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与途径
2018-02-11丁学成
◆丁学成
(山东万杰朝阳学校)
一、核心素养与体育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柳夕浪在《“素质”到“核心素养”》文中认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强调了综合素养的能力。施久铭在《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中指出,从学生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相同。从学校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而成尚荣在《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一文中讲到,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其实,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概括起来说,核心素养是一种品格与能力,且是自身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素养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杨献南、鹿志海在《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一文中阐述了体育素养:个体以先天遗传素养为基础,通过家庭、学校体育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在追求的综合性文化塑造。明确了体育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体育素养的本质特征,还有利构建体育素养目标体系和教育模式,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样,王涛在《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体育素养就是人的各种体育知识、能力、习惯及其品质的综合,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修养。青少年体育素养应主要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各项技能、体育品德、体质水平等方面内容。可以说,体育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平时养成的在体育方面的修养,再加上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学习的影响。简言之,体育素养就是体育学科学习中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体育人全方位素养的积累,强调的不只是知识、技能的教和学,而是个人学习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全面提高体育素养的各个方面,不可偏废,重点是培养体育思想,既从身体上学,也从心理和精神上学,将三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
二、培养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中基于生命、指向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学科,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关联性,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包含了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训练及体育竞赛等领域,既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性、娱乐性等特征,也充斥着竞技体育的发挥最大潜力、公平竞争的特点。体育竞赛中所体现的公正、公平、竞争、合作、团结、诚实、谦虚以及更高、更快、更强的勇于拼搏体育精神,是社会不可缺少规范文化,对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凡的意义。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一方面要承担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与能力的责任,另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社会规范,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创建绿色、健康、共享、创新、生态的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价值。
三、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面对体育训练项目特点,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如在健美操课的教学中,依据学科特点而言,它所培养的是学生健美操的基本步伐、组合能力以及学生集体表演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协调力、节奏感、表演力以及对于美的欣赏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且学会尊重他人,与同学和谐相处,从而加强团队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应有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所以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技能的教学,更是一个育人的过程。
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少讲,让学生进行实践感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方法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投篮练习中,学生在距离篮圈3.5~4米的地方投篮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如因为球举得太高而作用力距离太短、出手时间把握不准等。教师要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从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学生讨论等形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仅是充实高中学习生活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需要。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思维的拓展,精神境界的提升,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