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

2018-02-10胡友剑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导学数学知识过程

◆胡友剑

(江西省丰城市孺子学校)

所谓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通过设置合理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数学中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科目。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发现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牢记在心中,记在脑子里。如果学习的这个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和解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理论性知识转化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有义务帮助学生优化数学教学环境。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和解读外,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下工夫,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问题的导入,让学生充分进入到情境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学习体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二、释疑解难,落实重点

学生通过自学阅读,对教学内容有初步感知,能掌握部分导学问题,但还有许多一知半解或解难困惑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释疑解难,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紧张的阅读自学之后,思维会出现疲劳现象,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反应速度开始降低,走神,做小动作等,因而,释疑解难采用讨论式,即由一个学生做主要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迫使学生调动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参与释疑解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肯定了学生正确感知,纠正了学生错误的认知,延续了学习兴趣,出现了课堂的第二次思维高潮。

这一过程一般约25分钟,主要解决教材的重难点。对于难点问题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思维导向,并做一定的提示与讲解,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在提问讨论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导学问题把简单的或是重复的问题留给中下等生,使他们变依赖观望为积极投入,把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中上等生,使各个层次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有机会受表扬,通过肯定、表扬、鼓励,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件“乐事”而不是“苦事”,因而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并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最终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设计高效性的导学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帮助,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认真思考。只有设计出比较高效的问题,才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可以直接忽略。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不需要讲解更多有关公式的起源和公式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听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应该将重点教学内容放在如何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圆心与圆的边距有怎样的特点;怎样在计算中应用圆的公式等,这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问题导学”式教学对提高课堂有效性具有较大的作用,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运行结构。一个个问题的自学或释疑解难,一步步的教学过程,十分自然流畅,教师能较好地把握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同时,由于采用提问讨论式进行释疑解难,因势利导,纠正错误,使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则由于问题明了,目标明确,懂与非懂明明白白,学得心中有数。

猜你喜欢

导学数学知识过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