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
2018-02-10◆胡唯
◆胡 唯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一、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
1.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薄弱
生命教育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最早是由美国的研究者华特士(J.Donald Walters)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提出的。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发展由此展开,澳大利亚在1979年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并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对社会大众进行普及教育。而我国在生命教育的研究上起步晚、发展慢,但随着与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生命教育的研究之中,并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建立起了生命教育的雏形。1996年,香港的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在中学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上海制定并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正式加入我国中小学之中。但是严格来说,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才刚起步,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虽然有了理论的框架,在参考学习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后也有了一定的方向,但是生命教育的研究需要从现实出发,两个社会的环境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于生命认识的偏差,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有所差异,因此我国的生命教育理论需要建立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之上才具有科学性,但如今学者们还在不断探索之中,就造成了理论基础的薄弱。
2.生命教育的作用不明确
事物的存在必然依托于能让其发展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出现,是由于在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高新技术加快了社会的进步,而人们在面临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时,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价值取向的错误,并在社会中形成了普遍现象,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影响。例如,在西方国家,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由的追求出现了盲目或过度的现象,许多青少年吸毒、滥用暴力、艾滋病等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平稳发展。但人是群体动物,盲目的追求个体意识,而对于生命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会有漠视生命、浪费生命、践踏生命的情况出现,近些年社会上的自杀率不断增高,追求个人利益伤害他人的杀人事件、欺凌事件屡见不鲜。
虽然生命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生命教育在社会中需要发挥怎样的作用还不明确,现如今只是将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上难尽其力,在培育人才的效果上难有收获,没有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生命教育的价值。
3.生命教育的教授不合理
生命教育既然是与教育挂钩,在教授方法和教授内容上就值得探索。许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如钱水镇提出的思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反省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学者王媛提出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途径需要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共同参与的教育方式。但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许多方案并没有实施的现实基础,如今生命教育的讲授普遍安插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之中,这样不仅没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学习兴趣,也没能将生命的科学知识有效传达。而在教授内容的组织上,现如今学校有许多涉及生命教育的课本,如自然、生命科学、体育与健康等,但是这些课本只是对于生命教育知识的简单提及,难以达到生命教育需要加深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目的。
二、生命教育在困境中的选择
1.生命教育的作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发展
生命教育的产生是由于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情况,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就伴随着价值观的无序和混乱,旧的价值观念被抛弃,而新的价值观念却没有建立起来,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对于物的依赖被无限放大,伴随而生的就是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根源终究是人的思想,而生命教育就应当立足人这一主体,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这样才是对症下药。而将生命教育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无疑是片面的、局限的。人是构建社会的基础元素,因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出现了错误偏差,反映到社会现实就是暴力、杀害、吸毒等负面事件的层出不穷。而要正本清源,发挥生命教育对于人整体发展的作用,就需要重视人精神世界的构建,以尊重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价值为基础,把握生命的和谐发展,从而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这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
2.生命教育的内容需要独立设置
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如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范本,更多是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例如设置在体育课程或思想品德课程中,在整体教学过程和课本上,加入生命教育的知识,这样传授的知识是表面的、粗浅的,难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真正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于他人”“人与自我”“人与宇宙”四个方面,希望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起和谐共处的关系,使人在知情意三方面平衡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不能说不多,然而学科渗透仍旧是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主导,讲授的只是本门学科在生命教育之中的共通点,没有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学生对与生命教育的认识印象不深,流于表面,没有建立起对与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也就达不到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目的。因此,生命教育的内容更应该独立设置,以其独特的视角,系统的框架,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对与生命的认识更具深度,明白自身生命的价值,增加生活的智慧,实现自我的超越和生命意义的展现。
3.生命教育的课程应当以活动组织
生命教育和普通的学科知识不同。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普通的学科知识是以知识逻辑组织建立,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形式并不适合生命教育的发展需要,生命教育的重点并非是理论的宣讲,而是在学生的心中构建起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只有亲身体验才更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如5·12汶川地震,即使没有人对生命教育进行解释宣讲,只是单纯的看新闻报道,却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珍贵,这是普通的课本所做不到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只有在实际中把握到生命中每个美丽的瞬间,才能真切体会到生命之真。
生命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如今社会问题频发的情况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生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不同社会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对于生命的认知也不同,生命教育也因此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变化。在如今生命教育的困境中,明确教育的作用,科学组织教育内容,正确选择教学方式,才能够最有效的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