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和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
2018-02-10姚永屿夏鸿慧范卫甄铭伟
姚永屿 夏鸿慧 范卫 甄铭伟
[摘要]目的比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和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腫患者60例,共78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为39眼。研究组患者给予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对照组患者给予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变化以及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眼压情况、结膜下出血情况、炎性反应和视网膜脱落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复发率和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较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对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良好,对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有很大作用,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结膜下;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
[中图分类号]R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213-04
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种类繁多的致盲眼科疾病,因其致盲原因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其并发症之一继发性黄斑水肿可以造成视力严重下降,治疗不当会造成患者失明,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葡萄膜炎的发病及复发机制复杂,医学上还找不着一种合适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使用经球体内、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曲安奈德是一种溶于丙酮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很强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注射至体内短时间生效且作用时间持久。为探究比较经结膜下和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对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特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0例78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39眼,男16例22眼,女14例17眼,年龄21~64岁,平均(42.3±7.2)岁。对照组30例39眼,男15例23眼,女15例16眼,年龄22~64岁,平均(41.8±8.5)岁。此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治疗前后对所有继发性黄斑水肿患者进行OCT检查和荧光素血管造影技术(FFA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对对照组采取在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
纳入标准:(1)诊断为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2)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250μm;(3)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其他眼部疾病;(2)因特殊情况,在注射曲安奈德的同时加大比平时所口服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的患者;(3)在治疗前6个月内接受过球周或球内注射者。两组患者年龄组成,男女比例,发病数量,症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H20093982)点眼3~5d。注射过程在手术室完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研究组患者给予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首先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眼及泪道,使用0.2mL的20g/L利多卡因(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20059049)对患者进行麻醉,之后于患者眼上放置眼科开睑器,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mL曲安奈德(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53021604)悬于结膜下注射,完成后让患者闭眼,用棉签压迫针眼3~5min,最后涂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20496),放上敷料包扎眼部。
对照组患者给予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患者采取仰卧位,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mL曲安奈德于经球内注射,注射后用棉签压迫针眼几分钟,涂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眼部。
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每两周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眼压情况,采用OCT测量注射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根据葡萄炎继发性黄斑水肿(UME)患者恢复情况及眼内炎症恢复情况控制用药情况。若患者在首次注射后无明显复发情况可继续用药。
1.3观察指标
用非接触式眼压针对患者眼压测量,用OCT测量黄斑厚度,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技术(FFA检查)判断视网膜血管情况,探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变化以及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的发生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OCT检查显示黄斑水肿现象消退,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水平,视力增进2行以上,FFA显示渗漏消失;(2)有效,OCT检查显示黄斑水肿现象减轻,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视力增进1~2行,FFA显示渗漏减轻;(3)无效,黄斑水肿情况未改变,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变化,视力未改变,FFA显示渗漏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加和。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487.3±100.3)μm、(493.6±100.3)μm]以及最佳矫正视力[(3.1±1.3)、(2.8±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15.3±67.5)μm明显低于对照组(258.4±84.5)μm,且最佳矫正视力(4.9±1.4)高于对照组(4.1±1.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的眼压情况、结膜下出血情况、炎性反应和视网膜脱落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复发率(2.6%)和总发生率(3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8%、4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葡萄膜又称色素膜,是眼球壁的第二层,含有丰富的血管与色素,容量大、血流缓慢、通透性强,是眼球所需的营养成分的供给部位,会沉积血液中的免疫介质和抗原抗体成分,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所以是容易发炎的部位之一。葡萄膜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种类复杂的眼科疾病,其产生的炎性介质对葡萄膜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是引起黄斑水肿的病理学基础。葡萄膜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少年儿童,常反复发作,给其生活带来巨大压力。黄斑水肿不仅直接损伤视力,还明显降低视野视觉敏感度。曲安奈德是一种脂溶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且能对早期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抑制,缓解炎性反应。可以使黄斑水肿短时间内减轻甚至消退,且作用时间长久。本研究对60例患者均采用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方式,此方式在眼睛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高,易吸收,作用力强。
注射部位不同,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结膜下注射和经球内注射,两种注射均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维持眼内较高药物浓度,但结膜下注射主要用于严重的角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反应者,注射剂量小,危险性小;经球内注射主要用于严重的眼内炎症、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膜的治疗,要求比较高需谨慎,进针时深度、部位、角度均需控制得当,否则会因操作不当引起眼心反射,眼外肌麻痹,甚至球后出血,眼球穿通透伤等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在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治疗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在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且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在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并且,复发率和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结膜下注射安全性与优越性明显高于经球内注射,此外,若注射后出现眼压升高,且给予降眼压药物也难于控制眼压时,结膜下注射方法可于裂隙灯下取出曲安奈德药物。
综上所述,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较经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可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可有效缓解黄斑水肿,有效缓解视力,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收稿日期: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