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2018-02-11蒋超袁博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文/ 蒋超、袁博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39
因为国家在建筑行业上对于造型设计和功能要求的多样化,让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建筑的设计稿上都存在着实际性的问题。无论是客观方面的原因致使还是施工人员的疏忽致使,它们都对项目建筑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企业间的巨大竞争力,会让当前的工业建筑出现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就意味着从温饱享受向精神享受的转化。为满足时代需求,促进国家在建筑行业上的发展是我国当前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1、地基方面
1.1 勘察报告
在多层的房屋建设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关于地质的勘察报告,有的只是根据附近建筑物的基础建筑来进行笼统的草图设计[1]。而在地基的设计与建筑上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用,这就需要严格的根据当地的地质勘测,统一进行考察来进行结构和造型上的设计,仅凭单方面的数据资料是完全不行的,更不能将一些准确数据进行大致化的估算和省略。
1.2 建筑中柱
在民主建筑的设计上,中柱和地基的负荷都需要规范的按照乘除折减来进行计算。而设计人员更应该在关于民用建筑上特别注意,在中柱和基础负荷的计算上严格的按照规范的计算方式来进行乘除折减来进行系数的计算,从而求得最准确的荷载值。
1.3 土垫替换
使用换土垫层的方式来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没有换土垫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是不足以成为合格的建筑设计。很多时候设计者对于软弱地基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在危害性上也认识不足,只是凭借着简单的自身经验来使用砂垫层进行承载力的承受,并没有严格的对实际宽度和厚度计算,这样的方法既不可靠,也不实惠,对于结构设计来说增加了负担,也增加了经济成本。
2、砖混结构
在砖混结构的设计中,结构设计不仅要提高墙面的承载能力,还需要在中柱和圈梁的连接中对墙体有着一定的约束力,在避免墙体裂缝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持着承载力,对于建筑结构中抗震能力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构造柱通常情况下会被看作承重柱来使用,这样的做法会引发以下问题。
2.1 构造柱
一般情况下构造柱是生根在地圈内,并没有其他的基础设计,而构造柱在作为承重柱使用后,在柱底的抗压性、抗弯性和承载压力上有着一定的要求。若是柱底的基础上一旦出现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裂缝现象时,在构造柱的使用上将会以承重柱来进行设计,若是荷载量和跨度都较小时,构造柱也可放置在梁下,但需要做到可控制的墙体承受压力和抗弯强度之内。条件满足后,才能在梁下进行构造柱的合理布置。
2.2 承重柱
当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时,前提必须让构造柱受力,这样不仅会减少构造柱的压力约束,而且在结构上若是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构造柱的分布必须集中。这样的构造柱布置不仅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并且还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表现一个较为薄弱的部位。
2.3 注重平衡
现代的建筑在设计中还需要满足抗震性功能的需求,在地震和相似原因中应该由该方向的抗压力来承担[3]。总的来说,建筑的框架设计在纵向和横向上有着同等价值的重要性,很多设计者多是在除去抗震设计上进行纵向的连续梁设计,而梁柱的节点和框架的钢筋在配置上无法满足框架的实际构造需求。没有考虑到地震的纵向影响,导致在实际设计中出现配置钢筋不足的现象。
2.4 单梁设计
这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阳台的边缘设计上,因为边梁的负荷量较小,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4]。设计中将实际使用的连续梁按照简单的单梁来设计,导致梁在钢筋的配置量上较少。这样不仅会让边梁在上部分出现竖向裂缝,也会导致梁的上部出现竖向裂缝,边梁越长问题就会越严重。因为阳台的边梁一直处于室外,在受到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外,会让梁内出现收缩应力,而此力在基于原有的边梁裂缝上,导致整体的梁截面裂缝变得更加严重,载重力变得越低,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2.5 楼板设计
板是建筑中的主要承载部位,它与楼面、屋面有着直接的联系,楼板的设计牵扯着梁、墙等构件的安全,若是设计不足,将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5.1 单向计算
在设计中为了方便计算或者对板的受力认识不足,往往会将双向板当作单向板来进行计算。若是结果预算和实际受力不相符,便会导致一个方向筋度过大,一个方向筋度不足,明显的失衡状态会让板产生裂缝状态。
2.5.2 取值偏大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弯曲,因此应该采取纵横叠放的方向放置,短跨方向的钢筋应置于下方,长跨方向的钢筋应放于上方,计算的数据应该为两个方向的实际高度。很多设计为了方便计算,便只取两个上方的高度进行计算,导致高度偏大,配筋降低,因而出现裂缝的现象。
2.5.3 弯矩计算
在民主建筑设计时,楼板的布置应该以等效的荷载量为基础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但很多设计人员总会错误的将墙面的总荷载作为总面积计算,此外加上隔墙顶采取立砖斜砌的方式来进行计算,这样会增加楼板的支撑点,让其变成连续板,在承载力上出现的弯曲现象,会让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
结语:
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个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牢固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个设计人员需要从基础的构件开始,再加上建筑的条件所需,勤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社会的革新和生活的提高,让人们对建筑结构的理论设计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使用先进的网络发展和计算机应用,会让结构设计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再者,创新的思维意识会让设计者变得更加奋进,这才是建筑业和教学界中最想要的结果。
[1]丰元飞.浅论现代建筑中框架结构设计[J].江西建材,2017(4):29-29.
[2]岳银龙,李晓龙.浅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2017(1):00276-00276.
[3]张雷.浅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277-00277.
[4]刘龙.浅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