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8-02-10徐向阳
徐向阳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 234101)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从思政理论的角度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其教育内容能够贴合时代特征,提高教学效果。而从高校教学的角度来看,思政理论课程也必须要配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通过提升学生的兴趣度,继而提升整个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本文以当下大数据技术作为研究背景,对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展开了初步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技术特点
1、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内涵
大数据视角实际上是一种泛指的技术“代名词”,因大数据技术并未达到完全成熟,也并未与全部的现有产业实现融合。因此国家对于大数据的技术定义仅停留在“可处理大数据群”的技术种类。大数据的技术内涵在于,其技术能力的作用范围既可包括人类当下能够处理的数据管理工作,也能够包含巨量以及超量数据群的处理、整理以及管理工作。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推演趋势来看,我国当下的产业结构还并未达到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高度,因此当下大数据技术的内涵主要围绕在融合应用的层面,即与国内现有产业实现“效率性”融合。
2、大数据技术特点概述
以当前所发展的大数据技术种类而言,其明显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收容质量高等特征。只要对应软件符合工作性质,使用者就能够通过电子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巨量数据信息加以处理。而从通俗化的角度来看,图片、视频、文档、数据表格等媒体信息都可以归纳在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的范围内。就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图片、视频教学素材也都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效教学。
二、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面临的改革挑战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将面临必然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可以被看做“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师为数据集中体,由教师充当传播体,为学生传授正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素材。这种教学模式虽具有内容正面、传播稳定的特征,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过于固定的“限流”数据传送途径,不利于学生多面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内,能够获取到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数量也会极为受限。而在大数据视角下,一切数据都将被呈现在公开的互联网平台中,只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关键词查找到大量对应的理论数据,从而展开真正全面并且有理可依的思想政治理论习得。同时,在高校环境中,师生交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整理自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疑问,由教师进行对应解答,该学习模式效率较高。而当学生可妥善应用大数据技术后,其可以提前通过数据查找技术手段,将理论问题提前进行自我解答,最后筛选出无法自学的问题,再在实体课堂中发表疑问。这样一来,学生多数问题可以实现自我解答,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将教学方法“课余化”的处理方法,高度提升课堂答疑解惑和教学的时间效率。因此与大数据融合教学模式相对比,传统理论课程的教学弊端已然凸显,实行改革实属必然行为。
2、新技术发展趋势下,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成型方向已产生变动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目标即为通过教育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但在大数据视角下,一切传统的行为和数据处理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动,学生的理想信念似乎正被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所动摇。大数据意味着社会数据群的数量将激增,而在增加的数据中,高校很难保证学生接触到的数据内容的正确性。因此高校内常发生学生思想价值观被不良数据信息干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开展难度加大等现象。大学生虽然在性格和人格特征上已成型,但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和数据辨别能力。因此,高校必须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归正学生的数据获取思维,调转学生的大数据应用方式,进而保证中国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与理想信念。
三、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研究
1、转变思维,转而使用大数据教学模式
大数据为大学生、为高校,甚至为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不容忽视的正面作用,因此对于互联网环境中大量的不良数据,高校不能采取完全避开的方式,而是要配合学生的兴趣,善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当下妥善应用大数据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思路主要可以集中在掌握数据“主动权”的层面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建立自身的数据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只相信课堂中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所给出的政治数据。针对此,思政教育部应建立思政学习平台,率先确认自身的舆论领袖地位。思政理论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当堂核心知识点,去往校内教学平台中查找相关资料,由学生自学开始,奠定校方的数据核心地位。其次思政教师需要及时更新平台内的时政新闻以及思政理论素材,要将平台建设成为具有切实效用的大数据信息平台,这样才能稳定学生的使用频率。而在实体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一来,思政教师就可以一方面满足学生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坚定自身的数据舆论地位,完成教学方式的改革。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变动点在于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思想政治教师的舆论主导地位,是一种促进大数据技术和理论教学目标融合的有效改良手段。
2、探索大数据视角中的现代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方式
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索改革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保证基本的教学结构不变动,教学内容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适当调整,但整体教育结构不能随意变动。当教师为学生下达网络学习任务时,教学人员需要通过网络教育平台随时监督学生的视频观看情况、论坛讨论状态、以及学习账号活跃度。当教师得到这类可用的状态数据后,可依照数据内容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动向作以统计,从而适当调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方式等。例如当学生对时事政治数据信息较为重视时,教师应在课堂中以时事政治作为交流切入点,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网络上并未分析出的政治信息,再以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切入点,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尽可能添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时长,除使用平台自学教学模式外,教师也可将自学模式加以强化,转而使用翻转课堂的颠倒型教育模式,彻底将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权”交由学生,引导学生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教学辅助”,而并非学习主体。应用翻转课堂时,思政教师应尽量自主录制“微课”视频,应避免使用网络素材,适当摒除学生接触外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形成网络学习-实体课堂答疑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惯性,从而相比于大数据技术,更加信任校内思政教师所给出的政治信息。当教师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舆论领袖形象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便完善实现了有效的教育改革。
3、以教师团队为改革载体,提升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团队实际上仅能做到大层次意义上的方式改良,而具体课程改良,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和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征做出调整。但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际质量,与教师的综合素养、政治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高校若要提升思想教育理论课程的教法改革质量,就应对教师进行综合能力培训。教师培训也可使用大数据技术,例如同样应用大数据教学平台,添加计算机技术培训素材,直接在互联网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大数据操作技术的培训。同时校方也要及时为教师提供各类政治思想教学素材、文献的参考网站,将思政教师作为筛选网络数据信息的活动体。当思政理论教师具有坚实的思想政治价值观,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解读经验时,教师便可发挥出正面的数据筛选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论教学素材。而从高校教师培养的长效性特质加以思考,笔者认为高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在培养教师建立大数据应用意识时,应将培养体系价值体制化,直至高校内形成可长期使用的新教师培训计划。
结语: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社会产业亦或是教育群体,都应该在上述两种技术类别中,找寻自身与时代关联的节点。而大数据技术就是当前时代内极具利用特征的技术种类。本文以大数据为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文中分析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落实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
[1]夏梦颖,王娴.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
[2]仲泓宇.大数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初探[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