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视阀下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8-02-10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陈 铭

(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引言:

目前国家正处在对外接轨的重要阶段,尤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背景下,国家更加需要大量英语方面的专业翻译人才作为硬件的支撑。故近年间国家逐渐提高针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已经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培养英语专业翻译人才。而信息技术作为当下国内最为长效的技术类发展机制,应用信息技术重新优化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必然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意义。

一、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发展之路与相关课程开展的现状

1、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发展之路分析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跨文化语境下,对双方语言的互通与掌握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外交易中出现差错或诈骗事件。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里程中,拥有大量稳定且专业化的英语翻译人才是我国对外发展的绝对性后备力量。当前在国内高校环境中,以英语为专业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极少有高校和学生会选择极具针对性的“专业翻译”作为其大学阶段内的唯一专业。所以国内英语翻译人才的整体形势就呈现出专业人才较少,但非专业相关人才极多的不均衡现象。面对这种形势就更加突出了国内市场求贤若渴的心情。所以在当下国内经济市场不断开拓、转型和发展的综合环境下,英语专业翻译人才若能拥有高阶段的翻译能力,其就业与发展必然是一片光明。

2、多数高校都并未认同“专业翻译”的培养价值

虽然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征,但高校更多目标仍然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就业能力为主。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环境中,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将英语翻译单学科作为主要教育学科的教学结构。许多教育管理人员认为,英语翻译无非是英语综合能力中的进阶需求而已,相比于夯实基础和扩展语音、专业应用能力等层面,英语翻译不具备重点教学的教育价值。因此,高校内开展的翻译教学,其教育内容和板式大多都是落后的,不考虑现今跨文化背景的,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和符合时代特征的实时翻译、文本翻译技巧。

3、高校内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极为单一

一般高校内的英语教师为了稳定课堂效果,都会使用学生先做题,教师后纠错的教学模式。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是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当教师检验做题质量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翻译错误,教师直接指出错误并立刻开始十分干枯的讲授教学。学生往往不能在自己的错误和新知识的接受中得到很好的思维转变,于是多数学生都表示在课堂环境中,自己若想要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就只能使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而在英语专业翻译的能力分类中,临场反应和跨文化语境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讲授法和机械记忆的教学背景下,很明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关联记忆能力都并未被有效培养。

二、将信息技术作为背景,助力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

1、前期准备:建立更加专业化的英语翻译课程体系

培养高质量的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应该从最根本的课程体系编制入手,将创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充分加入到课程体系内。针对教学效果的提升目标,校方应该从课时编排、教师编排、教室编排等几个教学结构基本点入手。首先要通过英语专业教师来衡量英语专业人才翻译水平的现状,而后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来选择不同难度的翻译精炼课程编制等级。对于综合基础较差的,校方要与教师一起编订以夯实基础为准的教学内容,基础较强的可选择精讲精练为主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的难度要以学年增长的时间而不断递进增强,第三年需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语境反应能力。教室的编排要选用多媒体教室,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一切可用的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一定要保证使用最新最优的信息技术来加持专业翻译的教学,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翻译的理解能力,增强其实践能力。

2、过渡阶段:完善课堂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构建网络交流的友好环境,充分利用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接受度,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态度间接转移到教师群体中。教师可以使用微信群体或网络聊天室的功能,提前在专业翻译课程开始前与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任务的下发或讨论。其次教师应下达一些简单的段落翻译任务,要求学生实时进行翻译。这种方式实际上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脱离了课堂以外的简单翻译锻炼,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这种群体参与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构建了以课外环境为基础的另一个课堂,符合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创新”需求。因此这种教师与学生透过网络聊天而形成的“课堂”教育模式便可以作为一种轻松的过渡阶段,减少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翻译突然提升难度和教学结构的应激反应。

3、进阶阶段:高校应创设英语专业翻译网络学习平台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因此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更加具有研究兴趣。对此高校内的英语翻译教学人员应该紧抓学生的兴趣取向,尽可能充分和全面的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辅助作用。除了简单的教学辅助外,校方可以采用教学平台创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网上教学平台,如此一来就能够减少学生因实体课堂限制而无法在校外开展知识点记忆的遗憾。

教学平台的设立要以五个模块为主:一、英语专业翻译的知识资源板块。在该板块中要包含校内全部的英语翻译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学术资料等内容,可供学生进行关键字式查询。二、英语专业翻译的音像资源模块。该模块中包含所有课上以及课下的翻译视频、音频资源,提供在线观看和在线下载等功能。三、翻译辅助模块。该模块提供英语词语查询、专业语料库等固定资源,也可提供专四、专八、托福、雅思等多个考试渠道的对内资料以供参考。四、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中包含作业上传、作文上传等固定状态的互动版块,具有简单的状态监控功能(针对教师)。五、网上交流版块。该板块双向面对与老师和学生两个整体,提供聊天室、论坛和图片上传、文件上传的实时功能。

4、评价阶段:创设全面有效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评价系统是衡量学生专业翻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基于自身真实情况而展开的能力评价是学生认清自身,调节自身翻译学习习惯和认真程度的重要衡量点。而若要做到完全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就需要校方以互联网作为评价基础,创设信息技术能力评价体系。首先,网上评价平台的取证点需要与学习平台相关联,初级阶段要以学生的视频观看、平台在线学习时间、论坛讨论有效时间作为评价的第一基础。要根据固定的百分比对班级内学生的认真程度和学习时间做一个相同的百分比缩放,而后再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做出一个公正的判断。在课堂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考勤情况再次做出一个公正的记录,同样加以百分比处理。最后在固定阶段中,学校要组织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业翻译的网上能力测评,从专业翻译的题库中提取有效试卷进行测评。最终将多个层面的测评结果加以整合,测算出学生在专业翻译方面的综合实力。

三、结语

上文以信息技术为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体系和具体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在翻译课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和论述的目的在于,当前高校内英语专业大学生必然是国家语言方面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笔者希望教学人员可以意识到专业翻译能力培养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和对国家产业发展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改良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在专业英语翻译层面的综合实力。

[1]谢红秀,欧阳建平,XIEHong-xiu,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云梦学刊,2015,(1).

[2]黄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分析[J].校园英语,2015,(8).

[3]卫佳.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2016.

[4]王晨婕,WANGChenjie.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探究——以英语专业实用翻译课程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5]杨发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8X).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