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动机理论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2-10潘伟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依从性

潘伟平

[摘要]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保护动机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脑卒中康复期常规护理,保护动机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情况。结果保护动机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动机组饮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及社会适应、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保护动机组总症状及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动机理论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保护动机理论;脑卒中康复期;依从性;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108-04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康复期的康复指导能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提高其康复治疗的信心。故选择一种有效的康复指导理念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显示,保护动机理论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提高治疗效果。故本研究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康复效果,而能为临床护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保护动机组和常规组,各5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处于康复期;(2)病程≤3个月,一侧肢体偏瘫;(3)意识清楚、能正常交流,在知情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不合作者;(2)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等急慢性疾病;(3)有脑卒中史或发病前伴有肢体障碍者。保护动机理论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2~75岁,平均(64.6±6.7)岁,病程5~17d,平均(10.52±3.74)d,脑出血有18例,脑梗死有3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2例,高中或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16例;常规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9—77岁,平均(65.4±6.3)岁,病程6~16d,平均(957±3.67)d,脑出血21例,脑梗死2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或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16例。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指导、随访等常规护理,保护动机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动机保护小组,由1名医师、8名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前对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脑卒中后遗症概况、保护动机理论、干预措施、心理疏导流程等,确保充分掌握相关内容后展开护理。(2)健康教育:通过集体教育讲座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后遗症基本知识(预后、防治、发生等)、教育管理(合理饮食、规范用药、康复锻炼等)康复内容(运动再学习、日常生活指导等)、并发症(肢体障碍、压疮、言语功能障碍等)护理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脑卒中后遗症及其易感性及严重性,一共3次,每1个月1次;(3)定期组织病友会及病友家属会,安排在患者出院前2天,在科室会议室进行,各共1h,研究者主持会议,介绍本次会议的目的,邀请形成良好的保护动机患者进行以身试教,分享心得及经验,使患者意识到康复锻炼、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益处,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倾诉康复锻炼、遵医嘱行为中的困扰及阻碍,研究者进行现场指导及点评,帮助患者分析不能遵医嘱行为、不能康复锻炼的内部因素,对家属引入同伴教育理念,降低外部收益,告知其康复期饮食、锻炼、规律用药等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引起其重视,使其参与整个护理过程,降低外部环境干扰。了解家属对康复的认知,促使其在患者康复行为中配合,帮助患者分析并克服采取健康行为的所遇到的障碍,降低反应代价,对已形成保护行为的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3)随访:每两个星期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家庭随访,共6个月,为患者解答疑惑,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而能及时改善干预措施,增强患者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易感性的意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疏导、加强教育及积极沟通,能及时引导患者采取正性行为,降低外部收益,使保护动机实施最大化,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1.3指标观察

(1)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自制《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对出院1天患者进行评估其依从性,该表内容包括用药、检查、治疗、营养支持配合、康复锻炼等20个项目,采用1~5分制对每项目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依从为>85分,基本依从为65~85分,不依从为<65分,依从率=(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经过相关专家评估,该表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α效度系数为0.740及信度系数为0.790。(2)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于随访后6个月,采用自制《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其中该量表包括饮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及社會适应、定期复查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分进行评分,总分为20分,自我管理能力优为>16~20分,良为12~16分,一般为10~12分,差为<10分,经过相关专家评估,其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α效度系数为0.721,信度系数为0.734。(3)生存质量评价:于护理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L)进行评估,包括两方面(总症状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分),每项总分为10分,其中总症状评分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5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2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经过相关专家评估,其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α效度系数为0.811,信度系数为0.83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保护动机组总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保护动机组饮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及社会适应、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保护动机组总症状及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国内脑卒中发病率逐渐提高,大部分幸存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后遗症,早期救治后患者的康复期较长,且康复的进度比较慢,严重影响其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克服残疾所造成的障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有效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能提高其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程度,而能提高其康复效果。以往康复治疗中多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予以单纯延续性护理,取得一定效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升高,单纯延续性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护理需求。故本研究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动机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原因在于医护人员的专业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评估及分析患者康复情况,而提高患者对脑卒中后遗症易感性的认知程度,掌握患者不遵从治疗的困扰及阻碍,而获得内部收益,并进行分析,剖析及弱化内部收益。鼓励家属参与到整个康复过程,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弱化外部收益。了解患者不能采取健康行为的困难,指导并协助其进行解决,同时给予其鼓励,将反应代价弱化,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通过集体授课、病友经验交流、病友家属会、随访等干预手段综合管理保护动机理论因素,使患者在整个康复期中不断的接受疾病管理相关知识,收获更多的健康护理信息,使其注重康复期饮食、锻炼,戒烟酒,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而增强其对脑卒中后遗症的严重性和易感性的认知,从而提高其效能感。故保护动机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及社会适应、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而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中动机保护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能对患者的7个保护动机理论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和分析,使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和改变得到更合理的解释,从多个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过程等内容,而主动参与到治疗全过程中,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穩定情绪,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从而弱化内部回报和外部回报,提高效能感,形成良好的保护动机,由此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保护动机理论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收稿日期:2017-08-19)

猜你喜欢

依从性
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依从性分析及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