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红脂大小蠹防控技术
2018-02-11蔺丹丹
蔺丹丹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凌源 122500)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为辽宁省首次发现的国家检疫害虫,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为害油松、樟子松等造林树种,以成虫、幼虫蛀食松树根干,破坏疏导组织,导致几十年生的针叶树木在短时间内死亡,一旦发生蔓延,不仅为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对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红脂大小蠹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红脂大小蠹监测调查结果
红脂大小蠹在辽宁省凌源市周边发生的状况:2016年在河北省承德市、石家庄市等6个地市所辖区域有虫害发生,预测2017年虫害发生总面积0.772万hm2,与辽宁省接壤的河北省承德市的平泉市、宽城县、兴隆县预测发生虫害面积0.01 万 hm2。
经调查监测,截至2017年8月,辽西地区凌源市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129.06 hm2,死亡松树906株。涉及5个林班,29个小班,分布于大河北乡、刘杖子乡。发生林分为人工栽植油松纯林,林龄40~50 a,枯死油松呈点状分布。其中,大河北乡发生面积48.26 hm2,涉及3个林班,14个小班,枯死油松362株;刘杖子乡发生面积,80.80 hm2,涉及2个林班,15个小班,枯死油松544株。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大面积油松生长 红脂大小蠹为弱寄生害虫,主要为害树势衰弱的松树。由于2017年春季以前几个月干旱少雨雪,造成大面积油松生长势衰弱,给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为害创造了条件。
2.2 初期较难发现 红脂大小蠹虫体属钻蛀性害虫,主要在松树主干下部和根部的皮下为害,在未出现枯死树木前的疫情发生初期较难发现。
2.3 生命力强 该害虫从春到秋世代重叠,生命力强,成虫飞行距离可达16 km,传播扩散能力很强。
2.4 离虫害发生地近 虫害发生地平泉市等与凌源大河北、刘杖子接壤,距离较近,生产生活中,当地百姓自然交往频繁,自然或人为影响,致使部分成虫有部分在距公路相对近距离处,为害部分大龄树势较弱油松,造成部分林木死亡。
3 虫害的防控技术措施
通过疫区检疫、虫情监测、诱捕器诱杀、树干密闭熏杀等除治措施,控制虫害蔓延。
3.1 检疫封锁 严格产地检疫。严格检查从疫区采伐的松木,对疑似被害木要就地进行剥皮或药物熏蒸处理,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调运或使用。剥下的树皮要进行灭疫处理,强化调运检疫。严格检疫执法,杜绝带虫木材流出疫区。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松材及其制品的运输,一律禁止受理,对辖区内的松木收购和加工单位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定期检疫检查,坚决制止非法购买和使用来自疫区的松木。
3.2 监测调查 悬挂诱捕器监测虫情。于4月中旬至9月底,红脂大小蠹成虫扬飞期悬挂诱捕器,监测红脂大小蠹的虫口数量变化情况,踏查监测虫情。5月下旬至6月下旬,对红脂大小蠹发生区及其周围的松林(监控区)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重点林区常年监测。在风景名胜区、交通要道等易传入红脂大小蠹的松林区,要明确责任人,常年进行红脂大小蠹的监测。
3.3 除治措施 及时清理虫害枯死树,消灭虫源:在红脂大小蠹休眠期(冬季土壤封冻至翌年土壤解冻前)砍伐虫害木,砍伐的虫害木要全部就地归楞进行熏蒸灭疫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再用塑料布密闭伐根,用磷化铝片剂熏杀等方法进行灭疫处理。树干密闭熏杀防治:成虫羽化高峰期过后,对带虫大树用塑料布包裹树干1.5 m以下至树干周围地面30 cm根部范围内,使其呈密闭状态,内放置磷化铝熏杀树干皮下害虫,3~4片/株,能大量集中杀灭虫源,防治效果可达90.00%。引诱剂诱捕:红脂大小蠹为害严重的林分,在成虫扬飞期(5月上旬至9月下旬)使用红脂大小蠹引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在林分边缘地带每隔20~50 m悬挂一个诱捕器,每3~5 d收集一次成虫灭杀。树干喷药:在成虫扬飞期,在寄主树干2 m以下喷洒绿色威雷防治成虫。降低灭绝成虫寄主的生活条件,基于红脂大小蠹利用松树挥发物识别寄主的聚集为害特点,发生区松林抚育采伐时间避开大小蠹扬飞期;生态林抚育,限制过量采伐和乱砍滥伐,加强营林措施,挖土覆盖伐根;实行封山育林使被害松林树势得到恢复,对油松林及油松疏林地,采取封育措施、人工辅助天然更新措施等工程,采取营造当地乡土阔叶树种与油松混交的针阔混交林,多树种、多林型搭配的混交林,改变林分结构,提高松林健康状态,灭绝成虫寄主的生活条件。
4 红脂大小蠹防控效果
红脂大小蠹为辽宁省首次发现的国家重点检疫害虫,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017年发生面积129.06 hm2,通过检疫、虫情监测、诱杀等多种除治措施,使受害林木得到有效处理,与发生地近距离地域以及本地区容易发生的地块实行科学监测,侵害面积无蔓延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