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我国“慕课”发展的忧思与建言

2018-02-11杨海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分慕课学习者

杨海涛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7)

一、“慕课”的涵义及特征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大规模在线课程的简称。慕课具有大规模性、开放性、免费性、自治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环境等鲜明特征,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低成本、无差别辐射全球、服务社会。更为重要的是,“离线+在线”的混合教学模式增加一个优化教学过程的维度,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学范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慕课”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耦合

1、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慕课”生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手持”终端的便捷,慕课潮涌全球,被称为“指尖上的慕课”和“移动课堂”。慕课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来改革传统高等教育,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支撑将传统课堂物理环境虚拟化,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将学习环境信息化,营造新型互动学习空间,是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信息化也是支撑慕课取得持续性发展的母系统。

2、“慕课”开启了互联网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数字化社会以及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使得碎片式学习越来越符合网络时代的人们学习特点、习惯和需求。然而,缺乏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以及系统学科体系框架作为支撑,碎片化学习的遗忘率是非常高的。慕课围绕知识点将课程进行重组,大大减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与此同时,慕课通过先导视频、课程大纲、知识储备等方式详细介绍了相关课程的学科背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碎片化学习的缺陷。慕课在时间和空间碎片化的同时保持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终身学习的主流学习方式。

3、以“慕课”发展为契机,促进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当前,教育大数据在我国方兴未艾,尚未建立大数据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分析模式,慕课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契机,影响深远。得益于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慕课可以将所有课程资料和教学全过程的数据记录留存,并对相关后台的采集数据、学习者轨迹信息以及课程评价信息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并将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反馈,帮助课程开发团队更好的把握课程重点,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增强互动效果等等,从而快速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我国“慕课”发展面临的困境

1、对慕课的认识存在各种误区

(1)因循守旧。面对慕课给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些教育者缺乏改革意识,仍然固守着落后的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既缺乏主动了解、认识的热情,也缺乏直面变革和创新的勇气。

(2)技术异化。当前,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技术理性误区,片面强调技术中心主义,过于注重“慕课”技术的形式化和工具化。单纯依靠技术工具从来无法带来根本意义上的变革。相比之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更为重要。

(3)盲目跟风。我国在借鉴西方慕课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简单模仿的误区,照搬照套西方慕课的技术手段、课程体系、评价标准等等,缺乏本土化的设计与改造。

(4)简单否定。任何一件落脚于事物本质的变革都会面临许多困难,慕课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因为慕课眼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就简单否定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其对教育未来发展必将产生的深远影响。

2、高校缺乏动力

当前,我国的慕课发展主要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推动,高校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然而,归根结底行政主导无法代替高校的自我反省和系统革新,高校才是慕课发展的源动力和中坚力量。一方面,我国高校尚未培育形成发展与应用慕课的内在动力。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经费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从根本上缺乏改革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开放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资源共享意识不强,有一些高校将优质课程资源视为私有财产,不愿拿出来免费共享。

3、教师参与热情不高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慕课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除了讲授者,慕课教师还必须同时扮演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慕课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学术造诣之外,还必须了解学习者的想法和需要,具备数字媒介素养以及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能力。“慕课”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不仅要接受学生、同行评议,而且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讲授者自身的声誉,以及其所代表的学校和专业的口碑。因此,承担“慕课”的教师面临着比传统课堂教学更为严苛的检验,承受的压力也更为巨大。

4、自主状态下的学习行为缺乏持续性

学习者拥有学习自主权是慕课的一大优势,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慕课学习的虎头蛇尾和“高注册率—低完成率”的全球性难题。因此,当新奇感满足以后,如何引导和激励学习者进行持续性学习是当前慕课面临的一大障碍。与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高效、有序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体系相比,慕课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然而,高度的自制能力恰恰是许多学生并不具备的。这也是传统高等教育为什么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配备专门教辅人员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原因。

四、高等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我国“慕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1、重构慕课课程体系

首先,要重视“慕课”课程开设的先导课程及知识储备,阐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为敏感性及甄别能力不足的用户提供帮助,帅选恰当的课程。

其次,针对慕课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的缺陷,可以通过开发课程包的方式来增强知识的体系性,降低遗忘率,提高学习效率。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全程规划学习过程,提供周期性学习服务,将众多慕课的围观者转化为稳定的学习者。

最后,要超越目前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形成全新的慕课考核和评价机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慕课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不宜简单采用传统评价方式作为衡量慕课质量或学习效果的依据。因此,要走出当前一味注重在线时间和课程完成率的误区,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注重从质量体系上评价慕课学习效果。

2、探索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各有其长处与不足,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提供更为真实、完整的课程体验。处理好线上授课与线下辅导的关系是开展混合式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优势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传统课堂教师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慕课自主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预备知识,使课堂授课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化。此外,在校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选择其他学校及专业的慕课作为知识的拓展及补充;对于社会学习者而言,将网络自主学习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增加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持续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慕课基于人际关系的教学互动。

3、创新学分认证机制

近年来,中国慕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学分认定的模式。目前,合作学分和联盟学分是最普遍的学分认定模式。除此以外,大学先修课作为自授学分模式的一种也已经诞生。由我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正在探索这一可能性。当前,由政府主导的认证学分模式在中国还在探索中。教育部可成立慕课认证管理部门,聘请各专业课程专家组成评议委员会,采用认证学分模式挑选一批优质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授予学分。引入一流大学、一流专业的基础慕课课程可以快速提高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质量,引入专业慕课课程则可以创设微学士、微硕士项目,建立从慕课到学位的联系。此外,慕课应该职教优先,强化慕课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开启以职业为导向的更广阔市场。

4、成立慕课平台数据挖掘部门

充分利用慕课平台的数据信息和技术优势,与大学合作,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将慕课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务。利用学习分析技术采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学习者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模式、学习习惯等等,根据学习行为预测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在线学习激励措施;调取平台数据,包括慕课的注册人数及其区域分布情况、观看视频人数及其停留时间、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讨论内容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分析,引入慕课的大学及慕课学习者可以更为直观准确的判断慕课的课程质量,而慕课的建设者则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改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授课方式,以保证课程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分慕课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学分美食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