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地区集约人工储备林栽培技术

2018-02-11刘白璐

乡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修枝储备整地

刘白璐

(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研究繁育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1 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

1.1 树种选择

平原地区适宜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主要树种有杨树、泡桐、榆树、楝树、香椿、臭椿、柳树、核桃树、槐树、柳杉、水杉、鹅掌楸、白皮松、雪松、白蜡、枫杨、樱桃、含笑类、枣树、梧桐、栾树、白玉兰、楸树、油松、侧柏、杜仲、银杏、元宝槭、皂荚、榉树、水曲柳、朴树、枫香、黄连木、香樟、三角槭、厚朴、梓树和圆柏等[1]。

1.2 树种配置

生态廊道、环城(镇)、水系国储林基地工程采用针叶树种、阔叶树种或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块状混交或者带状混交;重点区域储备林以阔叶树种块状混交为主,适当加入针叶树种块状、带状混交。

2 栽培条件

人工储备林一般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只有较高的地下水位或充足的降水量,才能满足人工储备林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在1m以上,降水量在500mm以上。虽然人工储备林中绝大多数树种喜水,但在夏季生长季节,积水时间过长,则会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人工储备林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要求为在0.5%以上,通过加强人工储备林的栽培与管理,可以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如果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于0.5%以下,难以实现速生、丰产。人工储备林土壤选择要求为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土层厚度在1.5m以上为宜[2]。

3 苗木选择及处理

3.1 苗木选择

在选择苗木时,苗木质量是影响人工造林成活情况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量。因此,把好苗木质量关,挑选良种壮苗造林是培育人工储备林所不能忽视的的重要环节。人工造林的种苗必须是优良种源,种苗等级需要达到国标Ⅰ级苗木良种壮苗。具体要求苗木胸径≥3cm,侧枝长度≤30cm,侧根长≥20cm。

3.2 苗木处理

①受伤的根系、发育不正常的偏根,可进行适当修剪,截短过长主根和侧根;②阔叶树类在栽植前将根系蘸泥浆;③容易失水的苗木,栽植前可用清水浸泡;④在病虫危害严重的地段造林,可采用化学药剂蘸根或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4 整地

整地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造林前全面、细致地深翻整地30cm左右,施入50~100kg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把低产林地转变为丰产林地。深翻整地的目的是降低土壤的坚实度,改善土壤中有益菌的生存条件,加快土壤有机质等养分的分解,使其转化为林地树木根系可以直接吸收的养分。

5 栽植

5.1 栽植时间

造林时间宜选择在春秋两季。春季造林宜在2—3月进行,一般于苗木发芽萌动前、土壤解冻后为宜;秋季造林应在树液停止流动的11月上旬,树木开始落叶时开始,土壤上冻前结束。

5.2 造林密度

株行距为2m×3m或2m×4m,即667m2栽植83株或111株[3]。

5.3 种植点配置

按照项目地具体情况,可采用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和品字形配置3种配置方式。正方形配置,种植点位于正方形的4个角点。长方形配置,通常行距大于株距,种植点位于长方形的4个角点。品字形配置,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种植点位于等腰三角形3个角的顶点。

6 栽培管理

6.1 施肥

若造林地土壤较为贫瘠,应施加基肥改良土壤。基肥宜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栽植前结合整地施入穴底。

6.2 灌水

集约人工林造林后应立即灌透水。

6.3 间作与中耕除草

人工储备林幼林期,可适当进行间种套种,一般在两三年生以内,最好进行农林间作,幼龄林进行松土除草可同农作物一起进行,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可促进幼龄林的生长,并降低生产成本。人工储备林不能间作套种后,其主要管理任务是松土除草。在每年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后进行深翻,深度为30cm左右,不仅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而且可以促进枯枝落叶、作物秸秆及杂草等有机质的转化,减少病虫基数,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6.4 修剪与管理

集约人工储备林的林木管理,包含林木的修枝、整形修剪和除萌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集约人工储备林进行人工修枝,修枝的强度与多少不能以冠高比等指标的尺度来衡量。修枝时间以秋季落叶后、春季发芽前进行为宜。当枝下高在8~10m时要停止修枝。既能满足木材加工行业对木材质量的要求,而且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一般修枝强度以每次修去最下一层轮生枝为宜。

7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病虫害发生后应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或综合防治办法,避免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办法。秋季落叶后、春季发芽前喷一次5°Bé石硫合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食叶类害虫大发生时,可选用阿维灭幼脲、氯氰菊酯等进行防治;蛀干类害虫大发生时,可用敌敌畏50倍液堵塞蛀孔;蚧壳虫类可用8000倍的柴油乳剂喷雾防治。

[1]李金,刘建民,高鹏.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1998(3):34-37.

[2]王大伟.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2(3):166.

[3]郑世锴,刘奉觉,徐宏远.山东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密度及经济效益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0(2):166-171.

猜你喜欢

修枝储备整地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盆景树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