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价值研究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围场县防灾减灾

贾 硕

(围场县气象局,河北 围城 068450)

1 农村防灾减灾的概念与价值

1.1 防灾减灾概念

现今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种类也逐渐增多,致使我国农业生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对于气象灾害而言,虽然政府较重视,但是人们的思想仍较传统,认为灾害离自己还很遥远,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进而也就对灾害的发生并不重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有的天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有一次就必定是重大级别的事故。轻则毁坏房屋,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同时形成灾害区,致使不计其数的人员伤亡,摧毁幸福家庭,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烦恼,这也是人们不愿意看见的场景。因此,为了避免这类灾害发生,人们需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通过气象工作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1.2 气象灾害产生的因素

气象灾害只是自然灾害的一种,这种气象灾害和天气、时间、地域分布息息相关。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进行气象灾害产生因素的分析。其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围场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2000m,围场县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干燥,春秋两季多风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围场县地势非常复杂,海拔高气候也极其不稳定。特别是在冬天最冷的一个月平均温度在-12.5℃。另外,高山气候变化迅速,昼夜温差也非常大,秋季风沙迷眼,风向多变。根据以上种种因素,由此可以推断出可能存在的气候灾害[1]。如春季低温冷冻,由于冷空气和寒潮的侵袭导致气温多日连续下降,直接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冻死,牲畜也会受到一定伤害。除此之外,还有暴雨、暴雪、大风等气象灾难。这些都可能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引起各气象单位和群众的重视。

2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对策

2.1 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防患于未然

要充分合理地利用雷达、卫星探测、遥感技术、风廓线以及气象观测等设备,收集气压、气温、风速、风向和湿度等数据,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分析,进一步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和预警时效。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及时提供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村气象信息协理员、信息员如果接收到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信息情况,应立即通过乡村广播、电视插播、手机媒体信息等方式,及时地向当地群众发送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除此之外,人们也应根据当地的地貌特征,定期进行气象灾害普查,重点针对陡坡、山涧、河滩等特殊地理环境,绘制出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哪些地势区域存在隐患、重点应防御的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分布、面对紧急情况立即避灾转移路线的规划、安全建设气象灾害应急的避难区域等,以及充分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应急药品,第一时间保障民众的安危。

2.2 提高技术水平,建立高素质服务团队

长期以来,县级气象局一般都是以观测、预报、人工降雨等基础业务为主,而气象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和人才。但现下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员工可能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工作上,机器般做着重复的工作。加之预报不准确、工作压力大、人员少、部分县气象局人员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等,导致身兼数职与职位不相匹配的现象产生[2]。基于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气象服务的发展。气象台站监测人员应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切实提高自身水平,定期进行培训,进而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案,建立一支优秀的应急管理队伍,不断地学习交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在农忙季节与农技人员多沟通交流,建立气象灾害收集与共享网络系统,为现代农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撑。

2.3 普及气象灾害的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现今围场县被誉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盛产马铃薯。然而,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给人们的蔬菜粮食种植带来90%的损失,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其不便[3]。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对气候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为了给人民群众普及和提高这方面知识,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发放安全手册或者定期播放气象灾害的小知识,在群众大量汇聚的时候由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述相关知识,与当地学校合作建立气象科普日,与当地报社联系开拓气象专栏等,只要让群众看得到、听得见,长期宣传便一定能起到作用,进而可以提高人们气象减灾防灾的意识观念,让全民参与进来,进而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提升互救自救能力。

3 结语

部分气象灾害不全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人为行动、蝴蝶效应、连带关系等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人们也不得不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需要各级气象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近年来,人们也一直不断努力,不仅提高了灾害防御工作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而且开展了各种减灾防灾知识的传播活动,以及民众满意度的问卷有奖调查。当所有人行动起来、重视起来,按照原则严格执行气象防灾减灾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实现防灾减灾的综合利益效率最大化[4]。

[1]王文君,房志远,远红杰.气象为现代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服务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3):208,212.

[2]韩重国.河北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3]吕崇健,刘飞.提升县乡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方农业,2016(3):221-222.

[4]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河北省气象局.把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13(8):27-31.

猜你喜欢

围场县防灾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河北承德玄武岩绿色矿山典型——承德市围场县舍土沟玄武岩矿调研报告
浅谈围场县经济林发展特点
浅析围场县林业发展机遇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