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啊,拓荒者!》探析

2018-02-11王孝会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亚历山德拉男权女性主义

王孝会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引言:

女性主义实际上是女性平权主义,要求在权利和义务中实现男女平等。近百年来,随着女性也能够平等接受教育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男权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性,也正因女性持续接受教育,才令世界上以呼吁男女平权为主的活动逐渐增加。而无论是中国文学亦或是外国文学,几乎所有的社会背景取材都会将男权社会作为主体。的确,世界环境中多个国家时至今日具有男权社会性质,即使部分国家已经宣告进入男女平等状态,在一些信息落后和观念落后的地区,男权仍然享有管理和分配社会资源的核心地位。但乐观之处在于,男权观念并未影响所有人,一些外国作家便会以批判男权为主创作一些小说作品,《啊,拓荒者!》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以女性地位对比手法来批判男权社会的文学作品。其以形象对比的方式,一方面突出了男性与女性固化思维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则运用两个女性角色进行对比,直接昭示了不同性格和不同价值观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方式和最终结果。在女性追求平权的过程中,这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内涵就是社会争论中不可多得的经验。因此文章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对《啊,拓荒者!》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具有引导读者深刻认知女权思想的重要作用。

一、女性视角的概念与存在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实际上是女权主义的另一种表达。女权主义拥有多种解读方式,女性维权、女性平权、男女平等社会等,这些都是以改变女性当前地位为主而定论的概念。在社会领域中,只要有人的存在,且人们的观念意识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意识上的矛盾和冲突。拥有金钱的人,会把金钱当做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道具,他们歧视且不认同没有资产的人,也善于利用钱来印证自己的地位。而拥有白色肤色的人,更会因为一些阶级上的定位而看轻其他种族的人。这种排外举动也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歧视现象。基本上每个在生命体征上存在不同的民族,都会与其他民族存在一定的争斗。这种争斗属于人类社会成型的必然产物,但其并不具有合理性。首先,女性是整个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独立于社会,不属于任何人、任何物种。因此男权社会所谓的将女性物化的行为举动和观念意识,从头至尾都是错误的表现。其次,在西方文化中,女性角色始终都与生态环境密切关联,这是女性独有的美感和气质。而男性则多数都以工业风格为主,于是在工业社会中,男性便成为了隐性的领导者。但事实上,工业风格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以阶段形态兴起的产物,其并不能支撑长期的社会生产行为。相反,正是生态环境所独有的包容价值,才能够令人类在生态环境中得以繁衍生息。因此女性主义视角就是以观察和包容为主,旨在以正确的关系角度观察男权社会中一切与正常生态运行不相符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批判的过程。

《啊,拓荒者!》中,故事情节并未直接将女性放置到绝对的低端地位中,相反,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思维与其他“物化”女性不同的主人公,主人公的视角实际上就是女权主义在社会中的体现形式。女性主义视角不是要将女性与其他的社会活动物区分开来,而是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平等与和谐。《啊,拓荒者!》就将融合做到了完美,小说中所有对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描写都通过故事情节而展开,能够将女性主义视角融入到社会实际中,也能够时刻为读者发出“警告”,利用小说中的现实来令读者对女性主义理解的更加深入。

二、外表层面

在女性视角中,外表层面包含两个分支,其一是外部容貌,也就是一个女人的容貌。其二则为服饰。女人选择的服饰即使不能说明女人内心的爱好,但也能够反应当前女人对于装扮的看法。在小说中,亚历山德拉与她的好朋友麦丽的外部形象便形成了一定对比。这种对比实际上并非为两个女性自我评判而形成,而是来源于男性对于女性形象的评价。小说中男性在形容麦丽的外部形象时,他们使用了“金矿石”和“虎眼”,这两种形容词均来自于工业社会中,是工业活动中的产物。也就是说,在工业社会中,男人们认为各种类型的矿石属于商品,归于劳动者所有。而他们看到麦丽后所产生的关联想法,实际上就是投射了他们内心对于女性的看法。即麦丽的外表也属于一种“物品”,同样属于男性社会中男人的“所有物”。此后,即使男性们是从内心出发而对麦丽进行称赞,他们在称赞其容貌之余,其言外之意也基本都包含想要占有麦丽的想法。

而作为被物化的产物,麦丽在装饰自己的外表时,也会格外注重于配合男人的审美。男人喜欢繁复和华丽的装饰物,服饰越是华丽和昂贵,就越能体现男人的权利和财富。麦丽幼年之时,她的叔叔用少妇风格的衣服去装饰年幼的她,直至令她看起来像成年女性一般华丽。她的叔叔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和审美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他认为麦丽是自己装扮下的所谓艺术品,于是他将麦丽举起,向每一个男人展示和宣告自己的“成果”。而麦丽虽然得到了夸奖,但在男性的眼中,她只是一个华丽的“物品”。而这种将女性物化,女性自身甚至都未能意识到的现象,就是女权主义需要抨击和扭转的现象。

亚历山德拉与麦丽相反,其并不符合男性的常态审美,她坚强又健壮,她的步伐坚定而稳重。男性们看着她,总会认为她与其他的女性不同,但却也无法说明是哪里存在不同。实际上,男性心中出现的这种意识就是因为亚历山德拉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男性相似。而这种气质形态,也正是女性主义视角所需要宣扬的。即外表上的优势根本不具有专门性,男性可以阳光开朗,女性同样可以阳光靓丽。而男性能够拥有沉思和严肃的神情,女性同样可以表现的具有深意。因此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实际上就是一名成功的女权主义角色。

三、性格方面

性格的成型会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但主观情绪的干预作用是否能够造成较大影响,仍然与本人的意识深度密切相关。对这句话进行解读可发现,当一个人对于世界有着强烈的个人认知,且愿意信服自己、追随自己的想法时,其性格便会受到个人主观情绪影响。气质也会更加符合人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期望。而当人容易被外界所干扰,更加愿意顺从于他人的想法时,其性格的成型必然会处在矛盾点中。一方面其需要这种他人作用下而成型的性格作为自己的外在,这样其便可以收获他人的赞赏。而另一方面其也会处在自责和矛盾的心情下,因为这种性格并不一定受本人喜欢。《啊,拓荒者!》中,作者便以上述两种性格成型规律为主塑造了不同的女性角色。

亚历山德拉就是一个比较认同于自我想法的人,她在少年之时对于周边事物便有了自己的看法。即使她的弟弟们认为跟随着其他人去到村子外面才能够获得收入,亚历山德拉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她却没有跟随着他人或“男人”的思路而行动。她仍旧依赖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选择留在农场中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在他人看来,亚历山德拉沉稳又独立,她是一个爱好和善于思考的女人,创新和开拓是她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亚历山德拉是快乐的,她的性格来源于她自己,也为她事业的开拓带来了正面的辅助作用。女性主义视角中,女权主义者并未要求男人们需要上交劳动成果,将女性地位抬高。女性主义持续要求男女平等,即劳动力和工种平等。而亚历山德拉这种自主开拓、自主劳作的状态,就是维持女性平权最好的行为作风,即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获得。

而麦丽则与亚历山德拉完全相反,麦丽并不认为女人有资格或有能力做出一些改变生活轨迹的事情。麦丽幼时便因为自己的美丽和衣饰而被他人认可,这种来自于他人的认同感或多或少的干预了麦丽性格的成型。人人都渴求被他人肯定,但通过迎合男人而得到男人的肯定,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完全被动的阴谋。书中这样描写麦丽的性格,“那棕色女郎,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在外人的眼中,如若说亚历山德拉是沉静的代表,那么麦丽就是一个快乐的精灵。但细细品味后可发现,麦丽这个快乐精灵所传播的快乐,永远都是带给他人,而并非自己。呈现快乐需要消耗自己的能量,于是在长期的顺从中,麦丽的性格渐渐变化,或者说她从一开始就并非一个快乐和愿意传播快乐的人。这就是受外界影响过深的表现,麦丽内在的性格顺从、没有自我意识,空虚和寂寞就是她的生活。麦丽就像是每一个尚未觉醒女权意识的人,浑浑噩噩却又盲目顺从。而麦丽这一角色,就是作者需要突出女性主义视角可贵性而塑造出的悲剧人物。

四、家庭方面

在扭曲的男权社会中,男人无论是否拥有财产,是否拥有社会地位,只要他们拥有男性这一性别,他们便拥有所谓的优越。因此男权社会中产生的每一个男人,实际上都怀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是一种恶循环,即使一个父亲认同自己女儿的能力,在十分明确外界可能会对女儿造成“舆论”影响的背景下,父亲们实际上还是会选择儿子来承担父系角色的责任。但在亚历山德拉的家中,父亲的离去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而所有的男孩们均无法承担管理家庭的责任,因此在情势所逼和亚历山德拉实际能力的综合作用下,约翰才真正认同了女儿的能力,将自己的责任和工作正式交到了亚历山德拉的手中。也正是父亲对于自己能力的肯定,才促成了亚历山德拉未来的性格成型。但“大男子主义”在男权社会中的渗透并不会因为一个女人拥有真正的才能就得到扭转。亚历山德拉的弟弟们并未意识到“头脑才是劳动力的主宰”这一重点,他们认为自己既然承担了劳动,财富就属于自己,甚至认为姐姐所有的财富都应该属于男人,亚历山德拉不应该与外人接触,这样他人就会觊觎“他们的”财产。

好在亚历山德拉拥有完全自主的思考能力,使得她清晰的反击了所有源自于弟弟们的恶意攻击。但即使亚历山德拉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她对家庭的失望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其他女性相比,亚历山德拉拥有无法替代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但她的家庭却始终未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这种不被亲近人所认同的感觉,就是亚历山德拉认为自己会永生孤独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点也正是女性主义视角中所必然面对的现象,即维权者因破坏了所谓“平衡”,就会不被他人所认同,甚至于被自己的家人唾弃和诅咒。即使如此,亚历山德拉也并未放弃同整个男权社会反抗,这一点也正是作者想要利用女性主义视角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即平权路途必然寂寞又充满荆棘,但也必须要依靠每一位女性的双手和劳动才能加以缔造。

麦丽的家庭也对她的价值观造成了影响。麦丽的父亲十分极端,他认为女人就应该被男人管制,妻子需要被丈夫管制,女儿需要被父亲管制。而这位父亲十分明确男人的本性,因此他始终都想要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女婿来接管“麦丽”。麦丽所交往的每一个男朋友他都不会认同,不认同的方式同样十分极端,麦丽的父亲会把她放置到修女院中,用极端的方式告知麦丽对自己只能服从。而在麦丽的家庭环境中,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认同她身为女人的能力。但麦丽的内心却想要得到他人的赞美,当她因为“听话”和所谓美丽而得到男人们的夸奖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麦丽便选择了服从和认同于男人的价值观念。这种只有服从,从没有出现过公平的家庭模式直接影响了麦丽的一生,也为麦丽之后的悲剧人生做好了铺垫。我们不禁要反思,在《啊,拓荒者!》中,麦丽是否真的不能理解女性主义。其实麦丽就代表着男权社会中多数的女性角色,她们出生于重男轻女的时代中,一生都未能接触过公平的环境。而哪怕只要出现一丝的观念转变,就如同亚历山德拉的父亲对其能力的认同等行为,都有可能会转变麦丽的思路,令其重新走向另一条道路,一条尊重自己,也同样尊重其他女人的正常道路。

五、感情方面

麦丽的婚姻无疑是以悲剧开始,且以悲剧作为结尾。麦丽外在的性格乐观积极,这种性格在上文中已经进行了讨论,成型契机即为这是其他男人,或整个男权社会需要麦丽形成的性格。但对于弗兰克来说,他却需要一个绝对弱小和绝对顺从的妻子。这时,麦丽的开朗和热情便成为了矛盾点。这一现象实际上就说明了,在男权社会中所产生的顺从行为也会产生矛盾,顺从并不是解决和逃避的唯一路径。这一点就是女性主义中格外强调的,即女性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坚持,所有的顺从和忍辱负重的行为都只会成为帮凶,并不能令女人在被奴役的命运中得到解脱。在小说中,麦丽真正解脱的时候,就是当自己的血已经快流干,而她也终于可以什么都不顾的依偎到艾米身边的时候。对于“被奴役者”而言,死亡才是解脱的方式。但对于更多的男权社会的受害者来说,死亡也并非唯一的解脱途径,这也正是当前世界中,各个女性主义团体不断传播正确世界观和婚姻观的根本目的,即帮助更多的女性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结语:

综上,文章以《啊,拓荒者!》为主,将女性主义视角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对小说中隐含的女性主义观念和对比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分析表明,丧失自我、顺从于男性的人,实际上根本不能够获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反而是独立自强且十分认同自己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女人才能收获更多的社会资源。

猜你喜欢

亚历山德拉男权女性主义
意大利雕塑家亚历山德拉奇妙的木雕
Myth and Mechas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你是哪种职业呢?
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挪威19岁女孩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