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医疗保障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新农重庆市

李 丹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是指年人均收入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稍高的一类人,通常收入低下且不稳定,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少得到政策机制上的救助。而且,农村低保边缘人群的界定大多以农村家庭的收入为核定依据,未曾考虑支出。一旦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出现收入不变、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如遭遇重病、突发状况等,在短时间内会无力改变现状而陷入困境。

1 重庆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的医疗保障现状

重庆市针对农村展开的医疗保障主要有以下3个层次:第一层次,基本医疗保险,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第二层次,医疗补助,即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仅指新农合中的大病保障;第三层次,医疗救助,即农村医疗救助,针对的主要是农村低保户、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居民[2]。

2 重庆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看病就医意识薄弱

看病就医在农民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昂贵消费的意识,特别是农村老人,他们生病了就一直拖着,认为过段时间自然就会好的。同时,有些农民还认为医院不吉利,进医院会沾上晦气,没病也会查出病。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去医院,如此一来,往往会得到各种病症晚期和抢救无效的结果。

2.2 自身发展潜力不足

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是一群在最低生活保障线周围游走的人,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薄弱,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相关的创业和改善自身状况的活动。自身能力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疾病时缺少应对的方法和资源。

2.3 基层门诊报销比例低

在当今社会,看病贵、看病难是一大社会顽疾,各个省、市政府都在探索适宜本地的医改政策,试图改善目前的医疗现状,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遭遇疾病时没有医疗救助,只能依靠新农合,然而新农合的保障力度却十分有限。比如,门诊报销有封顶线,只能报到规定的那一部分,超出的大部分仍需自己承担。

2.4 医保配套措施缺失

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只能享受新农合,当其遭遇重大医疗问题时,收支严重不平衡,支出远多于收入,陷入生存困境,却没有与之配套的医疗保障措施对其生活进行兜底。低保制度的审核条件繁杂,需要经过多方的核查,难以解决燃眉之急。

2.5 基层财政投入不足

就目前财政投入来看,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过少,导致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发挥不了作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在重庆市许多县、乡镇、村中的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且不完善,会出现常见药品、设备短缺的现象[3]。

3 重庆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医疗保障建议

3.1 加大低保边缘人群门诊报销比例

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老百姓在遭遇疾病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政府推行医改的原因所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医院和药品一体的问题,想要降低医疗费用,就必须把医院和药品分开,真正做到医药分离,医生专注于看病,他们的工资不受限于医院整体收入的影响。将药品单独分开作为一个部门,完善基础医药品种。针对不同的人群,要设计适合他们、惠及他们的政策。比如,针对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或者其他弱势群体,应出台一系列普惠政策,要注意规划与设计农村医疗卫生救助和新农合这两种制度间的关联与影响,要把新农合医疗制度下的公共服务及资源充分利用到医疗救助制度中,与此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新农合向前发展[4]。对于重庆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各地方分别出台不同的医疗保障改革方法,针对不同的病种和家庭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助。

3.2 帮助低保边缘人群树立正确的就医理念

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受限的人群来说,他们必须考虑自身能否承受看病求医的成本,倘若不能承受,他们则大多会放弃就医,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更严重的后果。所以,针对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因疾病而陷入贫穷,得不到一系列捆绑救助的现象,应加大对他们的保障和帮扶,特别是要宣传正确的就医观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看病就医理念。

3.3 多方位筹资,完善医药、设施配备

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可以通过民间组织捐款、社会企业捐助而得;二是可以征收特别税收以及从彩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增加医疗救助基金,如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三是可以从财政支出中节省不必要的行政公务费用,将其用于医疗救助基金[5]。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保障常见药品、基本医疗设备的配套,培育更多优秀的医护人才下派到基层,使农村低保边缘人群的基本医疗问题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以解决。

3.4 实现低保边缘人群与低保制度的衔接

实现低保边缘人群与低保制度的衔接,一方面可以出台保障短期生存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办法,通过全新的方案和条例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低保制度的认定程序,让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农村低保制度,纳入其保障范围,从而享受农村低保人群的配套保障。

3.5 增强低保边缘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

从农村低保边缘人群自身入手,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一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帮助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二是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改善他们的自身条件;三是为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加强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宣讲,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有哪些权利,应该怎样获得和运用。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新农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医疗保障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新农人时语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新农人时语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新农人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