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豇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10周君乐
祝 燕 周君乐
豇豆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耐热,在35℃左右的温度下也能正常生长,植株生长最适温度为20~26℃,开花结荚适温为22~28℃。喜光,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日照,光照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根系发达,主根深可达40 cm以上,侧根水平分布可达60~80 cm,较耐旱、耐瘠薄,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根系和根瘤活动,甚至导致烂根发病,引起落花落荚。豇豆的花为总状花序,花梗长,第一对花芽形成荚果后,第二对才开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育期矮生种从播种到拔秧90~110天,蔓生种需110~140天。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日光温室种植、高产稳产的品种是高效栽培成功的关键。我们总结经验后认为所选品种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合当地气候及消费习惯;早熟,蔓生,抗病;植株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对低温不敏感,长势健壮;主蔓结荚为主,株型紧凑,分枝较弱,适宜密植;嫩荚淡绿色,有光泽,端直圆正,荚长75~85 cm;品质好,耐贮运。可选用变色龙、长豇3号、绿领等品种。
2 育苗
日光温室栽培豇豆,生产上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我们多年试验证明,豇豆日光温室直播栽培其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不仅比直播提早上市10~15天,而且每亩可增加产量25%~35%。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植株前期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达到早结荚、多结荚的效果,而且可集中管理幼苗,掌控其生长,容易培育壮苗,还能灵活掌握日光温室栽培的定植期。
1)催芽播种。对精选晾晒好的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10%甲醛溶液浸泡2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温水 (25~30℃)中浸泡6小时左右,捞出沥干水,用湿布包好放入恒温箱,在20℃下催芽18个小时即可长出0.5 cm长的芽。挑选芽长一致的种子播于提前准备好的育苗床营养钵内,播后覆土并在床面覆地膜以利保墒出苗。在25~30℃温度条件下,3天即可齐苗。
2)苗床管理。当苗子出土后,立即撤去床面地膜并覆一层0.5 cm厚的潮湿营养土。齐苗后将床温降至13~20℃,以防幼苗徒长。当幼苗第1片真叶充分展开后增加光照,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硼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壮苗发育。在幼苗二叶期、三叶期,各重复喷施1次,为防徒长可加喷600 mg/kg矮壮素溶液。当幼苗长至4叶期时,充分进行炼苗,准备定植。
3 定植
1)整地、施肥。豇豆是浅根系蔬菜,其根虽有根瘤,但固氮能力较弱,植株生长前期根系自身的根瘤菌生长活动所需吸收的氮素50%要靠土壤供给。因此,宜选用土层深厚、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栽培。同时,精细整地和深施基肥是豇豆培育壮苗和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种植前要施入充足的且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并每亩增施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30 kg左右。
2)合理密植。日光温室栽培,由于为豇豆生长提供了“高温、高水、高肥、弱光”环境,植株稍有密闭即易形成徒长落花减产栽培障碍。因此,在温室栽培豇豆,栽植密度较露地栽培小。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法,在温室内南北走向起垄,垄高20 cm左右,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穴距28 cm,每穴栽 2株,每亩栽 6 000~6 500株。栽后在垄上覆盖地膜,及时放苗浇水。露地移栽定植时间为9月中旬至下旬。
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管理的特点是前控后促,重点是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1)中耕。定植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提地温、促缓苗。这时期若棚室内土壤湿度不大,应及时再浇小水,并随水每亩追施氮肥15 kg,以提苗促发秧。随后控水至植株进入开花结荚期。
2)增光。秧苗定植后,在控制好棚室内温度的基础上,要适当早通风排湿,增强光照,促壮根、壮秧,提高幼苗光合能力,减少病菌侵染,为丰产打好基础。
3)甩蔓期管理。植株快速生长至现蕾为甩蔓期,历时10~15天。这一时期植株生长加快,节间伸长,光合作用能力强,根瘤固氮能力差,易于徒长。茎蔓也易相互缠绕。要及时搭架引蔓,控制浇水,促进开花结荚。叶面喷施硼肥及600 mg/kg矮壮素,控秧促荚,加喷农药防治病虫害。浇水时“浇荚不浇花”,否则易引起落花落荚。待嫩荚长至15 cm长时结束控秧,加强水肥管理。
4)开花结荚期。指从开花至采收结束,一般历时60~80天。这一时期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而且都在加快。因此,要想获得丰产,管理上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增加棚室内光照,为植株光合作用提供保障。②适当提高棚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2~15℃,以保证光合产物顺利运输及豆荚快速生长。③加强水肥供应,保证植株有良好的营养状态,以满足植株营养和生殖健康生长,嫩荚坐住后,荚长约15 cm时,结束蹲苗,加强肥水供应。整个采收期每隔10~12天追肥1次,结合浇水每亩冲施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15 kg,可与速效优质冲施肥交替施用,以使植株营养充足,叶片保持旺盛的光合能力,从而促进潜伏花芽萌发及叶腋内抽生花枝,不断结荚,开发增产潜力。④搭架、摘心、打杈。这是豇豆丰产栽培成败的又一关键技术措施。豇豆植株甩蔓后,要及时搭架引蔓上架,并将第1穗花以下的侧枝全部抹掉。主蔓长至1.8 m时摘心,促进幼荚生长、侧枝萌生。当侧枝坐荚后也要摘心,以节约营养促进幼荚生长,从而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5 病虫防治
1)叶霉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温度20~30℃区间最易发生流行。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 cm,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600倍液百菌清,或7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7~10天喷 1次,连喷 2~3次。
2)豆角锈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豆角,病原为豇豆属单胞锈菌,也是真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荚。发病初期,叶背面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锈褐色,隆起呈小脓疤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在北方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后,当日平均气温22~25℃,湿度大时,3~5天便可萌发产生担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发病初期,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粉必清600倍液,或15%粉锈宁1 000倍液。
3)豇豆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达茎蔓及荚果。叶片染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褐包斑点,扩大后为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层稀薄白粉。发病初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粉必清800倍液。
4)豇豆炭疽病。该病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重者危害荚果,形成红褐色病斑,属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以潜伏在种子内和附在种子上的菌丝体越冬。病菌发生流行的适宜温度为20~28℃,低于13℃病情停止发展。湿度大时发生严重。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用10%甲醛溶液浸泡20分钟。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喷雾。5~7天喷1次,连喷2~3次。
5)茶黄螨。发现虫株,及时喷洒克螨特800倍液或扫螨净1 000倍液。加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效果更好。
6)蚜虫。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并传播病毒病。发生初期用洗衣粉、尿素、水按1∶4∶400的比例配成溶液喷防,或用吡蚜酮600倍液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