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
2018-02-10刘飞凤
刘飞凤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为“双创教育”)改革,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双创教育改革已成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对教育资源的使用,双创教育的成效决定于双创教育资源的充分有效的使用。本文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探讨高校双创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为“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为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和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可能: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异与同
1、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差异性
何谓双创教育?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认为双创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而使其成为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国内学者将其概括为:“双创教育应当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以创业为用、以教育为本的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双创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其突出特点就是:创造性、创新性、实践性。
何谓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进行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通过内外化过程来引导人改造主客观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思政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理论教育,其突出特点就是: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
显然,就概念内涵而言,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是极为不同的。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品格,强调实践性;思政教育则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改造主客观世界,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强调理论性。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者间的这种差异显示了两者间的互补特性,这种互补特性为双创教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间的取长补短、优势互济、相互协同提供了可能,为两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价值的增值提供了可能。
2、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一致性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又存在着许多的共性或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体现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双创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我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从教育目标来看,二者具有相近性,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二是服务于人,为受教育者实现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的一致性。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其教育内容的相融相通性。双创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的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三大构成部分。思政教育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涉及的是如何成长成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思政教育所获得的、成长成才所必需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他们经由双创教育所获得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品质体现出来的;反过来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品格的形成,乃至创新创业实践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思政教育所赋予给他们的这些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方面的良好素养。简言之,在教育内容上,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双创教育体现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为双创教育提供重要保障,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甚至是部分地相互交叉、相互重叠。
再次体现在教育方法上的一致性。双创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强调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获得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总之,双创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特别注重实践。而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思政教育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此外,新时期思政教育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开放性、社会化、互动性、系统性和学者化。这些新特征,尤其是前三个特征,为思政教育在保有其鲜明的理论性的同时,更是增添了不少实践性的色彩。所以,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方法运用上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间的这种内在一致性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为这两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决定了二者整合的可能性。
二、必要:双创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整合的现实需要
双创教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且还具有强烈而紧迫的现实需要。
首先,它是提高高校双创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效用的现实需要。
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可以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4]。资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数量的短缺性,即,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资源数量往往显得不足。而解决资源数量不足问题最简单也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从而提高使用效率。综观当前双创教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状况,主要存在资源数量不充足、流动不通畅、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例如在师资力量方面,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数量短缺,双创教育教学工作经常由学生处和团委的老师兼任,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也普遍存在由辅导员及其他行政教师兼任的现象;在教育时间方面,双创教育由于未获得应有的重视而往往处于边缘化和可有可无的地位,思政教育在许多高校的实际开展中也是被不断压缩课时;在课程建设方面,不仅双创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互不融合,而且各自与专业课程之间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缺少交叉;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积极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显得尤为必要。
其次,它是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和思政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发展至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双创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开课数量不足、理论教学不扎实、实践教学走过场,教学效果不理想;思政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过于理论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不够贴近,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反观两类教育的现存问题,既凸显了两类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性,也凸显了两类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实现二者的整合,对于双创教育而言,有利于借助于思政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平台提高自己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分量,保证开课学时,实现理论教学的全程覆盖和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而对思政课程而言,两者的结合可以促使思政教育更好的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抽象的理论教育中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实现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和有的放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现:双创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路径
从狭义来讲,高校教育就是高校教育主体在特定的教育时间内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高校课程传授活动。教育主体、教育时间、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主体资源、时间资源、课程资源是高校教育的三种基本教育资源。因此,下面将从主体资源、时间资源、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双创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路径。
1、主体资源的整合
教育主体资源主要包括教师主体资源、学生主体资源、家长主体资源等。主体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人力效用。
首先是教师主体资源的整合。在这三类主体资源中,教师主体资源,即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素,它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目前就我国而言,无论是双创教育教师队伍,还是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欠佳的问题,使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难以有效地开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这一难题的最简便方法就是将这两支教师队伍有机整合起来。具体做法有三,一是思政教育教师树立双创教育新理念,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兼顾并融入双创教育内容,为双创教育教师的理论教学相对减轻负担;二是教师相互学习,补齐自身短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思政教育教师往往创新意识不强、创业素养不足、创业经验不够,而双创教育教师往往比思政教育教师更关注更了解创新创业现状、前景,甚至有一些还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因此两支队伍互相学习,能有效地弥补各自在知识结构、经验结构方面的缺陷;三是合理分工、引导分流,合理分工是指依据学科特点的不同,理论教学更多地交给思政教育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更多地交给双创教育教师完成,引导分流则是指允许并积极引导两支教师队伍之间的人员流动,比如个别有志于双创教育的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分流到双创教育队伍中去,个别擅长理论教学的双创教育教师可以分流到思政教育队伍中去。
其次是学生主体资源的作用不可忽视。成功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或教育活动的客体,更是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若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除了要在生动、有趣、有用方面下功夫、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还应努力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教育客体变成教育主体,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个人、创新创业个体或团队,可以建立相关的表彰制度,激励他们去同学中讲述他们的事迹、分享他们的心得和经验,从而影响、感召、带动、教育其他同学。
再次是家长主体资源也应吸纳到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中来。家长主体资源是高校教育主体资源中来源最广、数量最多、社会化程度最高且最易被忽视的一类主体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这类主体资源,广泛邀请各行各业学生家长中的优秀企业家、创业者、或者道德模范,来高校作报告或演讲,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热情。
2、时间资源的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的时间普遍增多,但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多少与一个的发展之间并非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的时间越多并不代表一定发展得越好。只有提高教育时效,才能使人们获得理想的发展,而要提高教育时效就必须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时间资源。为此,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必须首先实现各自时间资源的整合,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发展。
一是从思政教育课时中划出若干学时用于双创教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在不增加总学时、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结合本科五门思政教育课程中各自所包含的双创教育内容的不同,从每门课程中各划出一定学时用于双创教育,这样既保证了双创教育的充足时间,又无损于思政教育的开展。
二是思政教育时间与双创教育时间的直接融合。思政教育时间由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两部分构成,可以利用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走进企业,进行广泛的社会考察和市场调查,让学生直接置身于农村、企业的现实创新创业环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灵感与热情。
三是从事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分把握好、利用好每一个四十五分钟,努力实现课堂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3、课程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教育得以实施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以及课程资源的利用状况,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教育的实际效果。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既要积极开发校内外各种新的课程资源,更应有效整合、合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一是要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以本科院校为例,依据教育部05方案的要求,本科院校需要开设五门思政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五门课程中,每门都包含了丰富的双创教育内容,教育者应充分挖掘这些现有的课程资源,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比如:利用思想道德修养法与律基础概论课,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指导学生以史为鉴,对创新创业进行纵向思考,感受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分析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科学做出创业决策;利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历程,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自己创新创业事业的开展;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学生掌握国内外最新创新创业形势及相关政策等。
二是要深入开发双创教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双创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以及企业管理类课程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7],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内容本身与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双创教育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思政教育就是一种丰富和充实,是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此外,双创教育课程中最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各类实践活动如创新训练类实践、创新竞赛类实践、创业体验类实践、创业孵化类实践等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参与、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无裨益,对于相对枯燥的思政教育而言更是平添了一份生动,在鲜活的实践中悄然地实现了思政教育的部分目标追求。
[1]罗泽意,何蓉.必要与实现:双创教育资源统筹的逻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2]侯勇,孙其昂,韩兴雨.“思政教育”概念学科辨析与新认识[J].学术论坛,2010,(5).
[3]王昌标.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4).
[4]陈华洲.思政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刘飞凤.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0,(11).
[6]余展洪.双创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
[7]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双创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