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创作课程中教师教学的设计探讨改革
2018-02-11陶宇
陶 宇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重庆 401331)
一、理论概述
1、绘本的概念与内容
绘本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英文名为picture book,意为图画书,后被台湾地区沿用而逐步传播到大陆。绘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完美的将文学、艺术和教育融为一体,有助于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审美、以及社会化的发展。而在实际应用当中,绘本与图画书并非完全相同的,图画书的内容广泛而散漫,而绘本的内容则大都有着较为严格的意义。绘本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教育、艺术、科普、文学、生活、情感等范畴。绘本故事的讲述,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文字和插画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用于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2、绘本创作的类别
从类别的角度来看,绘本可以根据材料、内容、风格、表现技法的不同,有着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绘本的材料来划分,有纸质材质、木头材质、布质材质、金属材质、塑胶材质、以及电子媒体的绘本。而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艺术类、文学类、教育类、生活类、情感类、以及认识探索类的绘本。从艺术风格来看,绘本创作的类别包括了表现主义、印象主义、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卡通等。根据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素描法、拼贴法、水彩法、国画法、油画法等类别的绘本。
3、绘本教学及设计
绘本教学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倾向,即早期阅读和教学活动。前者认为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开展集体阅读活动,重点在于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后者则认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居于主导的地位。教学设计的完成,需要结合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教学的方式与策略、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等因素,通过可操作的程序和技术,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绘本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依据相关的理论、借助于系统科学的方法、并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二、绘本创作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教学目标
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当涵盖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仅能关注个别方面,对其他方面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导致教学目标的内容出现缺失。相对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而言,一些教学目标显得难度过大,常常采用机械式的训练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缺乏了语言游戏的乐趣。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也是教学目标设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用于表述的语言也显得含糊或不切实际。还有一些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着行为主体表述不当的情况,且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相互倒置。
2、中国原创绘本比重偏低
采用内容分析法,针对课程中的绘本选择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以下情况。首先,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大体能够做到对学生的年龄适宜性和生活性予以充分的考虑。其次,在绘本选择的过程中,还兼顾了知识性、艺术性、情感性等因素。但就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如何选择合适的绘本,依然是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之一。同时,国外绘本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中国原创绘本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而国外的绘本未必就比国内绘本更优秀。究其原因,研究者、出版商和家长之间,在选择的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和偏好。
3、忽视知识经验的准备
在现有的教案中,往往偏重于物质材料的准备,而教学设计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教师容易忽视知识经验的准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物质材料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故事的讲述。而在绘本创作课程的教学中,知识经验的准备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绘本。以绘本封面导入,能够在关键页面中突出教学的重点,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由此来创设情境、讲述故事。而一旦缺乏了必要的知识经验准备,则不利于学生理解绘本的内容,绘本教学与简单的看图说话、讲故事无异,也就难以掌握其所突出的中心思想。
4、阅读能力的培养缺失
绘本创作课程的教学策略,往往偏重于如何引导学生“听”绘本,而缺少了对绘本的“看”与“读”。通常采用教师讲述或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教学模式显得较为单一。在教学的流程中,先是用绘本封面导入,接下来是逐图讲述绘本故事,直到故事讲述结束。自始至终,学生对绘本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更无法真正地去感受绘本,也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技能。且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缺乏了有效的活动延伸,对于其他技能的培养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生无法真正成为独立的阅读者。
5、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从现有的绘本教学设计来看,由于教师所处年龄段的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大都集中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而对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着一定的忽视。首先,由于绘本阅读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教师在课堂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了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缺乏了自主阅读的环节,将绘本教学简单的等同于讲故事。其次,教学的过程模式化严重,且采用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体性地位被长期忽略。再次,尽管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对绘本教学缺乏反思。且反思的内容局限于不足,而对成功之处缺少总结,更很少提及教学效果。
三、改善绘本创作课程教学设计的建议对策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因此,全面性、适宜性和操作性,是合理的教学活动目标的主要特征。全面性的教学目标,其内容所涵盖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通过对绘本内涵的深入挖掘,以实现各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掌握学生原有的发展水平,结合其内在的需要,做到经验与挑战性并重,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宜性。在可操作性方面,既涉及到完成行为的有关条件,也包含了对学习结果的叙述,目标要明确具体。
2、重视知识经验的准备
学生绘本创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一方面,所提供的图画书不仅要数量丰富,还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并且内容富有趣味。另一方面,所提供的环境要相对安静,并尽可能的减少来自于外界的干扰,保证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在整体环境的创设中,除了必要的物质准备和场地准备,还需要充足的知识经验准备。学生有着阅读绘本的经验,在课前让其了解教学的相关内容,并做到突出重点。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提问、边思考,让其感受到绘本图画中的情景,使其形象思维能够始终占据主导的地位。
3、选择国内原创绘本
在绘本创作课程教学中,绘本选择十分重要,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不仅要考虑绘本的艺术性、知识性、情感性,还应结合学生年龄的适宜性、以及生活和阅读的经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绘本与国外绘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绘本的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方面。但国内依然有着一些较为优秀的绘本,既有从民间选用的题材,也有对经典作品的深入挖掘,还有传统绘画技术的采用,所构成的艺术世界丰富而多彩。因此,在选择绘本是应尽可能的予以倾斜,选用更多优秀的原创绘本,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
4、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第一,导入的形式多元化,让学生主动进行自主观察,以培养其阅读的兴趣。第二,活动的展开方式多元化,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重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先开展集体阅读,随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根据绘本的特点,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第三,活动结束的方式多元化,情感延伸是最常用的结束方式,也可以采用材料展示、自主阅读完整讲述绘本故事、介绍绘本的作者等方式。第四,活动延伸的方式多元化,都是围绕绘本的内容而展开的,包括了语言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表演游戏、户外活动等。
5、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在绘本创作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教学设计改革的关键所在。首先,支持性的语言环境,是开展绘本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当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其次,在组织绘本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形式的应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根据绘本的内容选择娱乐游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再次,教师应该具有反思意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学生的语言行为表现等方面,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1]陈亮华,刘雪茹.绘本集体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才智,2015,(10).
[2]苏沙·托依拉.基于产品设计思维模式下绘本创作的教学探究[J].高教学刊,2015,(08).
[3]田茵,秦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绘本设计精品课程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3).
[4]张春霞.绘本教学中通过问题改进来提高阅读素养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05).
[5]杨舟.利用绘本教学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初探[J].当代学前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