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易理史料辑录(续三)

2018-02-11孔占奎和洪范

焦作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河图四象卷首

孔占奎 和洪范

(1.焦作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2.焦作师专覃怀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首《纲领二》:

此篇论易、道精蕴,经传义例。

司马氏迁曰:“《易》本隐之以显,《春秋》推见至隐。”班氏固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诗》以正言,《礼》以明体,《书》以广听,《春秋》以断事。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王氏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故举卦之名,义有主矣。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一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矣。五阴而一阳,则一阳为之主矣。夫阴之所求者阳也,阳之所求者阴也。阳苟一焉,五阴何得不同而归之?阴苟只焉,五阳何得不同而从之?故阴爻虽贱,而为一卦之主者,处其至少之地也。或有遗爻而举二体者,卦体不由乎爻也。繁而不忧乱,变而不忧惑,约以存博,简以济众,其唯《彖》乎!”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3月初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册第20页)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首《纲领三》:

朱子曰:“看《易》须是看他卦爻未画以前,是怎模样,却就这上见得他许多卦爻象数,是自然如此,不是杜撰。且《诗》则因风俗世变而作,《书》则因帝王政事而作。《易》初未有物,只是悬空说出。当其未有卦画,则浑然一太极。在人则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一旦发出,则阴阳吉凶,事事都有在里面。人须是就至虚静中,见得这道理周遮通珑方好。若先靠定一事说,则滞泥不通。所谓‘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经书难读,而此经为尤难。盖未开卷时,已有一重象数大概功夫。开卷之后,经文本意,又多被先儒硬说杀了,令人看得意思局促,不见本来‘开物成务’活法。

“《易》不比《诗》《书》,他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只一两个字,便是一个道理。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

“看《易》若是靠定象去看,便滋味长。若只恁地悬空看,也没甚意思。又曰: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泝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也。”

(九州出版社2002年九月版 《御纂周易折中》第21-22页)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首《义例》:

消息盈虚之谓“时”,泰、否、剥、复之类是也。又有指事言者,讼、师、噬嗑、颐之类是也。又有以理言者,履、谦、咸、恒之类是也。又有以象言者,井、鼎之类是也。四者皆谓之时。

贵贱上下之谓“位”。王弼谓中四爻有位,而初上两爻无位,非谓无阴阳之位也,乃谓爵位之位耳。五,君位也。四,近臣之位也。三虽非近,而位亦尊者也。二虽不如三、四之尊,而与五为正应者也。此四爻皆当时用事,故为之有位。

刚柔中正、不中正之谓“德”。刚柔各有善、不善,时当用刚,则以刚为善也;时当用柔,则以柔为善也。唯中与正,则无有不善者。然正尤不如中之善,故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善者独多,以此故尔。

应、比

“应”者,上下体相对应之爻也。“比”者,逐位相比连之爻也。易中比应之义,唯四与五比,二与五应为最重。盖以五为尊位,四近而承之,二远而应之也。然近而承者,则贵乎恭顺小心,故刚不如柔之善。远而应者,则贵乎强毅有为,故柔又不如刚之善。夫子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夫言柔之道不利远,可见刚之道不利近矣。又可见柔之道利近,刚之道利远矣。夫子此条,实全《易》之括例。

凡比与应,必一阴一阳,其情乃相求而相得。若以刚应刚,以柔应柔,则谓之“无应”。以刚比刚,以柔比柔,则亦无相求相得之情矣。

(九州出版社 2002年九月版 《御纂周易折中》第26-27页)

清孙奇逢《读易大旨》卷四:

古文之说卦,分上中下三篇,即今文《系辞》上、下及《说卦传》也。程子曰:“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用蓍以求卦,非谓有蓍而后画卦。神明涵后,道徳性命,象先性生气而定,天地之位象后性。倚气而趋四时之数,总归神明。神明生天生地,天地合,而生时生数。数非神明之所倚而何哉?三天两地是由象后规圆矩方之法,逆推象先以故;知性倚数是由象先三天两地之道,顺推象后以利言故。观变自象先无极之生,数变来主四性,主河图,内体言也。发挥兼象先无极之成,数发来主四气,主洛书,外体言也。以图、书方圆相受神明,相贯则贞悔,虽分不分,无嫌支离,立卦卦中,有爻生爻,爻中有卦,可以互见道徳义是顺说本体,穷之尽之至之,是逆说工夫须有轩轾。”

以徳性为主,徳即性,性即神也;道即命,命即易也。性能命气,易有太极故也。自圣人之作《易》也,下六句皆一意幽赞于神明,三天两地观变于阴阳,发挥于刚柔,和顺于道徳,穷理尽性一意也。生也立也,生也理也,至也一意也。圣人作《易》不过此六者而已。言蓍数卦爻而必曰义命者,道器无二致,理数不相离。圣人作《易》惟教人安于义命而已。故兼天人而言之,此《易》之道也。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3月初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9册第106-107页)

清钱澄之《田间易学》卷首上:

《大传》(按:朱子《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启蒙》(按:《易学启蒙》)曰:“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划者。二是为两仪,其数则阳一而阴二,在图、书则奇、偶是也,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划者。四是为四象,其位则太阳一,少阴二,少阳三,太阴四,其数则太阳九,少阴八,少阳七,太阴六。”

以《河图》而言之,则六者一而得于五也,九者四而得五者也,八者三得五者也,七者二而得五者也。以《洛书》言之,则九者十分一之余也,八者十分二之余(按:漏“也”字),七者十分三之余也,六者十分四之余也。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划者八,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其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河图》,则乾、坤、离、坎分居四寔,兑、震、巽、艮分居四虚;在《洛书》,则乾、坤、离、坎分居四正,兑、震、巽、艮分居四隅。《周礼》所谓太卜掌三《易》之法,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其经卦皆八也,《大传》所谓八卦成列也。

朱子曰:“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曰:“易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有是理,即有是气,理一而已。气则无不两者,故曰太极生两仪,而老子乃谓道生一而后乃生二,则其察理无不精矣。”又云:“一阴一阳便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或问义曰,凡一物上自各有阴阳,如人之男女,阴阳已具,逐人身上又各有血是阴,气是阳。如昼夜之间,昼为阳,夜为阴。夜至自子后又属阳,昼自午后又属阴。此便是阴阳有各生阴阳之象,阴阳各生阴阳则是四象也。”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3月初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9册第603-604页)

清包仪《易原就正》卷首:

《河 图》

自有天地万物以来,其所以为天地万物之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冥然而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则昭然而不可掩。然则器也者,载道之具也。有器必有数,数寓于器,则理管于数矣。故天地不能示人以理,而示人以数。即数以求理而天地万物之理,自无不备。河图者,示人以数者也。羲皇即图数之四方、内外、中央、上下,仰观俯察而知天地之间生生不息之机,莫非气而已矣。气一也而分阴分阳,则有一必有二,是一与一为二,有二必有三,是一与二为三,有三必有四,是一与三为四,有四必有五,是二与三为五,而方内之一二三四已成中宫之五矣。于是有五必有六,则一得五而为六,有六必有七,则二得五而为七,有七必有八,则三得五而为八,有八必有九,则四得五而为九,有九必有十,则五得五而为十。而方外之六七八九与中宫上下之十,不又皆得五而成者乎?而其始则起于一也,起于一生于五成于十,致生成之数,而天地万物尚复有遗理乎?不离乎五行,不离乎阴阳,不离乎一阴一阳,不离乎两其五行,于是见阴阳为奇偶,即奇偶以作易,而变化生生无穷焉。

《洛 书》

《洛书》虽孔子略言之,而详其说未尝不可以《河图》概之也。以其数而论之,《河图》有十,《洛书》无十,似未可以概也。殊不知《河图》之十五,得五而成十。《洛书》虽无十,有五则亦未尝无十也。而况履一戴九、左三右七,肩足之二八、四六,皆十乎。然《洛书》纵横皆十五,亦可以《河图》概之,否曰亦可以概之图内之一二三四五十五也。中宫之五与十,十五也。四方之六与九,七与八不皆十五乎。以其理而论之《河图》,于阴阳五行之理,顺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洛书》于阴阳五行之理,逆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复克水,宜若相戾也。殊不知《河图》对待之位,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九金克东方三八木;而《洛书》对待之位,则东南四九金,生西北一六水,东北三八木生西南二七火,是各有相生相克之理也。可以知造化之运生,而不克则生者,无从而裁制克而不生,则克者亦有时而间断。此图、书生成之妙,未尝不各自全备也。然则何以图为卦,而书为畴,畴者类也,连类而相因者也。故《洪范》首五行、次五事、次八政、次五纪,而皇极居其中。三德稽疑庶征,福极无非相因,所必致之理而图已。为卦书不得不为畴耳。若书而虚其中,则亦太极也。奇耦各二十,则亦两仪也。一二三四合九八七六,纵横十五而互为七八九六,则亦四象也。四方之正以为乾坤坎离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则亦八卦也。而河图之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又岂非《洪范》之五行乎?何不可以连类相因而为畴也。是则《洛书》固可以为易,而《河图》亦可以为范。刘歆谓《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畴,相为表里,诚哉是言也。节斋蔡氏谓,《河图》数耦,耦者静,静以动为用,故其位合,皆奇而易之,吉凶生乎动,盖静者必动而后生也。《洛书》数奇,奇者动,动以静为用,故其位合,皆耦而范之,吉凶见乎静,盖动者必以静而后见也。此论尤妙并识之。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初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册第353-355页)

猜你喜欢

河图四象卷首
卷首·六月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
——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四象》
卷首·四月
卷首·六月
方向漫谈
大学生亚健康压力症状与朝医四象体质相关关系研究
血染玉河图
河图阴阳五行之理
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