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茵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2018-02-10廖天录廖天江吕麟华

乡村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萜类香豆素茵陈

廖天录 廖天江 吕麟华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药用植物茵陈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记载[1],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幼苗,商品名为绵茵陈,常卷曲成团,呈灰绿色或灰白色。表面有白色茸毛覆盖,质地绵软,茎叶细窄,长1.5~3.0 cm,直径0.2~0.3 cm,表面白色茸毛去除后可见清晰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气清香,味微苦。多生长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广泛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市,是一种药用、食用与保健作用兼备的植物。

1 药用植物茵陈的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茵陈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物质。现将药用植物茵陈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分类。

1.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物质是茵陈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炎和抗过敏等诸多功效。

1.2 萜类

萜类化合物能够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肿瘤以及镇定。查阅文献可知,蒿属植物中含有较多种类的萜类化合物,茵陈中也可以分离出萜类化合物,应用在医药、临床等领域。

1.3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应用在化妆品领域,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抗氧化、抗辐射等生物活性。这类物质由于具有药理与临床应用作用,因此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

1.4 挥发油类

据报道,从茵陈蒿的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6种化合物[2],主要包括苯乙酮、茵陈二炔、2-乙基呋喃、1-环丙基-乙酮、茵陈二炔酮、1,3,5-环庚二烯、a-柠檬烯、3-甲基环戊酮、1,8-桉叶素、2,2,3-三甲基-3-环戊烯-乙醛、a-石竹萜烯、2,2,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等,占挥发油总量的91.25%。

1.5 其他成分

在药用植物茵陈中,除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等物质外,还含有有机酸类、甾类、酚类等物质。

2 药用植物茵陈的药理研究

2.1 利胆作用

药用植物茵陈含有绿原酸、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对羟基苯乙酮等利胆成分,具有利胆作用[3],对治疗胆汁引流不畅和胆道结石有较普遍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有10多种利胆成分被分离和鉴定出。

2.2 保肝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茵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使血清白蛋白升高,降低球蛋白/白蛋白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其接近正常。药用植物茵陈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可改善肝功能,从而验证了茵陈篙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加快胆汁分泌等保肝作用[4]。

2.3 降血脂、扩张冠脉及促纤溶作用

药用植物茵陈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主要是其含香豆素类物质,能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使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得到释放,因此,药用植物茵陈也具有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2.4 其他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茵陈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利胆保肝、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退黄疸、清湿热、利尿,预防流感、肠炎、痢疾,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延年益寿等功效,具有较强的药用和保健功能。

3 药用植物茵陈的生物活性

茵陈中分离出的黄酮类、香豆素类、砧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存及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主要对茵陈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以寻找茵陈蒿中具有这两种活性的新化合物。

3.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以药用植物茵陈蒿为原料,利用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纯化,从茵陈中得到20多个化合物,大部分都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力。自由基是一类物质,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其氧化性明显,可诱发慢性疾病、加速机体衰亡、加快机体细胞及各类组织的老化。近年来,对抗氧化性的研究成为热点,常常使用DPPH这种体外自由基来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对抗氧化性化合物的研究意义重大。

3.2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从茵陈中提取的不同物质,通过酪氨酸酶活性试验,表现出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抑制率在70%以上,说明从茵陈中提取出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酪氨酸酶也称多酚氧化酶,是对合成黑色素反应有重要作用的酶,通过阻碍酪氨酸酶的正常活性,来阻碍黑色素的产生。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不健康饮食、长期日晒、生态污染等原因,导致人体代谢紊乱,生成了更多的酪氨酸酶,加速了黑色素合成,产生了肤色暗淡无光、缺水等肌肤问题。随着人们美白皮肤的需求日渐突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4 结语

茵陈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降血糖、抗细菌、抗真菌、抗寄生虫和抗凝血等功能。茵陈不仅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也拥有较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保健食品的开发、食品抗氧化剂制作、化学工业等方面。

猜你喜欢

萜类香豆素茵陈
不负春天
三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中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绵茵陈养肝祛湿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