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启发性教育的力度
2018-02-10侯秀杰
侯秀杰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先后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近五年,国务院下发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各类文件就达13份。可见,创新创业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要求全国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2002年9所高校被确立作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到2016年12月99所高校被列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单位,十余年的探索和努力使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但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类相关课程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以创业教育为主,以教授创业知识为核心,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的教学环节偏少。高校跨过体系化的创新教育而直接开设创业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众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一、创新意识培养的本质
科学家已经证实“意识”由人类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而产生,意识具有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性能。创新意识的形成是要在思维中产生“行动”的观念,这种观念支配行为,从而形成创新活动。
创新意识的形成存在“质”和“量”的问题。创新意识的“质”可以理解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关于发现、发明、创造等相关的生理活动,包括设想、幻想、好奇、分析等思维意识和精神意识。“量”则可以理解为人类从事创新活动中的意志力、决心、态度等精神品质。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质”决定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量”决定了创造性思维的持续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的这段论述阐释了创新意识不仅指创新思维的产生,同时也包含了创造的欲望和持续性。所以,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质就是对于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和对创造欲望进行保持的过程。
二、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的成因
1、传统教育观念植根深厚,创新意识培养被淡化
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先后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但是,目前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依然植根深厚,短时间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
基础教育中,升学率被作为评价教育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学校只重视传授课本知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甚至出现了“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现象。我国传统观念中,往往以“循规蹈矩”、“敦实忠厚”作为乖孩子的标志,家庭和学校有意无意地将“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和官本位思想也严重影响了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培养理念。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创新意识得不到正确引导,学生错过了创造性人格养成的黄金阶段。
2、创新被错误解读,创新意识难以在学生心中生根
“创新”一词源于拉丁文Innovare,本意包含更新、创造新事物和改变现状三层含义。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开始,创新行为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至今。
但是,很多人对于创新的理解存在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创新都属于高科技,只有高知识分子才有能力进行创新;第二、创新只适合具有特定性格类型的人,只有具备积极的性格才能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促进创造行为的发生;第三、将创新和创造混为一谈,认为创新就是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第四、创新创业被有意夸张,强调所有创新创业都需要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对创新创业的种种误解,成为了影响我国创新创业氛围形成的重要原因。
虽然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受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构成的创新创业大环境影响,创新意识短时间难以在学生心中生根。
3、缺乏长效培养机制,创新意识培养出现阶段性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在升学率的驱动下,基础教育阶段往往以提高学生升学能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被忽视,如此以来,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出现阶段性。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高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等措施,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缺少创新意识,能够主动参与到创新实践中的学生很有限。据调查,高校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学生比例不高,且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目前,对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参与;第二、认为自己不具备相应能力,不能参与;第三、缺乏探索问题的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会参与;第四、找不到兴趣点,不愿参与。
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提出质疑时,不应当以同标准答案不符为理由,而直接对学生加以简单地否定,而是应当对学生加以悉心地引导,帮助其发现其见解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而使其在这一过程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这样做的好处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质疑,有学生便指出文中使用“吃水”一词是不准确的,因为水是流动的,故而应当使用“喝水”一词加以表述才是正确的。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质疑,便组织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其后在各组学生得出讨论结果之后,笔者逐一进行了点评,并为其讲解了之所以使用“吃水”一词的缘故,如此便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目的。
因此,高校应探索能够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效衔接的培养机制,低年级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高年级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积极拓展新资源,探索形成创新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4、创新意识的启发性教育脱离需求背景,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相应的需求背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求知欲望,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经过学习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理论仅能有感性地认知。另外,实践教学环节偏少,学生很难将学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创新意识得不到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同样是造成创新意识的启发与实际需求背景相脱节的重要原因,当前高校专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薄弱,教师缺乏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经历,很难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带来理想的效果。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说过,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问题来源于生活,创新意识的启发也离不开实际生产生活。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遵从需求驱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1、建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衔接的机制,为创新意识塑造提供缓冲期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各高校根据专业设置情况,都有相应的创新教育模式。但是,往往这些模式都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紧密,初入高校正是学生专业知识零基础的阶段,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很难直接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创新实践,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间要建立相应的衔接机制,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塑造设立缓冲期。
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在低年级设立专业性相对较弱的创新教育课程和开展实践活动是解决大学生创新意识重塑的有效途径,具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初入大学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课,使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具备正确认知;第二,高校应该针对低年级学生尽早开设专业相关的常识性课程,使学生逐步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第三,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向低年级同学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分配实验指导教师或者高年级同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开发创新思维;第四,利用好第二课堂,设立创新创业相关社团,为怀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搭建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第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赛事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2、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探究并建立创新教育心理接受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创新创业精神。但是,在我国民众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很多误读,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企业家,有人觉得创业教育纯属无稽之谈,甚至部分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6]在高校很多学生把创新创业类课程看成是“餐后甜点”用来拼凑学分,对于创新创业类课程受重视程度很低。
因此,高校应该寻求建立学生甚至是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错误理念。设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教育课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推动广大同学对创新理念的认知;发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树立典型;为创新思维、创新作品搭建更加多元的发展平台;改革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将学生创新的能力纳入学业考核;积极举办各类创新赛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心理接受机制,使高校形成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主体价值观念。
3、优化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开发系统性创新教育课程、配套相关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计划由教务处、学工处或团委共同制定,所用教材大多是由各高校自行主编,任课教师主要由学生工作相关教师担任。如此以来,在教学计划制定的理念和合理化程度上要受多方制约,教材呈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另外,创新创业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教师流动性强、教学理念差别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存在不足。
因此,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开发系统性课程,加大师资投入以及培养专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应该遵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塑造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理念,由学校主管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协调各方制定,教学计划应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要由专家组考察后制订,另外,教材应该具备阶段性,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为教师提供与企业等机构的交流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校还应该为创新创业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职称评审等机制,对创新创业教师职业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搭建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意识向创新实践的转换
创新意识需要通过创新实践进行巩固和论证,创新实践又能进一步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高等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要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搭建平台。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但是,一方面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平台很少,能参与到创新实践项目中的学生比率很低,在某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的学生比例不足20%。[7]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实验室等创新实践平台,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对照现成的实验步骤完成即可验证某个结论。验证性实验降低了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很多高校的实验室系统并不是开放性的,学生只有实验课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性实践项目投入力度,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院系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立项,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的热情,学校要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出工作量要求并进行质量考核。另一方面,要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要面向广大同学开放实验室,实验课程要以探索性实验为主,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行分析实验结果;挖掘创新实践人才,加大对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力度,根据各院系情况,设立创新实践工作室。第三,鼓励学校引进校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总结
创新意识培养机制不完善,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实践的原动力不足,大大影响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的建议,为高校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力度,提供了参考思路。但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创新教育体系中面临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创新教育体系能够结合国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新的活力。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2014-11-28.
[5]张义生.论创新思维的本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6]吴松,侯秀杰.百森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16,(2).
[7]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