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诗的不同
2018-02-11王淼
王 淼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著名诗人,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名诗佳句,很多诗人、作品流传至今可谓是耳熟能祥、妇孺皆知,深受大家的喜爱。然而诗歌发展到宋代,也有很高的水平和自己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价值和地位。只是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到达了顶峰,它的光芒几乎掩盖了宋诗。人们不免拿唐诗与宋诗做比较,而且往往批评甚至否定宋诗,这样的评价自然是有失公平的。唐人将诗歌发挥到了极致,到了宋代的诗人手里,除了受历史环境的影响外,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寻找一种不同于唐诗的风格,从而确立自己的诗歌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唐诗和宋诗的不同。
一、“天工”和“思力”之分
唐诗和宋诗其根本差异在于唐诗属“天工”,而宋诗属“思力”。所谓“天工”指的是靠才性来写诗,诗是随性的;所谓“思力”,是指靠才学来写诗。唐人写诗主要靠才性,写诗比较随性,注重诗的审美境界;而宋人的诗讲究构思,关注炼字、对偶,他们更注重诗的本身。可以说宋诗是可学的,而唐诗是不可学的。
宋初时期的诗歌沿袭唐人的风格,此时的西昆体专门从形式上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如西昆体诗派代表杨亿曾写诗《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若怨新知。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拭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尽管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声韵和谐,用典也多,但其典故之间,六事本不相关,徒以“泪”为线索而联系起来。诗意仅在结尾句“只是伤春鬓已丝”才点出。此诗堆垛典故,缺乏真实丰富的生活内容与情感内涵,只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故而诗中“伤春”之感并不足以感发人意,引人共鸣。
再来看李商隐的《泪》: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之泪的悲凉、辛酸。李商隐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却一生天涯漂泊,奔走幕府,侧身权贵,“青袍送玉珂”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滴血流泪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
再来看一首宋诗,王禹偁的《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村行所见之山野景色,借以抒发“虽信美而非吾士”的故乡之思,看似毫不费力,却与平淡自然中融入精巧安排。其景致安排上,由远及近,色彩上也有相互衬托,这就刻意的表现出诗情画意的感觉。体现了诗人的巧意安排与匠心独运。
同样是写景,唐人随性发挥就能描绘出所写景物,并表现出诗人内心感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巧妙的将动与静、光与声、人与景等诸多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的山中生活的风俗画。抒发陶醉于山中秋景、乐而不返的恬静、闲雅的情趣。
二、唐诗主情韵,宋诗主理趣
唐代诗人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所以唐诗能够蕴藉空灵;宋诗以意取胜,宋代诗人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所以宋诗思理性强。如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这首由前两句人们常见的景物巧妙的引出了一番议论,诗人字面上说山,实际上讲的却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哲学道理。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那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意全融化在那紫烟飘渺、银河下落、九天飞流的景象中。诗中无一字言情,却使人感到情意盎然。
再看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及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首诗都是抚今追昔抒发情怀的,而刘、杜二人,都是以景含情,意在言外,丝毫不著议论痕迹。而同是抚今追昔抒发情怀的苏轼的《骊山》:“功成惟愿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则甚少描写情景,反而满篇的议论,待道理一明,便毫无咀嚼的余味了。
唐诗主情,是因为情潜存于内心,一触即发,不需要思虑而得,是一种自然流露,如行云流水,毫不凝滞,因而浑然天成,毫无雕琢匠气;宋诗主理,必须深思冥索,多方探求始得,所以使人感到深折。
三、唐诗博大丰腴,宋诗精大瘦劲
唐诗重在意兴抒情,显得博大丰腴;而宋诗重在使典用事,追求字句章法的奇,故而显得精大瘦劲。宋诗在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便是江西诗派。他们强调“活法”,崇尚瘦硬的风格,提出字字有来历,“夺胎换骨”、“点铁成金”。黄庭坚在这方面很成功,尊为江西诗派的鼻祖。
我们不妨以杜牧和黄庭坚的《清明》为例,黄庭坚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很明显,黄庭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明的静态图画。清明佳节,一派生机盎然,郊外桃李花怒放;野田荒垅之上,累累坟墓错杂其间。正是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雷在天边涌动,春雨也滋润着草木。墓前似有祭果留存山谷便想到了孟子笔下的齐人,又想到了春秋晋文公时的介之推,于是引发了作者无限的感慨:“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而杜牧这首《清明》则是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此诗,是从游子行人的角度来写清明节的所见所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明烟雨中的动态图画。清明本是人们外出踏青郊游赏春扫墓的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正离乡背井、远行在外的行人自然是满怀愁绪。而天公又不作美,细雨纷飞,使人倍增伤感。者也在这些行人之中,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种远离故土思念亲人的惆怅顿时涌上了心头。
再看黄庭坚的诗《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诗中首联和颈联分别使用了《左传》、《史记》和《汉书》中的典故,虽然不冷僻,但却翻出了新意。此外,诗的用韵特别造成了全诗苍劲洒脱的劲力,形成了拗折波峭的风格。
而唐人写诗则是发乎于情,唐人认为诗是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唐诗中这种以诗抒情的名诗佳句颇多,如李白的《将进酒》更是抒发诗人内心情怀的典范。整首诗的情绪由悲到乐、由乐到狂、由狂到愤怒、由愤怒再到狂,感情充沛,笔墨酣畅,语言夸张。诗情大起大落,兴之所至意到笔随,痛快淋漓,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浪漫的诗风。
四、宋诗的散文化
由于宋诗人大都政治地位很高,脱离人民群众和下层的人民生活,长期关在书斋中,加上长期受理学、禅学和古文运动影响,所以宋代文人习惯于以学问相高,以议论相尚,形成了所谓“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散文化倾向。宋诗发展到一定时期,已经摒弃了沿袭唐诗的风格,开始反对讲究形式的西昆体和晚唐体,要求诗歌注重思想内容,恢复《诗经》《离骚》为代表的古代优秀传统,力图以朴素的形式、不加修饰的语言,像《诗经》和《离骚》一样,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的政治见解。此时的代表人物为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他们为宋诗树立了新的诗风,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在这时出现。而三人当中属苏舜钦和梅尧臣成就更高,被认为是拉开了宋诗的序幕。梅尧臣诗的题材开始走向日常生活琐事,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开拓精神。
欧阳修的诗歌受到了韩愈的影响以散文的手法入诗,其具体表现是用古文的手法入诗,使句子的结构散文化。欧阳修的诗歌比较散文化,他打破了诗歌原有的体制,诗歌通篇长短句相互掺杂,很少用骈文或者对偶的句式。同时,欧阳修还善于用诗歌来抒发政治观点,反应现实社会的斗争,成为宋诗“议论”之风的开创者。以散文的形式写诗,使诗摆脱了束缚;以议论的方式写诗,摆脱了单纯描写具体的事物,从而开拓出了一条新的写诗思路,可以让诗人更加随意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诗歌是讲究韵律美感的,散文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诗韵律美。因此,唐诗和宋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