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模和工匠精神的新内涵

2018-02-10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军劳模弘扬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仅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更成为实践领域的焦点问题。但是,人们对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尤其二者的关系认识还比较混乱。因此,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本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原初含义,对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一深入的探讨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宣布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而且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战略要求。建设强大的国家必须以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为前提,这就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战略价值和政治意义所在。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必须从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角度加以理解。

界定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新内涵首先要认清新时代劳模的新使命。2015年全国劳模称号获得者、2016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柳祥国曾经与笔者说过,新时代劳模应该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新思想,二是新技能,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是要有民族和国家情怀。柳祥国特别强调,只有充满民族和国家情怀,把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大作为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个人的智慧才会迸发出来。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新内涵就应该反映新时代劳模的新追求和新境界。具体讲,新时代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劳模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新时代本领、引领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奇迹过程中体现出的劳模理念、劳模行为规范以及劳模精神风貌。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新内涵,源于李克强总理先后在2016年、2017年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内涵。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还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就应该围绕人的素质尤其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加以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每一个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为书写人生传奇不断修炼自己、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及其精神风貌。

新关系

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内涵既有着不同的要求,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劳模精神是劳模之所以成为劳模的法宝和秘密,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学劳模、做劳模的参考与依据,劳模精神是每个想成为劳模的职工的必要条件。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主体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新时代工匠精神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精神。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如下:

外力与内力的关系。对于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来讲,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外力,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内力。因为,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学习优秀的他人的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成为优秀的自己的精神。学习优秀的他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人;学习优秀的他人,是为了成为优秀的自己。新时代劳模精神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和学习目标,对个人成长和成功来讲只能起到外在的激励和启发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最重要的是来自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主动性,新时代工匠精神激发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在潜能。

超过别人与超越自己的关系。新时代劳模精神是超过别人的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劳模就是因为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超过了别人而成为一次又一次的企业“冠军”、行业“冠军”乃至全国“冠军”,所以才有机会成为企业劳模、行业劳模乃至全国劳模,从而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和名副其实的模范。新时代劳模精神体现的就是与别人“比”的精神,先于别人的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展现的不是与别人“比”的精神,而是与自己“比”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表面看是对工作和产品永不满足的精神,实际上是对自己永不满意的精神;表面是对产品精雕细琢,实际上是对自己精雕细琢。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不断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精神,是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

方向与动力的关系。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指明方向的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动力的精神。劳模是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努力的方向。譬如铁人王进喜不仅是广大石油工人的学习榜样,也是我国广大工人阶级的学习榜样,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学铁人、做铁人。新时代工匠精神则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因为只有不甘平庸的劳动者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征服自己、超越自己的劳动者才有可能书写人生的传奇。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振兴实体经济,提升我国企业及其产品的世界竞争力,关键在于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而强大的劳动者大军的重点在于内心的强大。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就是建设一批内心强大的劳动者大军。

新思路

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思路应该立足于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没有强大的劳动者大军,难有强大的企业;没有强大的企业,难有强大的国家。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把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力推动新时代的各项工作。

树立典型与激发群众智慧相结合。笔者在一家企业讲课的时候,有职工就向笔者反映并希望笔者在适当的机会和场合呼吁一下,企业重视劳模等先进典型职工无可厚非,但是更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生命线,重视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的调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这正是全面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的基础。

业务技能与思想素质相匹配。表面看我国企业的世界竞争力尤其科技实力相对落后,但是落后的根源不是科技本身或者业务技能本身,而是思想境界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把人与人之间彻底拉开差距的不是所谓的文凭、技能、知识等,而是人生境界和责任意识。兰州有一座百年铁桥前几年一直在通车使用,后来兰州市政府收到来自德国的一封信,告诉兰州市政府说这座百年铁桥当年是他们设计建造的,现在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德国工业和科技那么发达,背后的原因就是德国人的负责和担当意识。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劳动者大军,不仅需要强大的业务技能,更需要强大的担当和责任意识。

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统一。企业文化好比汽车的“方向盘”,指明企业发展的方向;职工文化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提供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是“要我做”的文化,职工文化是“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在我国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职工文化是素质文化,提升的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所以,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战略任务。职工文化应该成为党政一把手工程。

猜你喜欢

大军劳模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作弊
大话三国志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心锁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