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
2018-02-11任宗霞
◆任宗霞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中学)
初中阶段的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较高,对诗词的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之情,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古代诗文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的用法有很大区别,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那么,如何才能把教材中优秀的古诗词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呢?
一、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是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诗词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感受到诗词的美,体会到诗词学习的乐趣才能积极的去学习和探索。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诗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给学生讲述苏轼当时被贬的经历,将诗词的创造背景当成一个小故事来讲,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古代诗词的创造和学生生活的时代距离较为遥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也较少,如果直接进行诗词教学,学生会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而且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经历或者思想感情的直接体现,古代诗词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诗词学习前,引导学生对诗词的作者经历和诗词的创造背景进行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古诗词。因此,在诗词教学前,教师要先将诗词的作者和创造背景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就可以结合当时的情景来感受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学生就可以对诗词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时,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当时的经历,学生在对历史背景有了一个详细的理解之后,就可以通过诗词感受到作者非凡的英勇气质,以及为国家效命的深切意愿。
三、抓住关键,体味诗词的悠远意境
意境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创造出的融合了思想与感情的独特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古诗词的美妙在于用凝练的语言,通过一些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出美妙悠远的意境,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浓浓的情思。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学习它独特的表现方式,更要在对诗词理解的基础上深入的感受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以获得审美体验。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进行词义和背景的教学,还要抓住诗词的关键部分,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品味诗词所描述的意境,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怀。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全文仅仅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教师引导学生细细感受每一句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这样学生在这种凄凉的意境中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从而在整体上对诗词有更准确的把握。
四、引导学生品析名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词中的名句来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以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外,教师要注重“以诗解诗”方式的渗透,即将诗文散文化,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诗句描述出来,既能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炼词用句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诗词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文时,教师抓住诗的重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在学生理解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个场景,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