相传,严重制约了剧种的发展,文革中被撤销解散[10]。

1970年,该团并入安阳市文工团,改戏曲表演为歌舞表演。1975年恢复四股弦剧团,团长张庭芳,书记陶民。1980年恢复赵宝珠、增补索喜凤副团长职务。1983年,常孝礼任团长兼支部书记,白喜顺任副团长。

1976年,重新恢复的四股弦剧团,为扭转被动局面,古装戏刚内部开放,团里部分业务骨干赴北京学习中国京剧团的《逼上梁山》、邯郸京剧团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夜抄剧本,移植并设计唱腔,加夜班教唱腔、合乐、响排、彩排,在安阳大剧院演出空前轰动,大获成功。古装戏的全面开放,使剧团焕发生机,剧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排了《逼上梁山》。演员高志信、王天宝自己动手做道具、头饰,日夜奋战。该剧在安阳剧院连演一月,每天三场爆满,白希顺饰演的林冲,赵宝珠、时秀丽饰演的林娘子,张海生饰演的鲁智深及刀马旦石玉凤的踢飞枪,轰动安阳。演员自己买票必须提前登记,剧场每场只留50张票。而后移植的曲剧《卷席筒》及《卷席筒后传》在安阳市红光剧场及鹤壁中山剧场每天四场。四股弦鼎盛时期票房价值较高的优秀节目有 《白蛇后传》《三凤求凰》《追鱼》《呼家将》《少国公》等剧目。在1984年现代戏汇演中,由程广林编剧、荣祖民导演、杨树立设计音乐唱腔的《苦梅逢春》获安阳市专业戏剧汇演一等奖。

鼎盛时期的每年初三以后,剧团开始唱庙会,走高台。先后在安阳附近的马关屯、秋口、郭里、白壁、大碾屯等地连续五六个台口演出。或到河北永年、峰峰、馆陶、临漳、邯郸一带演出。每到一处,村里杀猪宰羊,每天两场戏,戏价 200至300元之间,每场演出3个小时,庙会当天上午起戏,村里按戏价的标准发给演员纪念品。每年四月以后,按演出公司安排的路线,分别去新乡、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武陟、温县等地进剧场做巡回演出。秋后仍下乡到曲沟、房山、善应及林县和山东一带唱高台。

1988年以后,受影视艺术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戏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另外,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年轻艺人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在剧团中享有威望的很少。上述原因使四股弦的发展举步维艰,濒临危机的状况难以改变。由于剧团衰败,被合并到市豫剧团。

3.2 林州四股弦剧团

林州的四股弦与安阳四股弦并无直接渊源,师承并无交集。林州的四股弦最早源于山东曹县一带,在流行的“花鼓丁香”基础上,吸收河北秧歌衍化发展而成。在形成过程中因广泛采纳落腔、河北梆子、老调、二夹弦、丝弦等剧种的板式腔调,被称作“五腔调”或“五调腔”;又因主弦是“四胡”,有四根弦,又被称作“四股弦”。 1932-1936年前后,林县东岗乡杨家寨韩伏金、韩伏银兄弟二人到安阳县水冶镇王老殿同盛班从艺,学习四股弦。1936年出师后,进入林县城郊乡栗家井高万金戏班从艺,并在舞台上开始演出四股弦剧目。抗日政府成立后,韩氏兄弟先后到本县柳滩、姚村、古城、牛岭山、皇后等村传授四股弦[11]。

1958年2月,中共林县县委和县政府为扶持四股弦剧种,抽调原豫剧社负责人李寿延、郭兴,在城关乡李家庄组织举办了四股弦培训班,招收学员30余人,聘请安阳县庞作四股弦剧团演员韩伏金、韩伏银为老师。同年下半年,训练班演职员发展到50余人,开始进行演出活动。1960年,林县豫剧社二团与四股弦训练班合并成立“林县四股弦剧团”。全团六十余人:团长王保金,副团长李凤杰,导演刘长林,主要演员有马梅英、李合秀、辛凤芹、王娇芹、李银生、付二红、常青、原宝菊、王栓锁等。1965年,创作并演出了《老两口观红旗渠》《赞武家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69年,林县四股弦剧团与豫剧团、农村文艺宣传队合并成立“东方红文工团”,从此,四股弦在林县仅限于农村业余剧团演出。

林州四股弦表演粗犷、泼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活泼的艺术风格。舞台表演以唱功见长,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出剧目多为帝王将相、金戈铁马、文武带打袍带戏,又称“大戏”。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骂殿》《李广出庆阳》《忠保国》《杨金花夺印》等四股弦老八本和移植改编的古装戏。现代戏有《社长的女儿》《沙岗村》《焦裕禄》《智取威虎山》等。四股弦唱腔音乐属板腔体,高昂豪放,擅长叙事、抒情。基本曲调是“四句腔”,主要板式有[二板](也称[慢板])、[流水]、[三板]等几套主要板式以及其他一些附属性板式。音乐曲牌多是吸收兄弟剧种的,也有少数自己的特点。“笛牌”多与豫剧相同。武场锣鼓点除几种开场锣鼓外,身段表演锣鼓与京剧相同。各种唱腔的“入头”和用于唱腔中间的锣鼓点较有特点。林州四股弦衣箱道具跟京剧一样,也有莽、靠、帔、踅、大小衣包一类衣箱和头盔,还有刀、枪、剑、戟等各种道具。舞台上除运用一桌两椅外,还绘制了软吊景和硬景。在《火里桃花》一剧中,还制作了“机关布景”。主要伴奏乐器,文场有四胡(主弦)、高音板胡(二主弦)、高音竹笛、唢呐,后逐渐增加了笙、二胡、低胡、单簧管、大小三弦等乐器。打击乐有板鼓、锣、手镲、手锣,板鼓在乐队中起指挥作用,还相应运用大堂鼓、战鼓、高音梆子。

4.安阳地区四股弦发展现状

目前安阳地区还在进行演出活动的,仅有两支四股弦队伍,一支是安阳县明珠四股弦剧团,活跃于安阳周边各类台口,演员均为兼职,有演出就上,无演出就在家务农。近年来也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成功,项目保护单位龙安区文化局领导重视,每年都划拨有传承经费,保护明珠四股弦剧团的传承发展。

安阳明珠四股弦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8人,团长张保成,艺术顾问赵宝珠。主演魏凤仙,1990年正式拜四股弦名家赵宝珠为师,主攻青衣,小生,其嗓音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吐字清晰,韵味悦耳,唱腔结构严谨,节奏欢快舒展,技巧娴熟,能熟练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四股弦的传统唱法和技艺,代表剧目有《贺后骂殿》《三进宫》等,于2017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股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该团吸纳了部分艺校毕业生,组成了以青年演员为主的演出团体,剧团行当齐全、剧目新颖、设备先进,每年演出 200多天,平均400场,辐射范围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等地,代表剧目有大型古装神话戏:《追鱼》《天河配》;大型古装连台戏《宫门挂袍》4部、《呼家将》2部、《双王还朝上下集》;大型古装单本戏:《马武打朝》《太子还朝》《罗通扫北》《贺后骂殿》《刘金定下南唐》《王莽篡朝》《吴信闹楼》《秦玉征西》《杨金花夺印》《丝绒记》《忠保国》《双龙会》等。

另一支是活跃在林州的新艺四股弦剧团。当年,林州东岗乡杨家寨韩伏金、韩伏银兄弟在林州城郊乡栗家井高万金落腔戏班,开始演出四股弦剧目,并先后到本县柳滩、姚村、古城、牛岭山、皇后等村传授四股弦。1960年,林州成立了“林县四股弦剧团”,其间韩伏金、韩伏银兄弟收徒冯玉书、李文庆等人。1969年,四股弦与其他团体合并,在林州仅限于农村业余剧团演出。2012年8月,冯玉书、李文庆等原林州四股弦剧团成员,成立了林州市新艺四股弦剧团。林州新艺四股弦剧团现有四十人左右,由市级传承人冯玉书、李文庆两人主持剧团工作,冯玉书主要负责剧本改编整理,李文庆负责唱腔设计,剧团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贺后骂殿》《忠保国》《大登殿》《刘秀招亲》等。剧团性质为民间组织,依靠承接部分小型演出活动维持运转,主要活动于林州市区和各个乡镇,每年演出50场次左右。剧团的服装道具、音响等设备均由个人出资购买,两个传承人年龄一个在60多岁,一个70多岁,虽然一直带领部分年轻的徒弟传徒授艺,但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际演出的磨练,所以传承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林州四股弦也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团成立五年多来,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参加各类演出活动,紧密结合时代风尚,新编现代剧如《和谐家庭》《好人石明生》等,对当代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并排演了古装大戏《贺后骂殿》《忠保国》。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林州文化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积极组织林州四股弦剧团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也将四股弦剧团办得红火起来。主要演员有冯玉书、李文庆、王彩英、张鸣声、何心爱等。自2011年以来,剧团虽然举步维艰,但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性演出活动,先后参加了安阳市新春民俗展展演活动,安阳市殷商文化旅游节稀有剧种展演活动,以及林州市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演出活动,还开展了敬老院义演活动,每年坚持下乡演出,提高了四股弦在群众中的影响,使群众更加了解四股弦这一剧种。2017年以来,林州市文化馆为四股弦剧团提供了专门的排练厅,每周两天剧团到文化馆进行排演活动。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影视艺术的遍地开花,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对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类型失去了原有的热情。演出市场的萎缩,使四股弦的艺人得不到与从事其他行业相持平的经济收入,艺人的生存成为最直接面临的问题,有的演员改唱其他剧种,有的改行干其他工作。技艺全面的老艺人相继离去,没有出现新的四股弦继承人。剧种本身需要提高,剧本需要创新,唱腔需要优化,舞台表演的观赏性、剧目的时代感需要增强。音乐与其他剧种相比,略显单调,演出配备跟不上时代发展,这些都是四股弦自身发展的困境。

安阳地区四股弦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和大多地方戏曲剧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美化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观赏地方戏曲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都成了练习、演唱地方戏曲的好时机,尤其是看大戏就像过年一样。作为一个流传百年的地方小戏,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有限的,但其达到的艺术享受是无限的。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75.

[2]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四股弦音乐(上册)[M].郑州: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6:146.

[3]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河南文化志[M].郑州:河南文物出版社,2002.

[4]吴金宝.河南濒灭剧种现状调查报告[J].戏曲艺术,2005(1):56-75.

[5]刘秀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下的戏曲[J].福建艺术,2007(3):6-7.

[6]郝磊.豫北四股弦戏曲音乐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7]李为渠.冀南四股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8]李惠莉.四股弦剧种艺术探源[J].戏曲文学,2007(11).

[9]周保全.试析豫北四股弦戏曲的音乐特征[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1):116-119.

[10]康爱芳.安阳县四股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1]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2.

猜你喜欢

林州林县安阳
安阳之旅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迷情大丽花
《红旗渠》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迷情大丽花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