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11◆
◆
(山东省荣成市第五中学)
一、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利于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对学生的进取心、参与度以及积极性。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对各个关节予以关注,并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感悟并进一步展开对活动的探究。
2.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不仅要能够推动学生的知识素养与相应能力的发展,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思维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可以通过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也需要通过独立的方式展开探究,且活动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他们的参与度是极高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领导能力、动手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将得到全面的发展。
3.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是没有明显的学科界线的,学生会通过亲自的接触与体验来获得丰富的经验与知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将极为深刻。课堂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学生需要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而知识内容就交融在这些任务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
二、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首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与普通的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活动课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开放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征,而高中生的好动性较强,但是安全意识薄弱,如果不加以管理,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开展以前,必须对实践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好预防方案。
2.亲历性原则。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的重点,因此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亲自展开实践探究,让学生能够获得最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展开独立探讨,如果学生遇到较大的问题与阻碍,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实践。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是指空间与时间上的开放,学生可以到室外、到社会上展开多样的实践调查;另一方面,是指人员上的开放,在实践中,要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员等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有效与多方展开合作,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得到较强的发展。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要考虑到所有哦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个性特征,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设置多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保证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5.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维护,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意愿自主展开实践。而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不可过多干预学生的想法与行为。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三、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过程
1.做好全面的活动前准备。主题的选择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必须确定好活动主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在主题确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活动能够凸显出当地或者学校的特点,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要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认知习惯、认知特点、学习规律等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使实践更具有价值,在选定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选择学生兴趣度最高的主题。主题确定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准备实践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以及工具,并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2.积极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有效展开小组活动。在学生组织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进去,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记录。同时,教师还应当保证学生能够有序展开活动,按照方案进行实践探究,如果学生提出了有创设性的建议,也应当积极采纳。
3.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让学生自主汇报实践的成果,成果汇报形式要多样化,这样能够提高课堂的创新性与有趣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活动情况选择研讨、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辩论等形式组织学生汇报成果。在评价中,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词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信心。
参考文献:
[1]梁励.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教育观察,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