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是壮大村级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鄱余万都滨湖四县村级经济发展对策探索

2018-02-11文丨刘羡峰中共余干县委党校

江西农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村级农业发展

文丨刘羡峰(中共余干县委党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稳固的农村基层组织,而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基层组织长期稳定的基本保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走现代农业产业化、特色化道路,以工业带动农业,不但可以有效整合广大农村农业资源,还可以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做到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特色化营销,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产业兴旺”以其重要性,被作为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产业兴旺,就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为切实发展四县村级工业经济,实现滨湖四县农业产业化建设,要进一步做好统筹、引导、服务和扶持的文章,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优化产业综合布局,注重特色经济发展水平。要按照“示范先导、市场取向、突出优势、统筹发展”的要求,制定滨湖四县村级经济发展原则性总体规划。一是湖区乡村发展水产品、水生植物深加工,如以鄱湖银鱼、鳜鱼、河蟹等珍稀水产品以及以芡实、藜蒿、莲藕、菱角为主的水生植物深加工;二是山区丘陵乡村发展水果深加工,如花生、萝卜、板栗、柑橘、甘蔗、红荷芋头、辣椒、荸荠、红薯、葛等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三是部分乡村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的村级经济,如万年的稻米,余干的辣椒,鄱阳的“不老菜”,都昌的“豆参”等的产业化开发,还可以发展中草药种植加工等产业,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充分挖掘基产业地在生产示范、科学研究、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走产加销一体、农科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依托乡镇政府带村,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浓厚氛围,以乡镇政府带村发展经济,以工业区建设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乡村联动,合力招商。引导各村的工业项目和企业向工业区集聚,降低村办工业成本。县、乡、镇制定优惠政策,对村级招商落户工业区的,前三年企业上交税额镇得部分返回给村,作为村级发展经济奖励。

发挥资金扶持功能,发挥资金杠杆扶持作用。梳理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投入,加紧开展政策创新研究,探索建立吸引“三资”投入农业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农业品牌政策等扶持新措施,不断为余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向上申报力度,积极帮助农业产业争取各级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自身发展潜力。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支持新型经济主体培育。坚持“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原则,完善“企业+(村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村级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进一步深化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的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型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加快科技创新培训,提高基地建设科技水平。要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通过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要加强对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规模化基地种养大户的科技素质,培养一批骨干农民。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基层乡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在一二产业融合方面,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在一三产业融合方面,发挥休闲农业示范园和林果产业示范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打造有地方特色主题的“一日游”“自驾游”系列活动。在农商对接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新建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形成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重视商标品牌建设,撬动村域经济全面发展。围绕产业抓培育、围绕企业主体夯基础、围绕商标资源管理提层次、围绕专项政策抓激励、围绕市场秩序强监管,实施“企业品牌”和“地标品牌”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采用多元化运作模式,形成“一乡多品”“一村一品”格局。

在“销”方面,可通过搭建线下购物体验平台、线上网络交易平台、实体市场销售平台、终端物流配送平台等“四个平台”,畅通农产品进、出“最后一公里”,进入更多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

加强领导督查考核,调动建设优势产业积极性。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加强对村级工业经济发展的宏观引导,实现由一般号召向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方向转变。同时,改进服务方式。在制(修)订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前,深入生产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努力向先进学经验、求创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基地、农户的关系,尊重农民和基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真心实意为基层、业主服务,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信息引导、政策落实、发展环境营造上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安全性的指导、监管,以品种更新、技术创新、无公害技术推广、加工包装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为重点,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

猜你喜欢

村级农业发展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