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关不掉一盏灯”对课堂手机管理的启示

2018-02-10李莉罗佳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一盏灯机制制度

李莉 , 罗佳

(1.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南昌豫章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南昌 330103)

课堂玩手机是当前高校最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可见,课堂管理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学者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视角对课堂手机问题进行论述分析并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并认为高校课堂管理松散,缺乏相关规范制度是当前高校课堂出现手机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主张从制度层面制定课堂管理规范制度,约束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甚至出台一些严厉处罚措施,如扣平时分、没收手机、砸毁手机等。然而,这些处罚制度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基于此,文章试图跳出已有的学科研究范畴,以管理学“制度关不掉一盏灯”案例为研究视角,对现行课堂手机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提出使用“机制”来管理学生的手机,以期为高校制定课堂管理对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何为“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一)“制度关不掉一盏灯”的含义

“制度关不掉一盏灯”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某公司经常发生电灯、空调整夜不关的现象。为此,管理部门想了很多解决办法。刚开始在墙上贴上“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但基本没什么效果;后来,又要求最后离开的工作人员注意关灯,但效果也不佳;最后,管理人员实在没辙制定处罚措施,违规者罚款100元。因为每次采取的措施效果都不明显,管理者就会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加码,但这样一来,不但引起公司员工的抵触和不满,效果也不理想[1]。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将门钥匙与电源捆绑在一起,钥匙拔出,电源也随即切断。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机制”,它优于制度,管理简单,效果良好[2]。所谓“机制”就是实现高效管理或自主管理的结构化方法,或者一些能够带来长期管理或经济效果的系统化方法[3]。实践证明,生活中很多问题如果善用“机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公共场所水龙头不关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如果我们采取上述贴标语及出台相关处罚制度等措施,可能基本没什么效果。但如果使用“机制”来管理,如将水龙头全部改装成感应水龙头,问题就得到解决。在德国,政府为避免手机“低头族”过马路出现交通意外,采用“机制”管理模式,即在行人路口地面也设计了红绿灯,这样手机“低头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红绿灯信号,从而避免了交通意外的发生。可见,运用“机制”管理,不仅可以消除潜在的危险,而且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

(二)“制度关不掉一盏灯”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思想。克劳士比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是新的,差不多每件事都曾被做错过。我们应该总结过去的过错,找到预防措施,防止不良再次发生,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处理转变。”[4]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工程师Shigeo Shingo基于“零缺陷”思想提出Poka-kah(防范差错)质量管理方法,它能够有效防止因人为差错引起的产品质量缺陷。防错法是“零缺陷”思想的精髓,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差错是可以避免的,“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5]。当前,防错法主要用于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我国学者刘承元博士提出的 “机制”概念就是基于“防错法”的理念,“制度关不掉一盏灯”是善用“机制”管理的典型案例。实践证明,“机制”不仅在管理效果、节约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优于“制度”,而且“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种人性化、精益化管理方式。

二、“制度关不掉一盏灯”对课堂手机管理的启示

(一)管理思路上不能缺失“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课堂不合理使用手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及处罚规定。如广西大学颁布《课堂管理规定》,要求教师上课时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关闭或调为静音状态,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手机;学生上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必须将手机关闭或调为静音[6]。江苏大学出台《关于加强教室和学生宿舍网络管理的通知》,对部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试行限时断网[7]。佛科医学院硬性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放进教室“集装箱”内,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与考勤挂钩,没上交手机的按旷课处理[8]。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根据学生课堂玩手机人数,按教学事故对老师进行处罚。华中科技大学规定,如果发现学生上课时玩手机,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9]。然而,这些制度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出现了手机壳冒充手机放入袋内及购买两部手机等不良现象。“制度关不掉一盏灯”为我们研究和解决课堂手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问题,如果我们尝试运用“机制”进行管理,用一种程序或方法消除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条件,学生课堂不合理使用手机问题就有可能解决。

(二)管理取向不应以行为控制为主,应注重人性化管理

目前,高校应对课堂手机问题主要以行为控制为主,强调用某种固定的规则和程序去控制和约束管理对象,使其思想和行为固定在一定的框架内,并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和意愿去行事,以实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管理者致力于通过人机分离,让学生专注课堂,以防止课堂出现不良行为,同时为了有效执行控制,对违反控制的行为加以惩罚。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成为“无言的反抗者”,而且导致管理机械化和僵硬化,使管理成为一部冰冷的机器。实践证明,这种以行为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奏效。学生对学校要求上交手机的规定,刚开始迫于制度威慑还能配合,但时间一长,上交手机的越来越少,逐渐沦为形式。另外,这种管理模式完全忽视了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看作没有思想、毫无自制力的被动管理者。由于管理过程中缺乏对话与交流,管理决策权主要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学生的合理需求和意见无法得到重视和尊重,从而导致课堂手机管理的非人性化,引发争议和质疑。因此,高校应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管理决策的制定应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管理决策背后的价值理念和教育意义,而且执行过程中违反规定的学生也会大大减少。

(三)注重预防为主的事前管理,而不是行为发生后的事后管理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而善用“机制”的管理正是一种预防管理,它能够最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制度关不掉一盏灯”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课堂手机管理应注重行为发生前的预防管理,而不是针对不良行为已经发生后的事后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我们总是习惯于花大量时间来处理手机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发现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就采取没收、扣分等处罚方式以警示和教育学生,而防微杜渐的预防管理却很少有人关注。其实,如果能在问题发生前就予以防范,就有可能将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但如果只关注事后管理,不管采取哪种补救措施,效果也不会理想。

三、“机制”在课堂手机管理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机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防呆”设计的不出错误的管理办法,即让傻瓜都能做对的事;另一种是基于“纠错”设计的防范错误造成后果的管理办法,即出现错误时得到及时提示或警示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通过系统或机构设计实现管理目的,而不是通过对人的管束实现管理目的[10]。

(一)“防呆机制”管理模式

所谓“防呆机制”,是指一种管理方法,即傻瓜也不会做错的方法。如在手机SIM卡上设计一个缺口,这样就不会插反。防呆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主观或非主观(人为忽视、无意识、意外)的人为犯错。错误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停止,第一时间知道,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其应用原理是自动原理,利用各种光学、电学、力学、化学等原理限制某些动作。如酒店管理中将门禁卡与电源捆绑在一起就能避免客人离开房间时忘记关电源;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保险丝会自动烧断;抽水马桶设有浮球,当水升至一定高度时推动拉杆,从而自动切断水源。这种防呆设计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和能力,而是从结构或程序上防止不良行为出现,降低出错概率,通过一种不需要思考而简易的方式,如自动化、标准化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样,对于学生课堂不合理使用手机行为,我们也可以使用“防呆机制”,如在手机上安装功能使用限制系统,通过系统进程管理对课堂上学生的手机使用功能进行限制。当学生进入课堂场域时,手机就处于受限状态,学生只能打开列表内仅有的应用程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由选择学生可使用的程序,另外,通过手机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自动化考勤[11],提高教师的考勤效率。这种防错装置或措施,取代了依靠人为记忆的制度,降低了对人的依赖性,有效防止了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出现。监考时我们都会用到手机信号屏蔽仪,这是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一种好办法。如果只有相关考试规定制度,教育和劝诫学生考试不能作弊,那考试作弊现象仍无法完全消除。

(二)“纠错机制”管理模式

针对下班后办公室灯不关问题,有人想出另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办公室门上悬挂一个写着“你关灯了吗?”的提醒牌,只要锁门,提醒牌就会掉下,以提醒关门者记得关灯。这种联动方法就是“纠错机制”,即通过提醒关门者来纠正可能会犯的错误。其应用原理为警告原理,当出现异常时,以警告的方式发出信号,如安全带没系好,汽车就会自动重复报警;电梯超重情况下会自动报警并停止工作。同样,针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我们也可以实现这样一种联动机制:当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互动等方式提醒学生,上课时间不能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这样学生能清楚意识到课堂不能玩手机是课堂的基本规范,并逐步认同这一规则,课堂玩手机人数也会有所减少。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以学生主观上愿意学习为前提,如果学生本人不愿学习,那无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不会有效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汽车自动报警装置或是电梯自动报警并停止工作的原理类似,其主要功能是检测错误,通过语音提醒或自动切断功能在错误发生后第一时间提醒操作者,使错误得到及时纠正,尽量减小错误造成的损失。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尽量使用简单、容易操作的方式(如自动化、标准化)来防止错误出现,一时找不到“防呆措施”则采取“纠错机制”尽量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一盏灯机制制度
一轮月与一盏灯
点亮一盏灯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