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生活与边缘经验”三人谈
2018-02-10
主持人李壮语:
這些年来,文学作品中的小镇经验书写越发变得引人关注。早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我就写到过:“这些年来,‘小城镇已经成为中国文艺的一座富矿。杂乱的街道、浓重的口音、疲倦的面容……这一切仿佛具有无穷的魅力,所有在田间地头或CBD中心找不到、看不清、抓不住、写不好的爱恨喜悲,扔到三线小城的红油汤底里一涮,忽然就变得味道十足。”事实上,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记忆中,“小镇”的文本逆袭史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一批作家的崛起历程大致同步。在乡土书写的辉煌记忆和都市美学的焦渴期盼之间,“小镇”的逆势上扬,无疑有着深刻而复杂的背景:它关乎一代青年作家的成长底色(这批青年作家正在中国当下文学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亦直通今日中国的经验现场——往小里说,这是宏大时代想象背后的幽微秘境;往大里说,它直接阐释着官方话语里浓墨重彩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除此以外,在纯粹美学的层面上,作为空间想象、话语结构及价值逻辑的“小镇”,也的确为我们的文学经验谱系增添了诸多新的元素。
如何理解小镇?与之相关的苦难与欢欣、倦怠与亢奋、执着与荒诞,究竟源从何来、又当如何阐释?本期“文艺探索”栏目,我们邀请到三位年龄层次上各有特色的作者来谈论这一话题:刘大先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重要的身份是青年学者,同时有回忆“小镇青春”的散文作品被广泛讨论;林森是80后,既出版过小镇题材的长篇小说,又以副主编身份在《天涯》杂志上主持过相关专题;青年批评家唐诗人可以算作“90前后一代”,他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则显示出更年轻评论者的姿态与视角。三篇文章侧重亦有不同,或着重学理剖解,或偏于感性触摸。这样的文本样态似乎也正暗合于刘大先对“小镇”的形容:那是一种“灌木丛式的存在”,参差不齐、葳蕤丛生,其中深藏着“别有洞天、包容并举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