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学习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

2018-02-10乔芳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责任大学生

乔芳菲

(吉林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定义

公民的社会责任由于有不断重叠交叉的结构、价值和解释,很难进行准确的描述。蓝采风在其所著的《服务学习》①中进行了定义:公民社会责任意味着用一种可知的、承诺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行为方式积极地参加社区中的公共生活,致力于共同的利益;并提出“公民社会责任”一词涵盖了这些概念:人民社会生活,公民角色的互补观念、社会责任,公民参与以及社区参与。

上面还总结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特征:

1、用可知的行为方式处理社会问题。

2、显示出对法律的尊重和异议。

3、意识到法律上以及文化上对公民身份的不同定义。

4、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而不是坐一个被动的公民。

5、在权利和责任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6、理解共同利益的概念以及由谁界定洽谈的分歧。

7、有机会并愿意参与社区的决策制定过程,熟知“参与性民主”的概念。

8、对政府的政策以及执行进行质疑。

9、有机会决定改变公共政策的方式。

10、行使管理职责,对社区负责。

11、意识到每个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尊严。

以上11条可以初步解释为,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用可知的行为发现、解决社会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完全满足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相比其他受众,作为知识分子,具有用自己所学知识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应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体系靠拢,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故此,社会责任内涵又可以细化为以下四点:②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指通过创新、自己诚实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并获得自身回报,以保障个体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的责任。

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具有“契约意识”“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维护法治社会的责任。

3、伦理责任。伦理责任指的是遵守大部分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尚未形成法律条文的活动和做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为自己、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责任。

4、慈善责任。慈善责任指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且为这一价值观的践行、传播和维护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

二、研究服务学习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社会责任关系的主要原因

普遍意义的服务学习是包含社会上各个群体的。20世纪40年代,随着《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案》(The GI Bill of Rights)的签署,军人正式成为服务学习的大家庭中的一员;60年代,“退休和老年人志愿计划”(Retired Senior Volunteer Program,简称为RSVP)项目预示着老年人进入了服务学习的队伍。所以,服务学习从诞生起,面向的人群就是广大的国家公民,即是有着普遍社会意义的一项活动。而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群体中的服务学习以及服务学习和素质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服务学习在诞生之初就以大学生为主体,而在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更是推动服务学习发展的主要力量。例如,服务学习的萌芽阶段即受佐治亚大学座右铭“教学、服务及探究事物的本质”的影响;后来在服务学习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有“教育合作运动”(Cooperative Education Movement)、“城市团”(Urban Corps)以及专注大学生群体创立的“校外服务机会联盟”(Campus Outreach Opportunity Leagues,Cool Club)和“领导艺术学院”(The Leadership Academy)的建立,“通识教育与公民参与中心”(Center For Libe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ngagement)、“服务学习与社区参与研究国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Service-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等机构的成立更是对服务学习的发展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大学生群体具有典型性。大学生的本身属性和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研究的代表意义和典型意义。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具有时间散离性、知识片面性、生活能力不完善等特点。这正是大部分服务学习群体的共有特点。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具有以其他群体为对象的研究难以企及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中国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1、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解释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就构成了从事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素养和条件。学识特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

国务院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柳斌同志提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让学生主动发展。

可见,素质教育的意义早已不限于纠正应试教育、简单地鼓励走出教室。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它的内涵已经扩大为:加强科技教育和市场意识,在更加满足个人需要,重视学生主体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潘懋元在《试论素质教育》中提到:“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两种教育基本功能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由此看来,素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开发个人潜能的前提下,使得个人的发展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提高个人能力,包括知识学问、创新能力、自由竞争能力等。第二部分为履行社会责任,包括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两部分。

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在完全满足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由于工作的临近性,对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需求更加迫切。

2、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方面我们不能磨灭现有的教育成果,例如,社团数量的上升背后是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动手协作能力的提高;北京等升学压力不大的地区课业压力减少,上课时间一再缩短,使得学生有余力展开其他活动,也有余力发展自身素质;长久来看,越来越多学生逐渐摆脱“书呆子”形象,更加注重自身兴趣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以兴趣推动学习。另一方面,现阶段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经济能力足够开展素质教育的地区,由于高考制度滞后、教育立法滞后、教师研究滞后④等问题,素质教育并未达到预想效果,甚至演化成了另一种意料之外的教育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应试素质教育”。

首先,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积重难返,这意味着更严峻的问题,即领导的教育思想和师资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在“学习成绩”被弱化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被量化,广义上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减少比重而是增加了含义,从“学习数学、语文的成绩”增加到“学习围棋、小提琴的成绩”,甚至优于一些学习出台鼓励进行体育兴趣发展的体育加分政策,也增加了“学习足球、排球的成绩”。

宏观来看,学生非但没有减负,反而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由于学生大部分“兴趣”是由家长根据自身兴趣、社会流行因素等替代学生决定的,这就使得业余爱好在一些学生中越来越“专业”化。综上可见,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3、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教育履行社会责任时面临的问题

结合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开展的效果,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素质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导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并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现阶段素质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意识”。

另外,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学生活动,如学生电影节、游戏嘉年华、圣诞舞会等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和组织俱乐部等以交流生活经验为主题的社团,毫无疑问地锻炼了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然而,恰恰因为课本知识与兴趣爱好的双重捆绑,学生工作的大量时间被压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环节被大大忽视了。虽然有志愿者社团定期举行回馈社会的志愿活动,部分专业社团组织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进行实习等,但是由于人数和专业知识的完备程度等限制,使得参与学生远远少于大学生总数。不得不承认,素质教育在教育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时面临很严峻的问题。

四、服务学习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社会责任衔接联系及发挥的作用

美国20世纪70年代因高中教育失败而使学生孤立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未能真正扮演他们的成人角色。中国教育更是面临如何衔接校园教育和社会责任的严峻考验。现阶段全面开展的素质教育是国家认可并进行大力推广的唯一解决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和隐疾,并未能很好地完成历史使命。基于对发达国家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隶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的服务学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1、服务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手段与素质教育一致,服务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实现方法之一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以下简称SL)是经验式的学习,是课程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学校息息相关,是学校主导下的学习模式。

第一,SL的性质决定了其可以应用于任何专业或学科领域,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且SL属于广义的公民参与的范畴,其本身定位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改革运动;多数SL实例表明,几乎所有的SL活动都是全校强制性参与的,这进一步保障了其作用对象是全体学生。

第二,一些报道证实,学生选择SL后在学术技能以及公民发展上均有明显进步,比未修习SL的同学进步得多。这些学生经历了领袖能力、时间管理、沟通技巧、自我发现、研究方法技巧、面谈技巧、一般服务技巧及写作技巧的训练。这些无疑都从正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服务学习的主要活动区域是教师和社区,准备工作的增加(相比传统课程增加了个人特质和服务地点访问)、学习内容的增加(相比传统课程增设了经验学习和长期学习)、评估方式的增多(增加了督导和自我评估)均要求学生被迫或主动地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服务学习的顺利开展需要的社会资源与素质教育相同

1985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主板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研讨会曾邀请印第安纳校园联盟作为协办单位。此联盟的主旨是:提供大学行政人员、教授、职员、学生及社区伙伴建立社会网络及专业发展的机会;提供资源、奖金及技术协助给教授以加强与社区的伙伴关系;提供服务学习最佳实践模式以供各州大学参考;提供各联盟大学会员做研究计划的平台。可以看出,SL的需求即为大学教职工、资金需求、技术需求。

蓝采风的著作《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清晰地总结了成功的服务学习需要何种资源的支持和配合。他的结论与本文的分析相同: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人力资源;提供相关资讯,联系时间地点和组织者,保障安装提供资金,能够组织SL策划实施物力资源。这些资源均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国家支持范畴内,这说明服务学习在我国的展开无疑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

3、服务学习可以解决现阶段素质教育面临的瓶颈问题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现状是着重培养文化素质,忽视实践。亚里士多德划分卑贱教育与自由教育十分彻底,把美术音乐、绘画、雕刻等一并划为“卑贱”艺能的一类。如果我们忽视“卑贱”一词的浓重色彩,分析如此划分的理论依据,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针对的正是我国特有的“应试素质教育”的特点,即将美好的音乐、绘画、舞蹈做了量化与专业化,丧失了其本身的美好性。

而服务学习恰恰是以个人为本,注重个人发展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的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服务学习可以完全解决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这一问题

(1)服务学习使大学生在学生期间即能履行经济责任。服务学习蕴含一种哲学理念,它不是把青年人视为社会问题导因,而是视青年人为社会潜在的资源;社区则是青年身心发展的自然实验室。SL倡导的是参与回馈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动。

(2)服务学习是学校领导和组织进行的合法合理的活动,它致力于使社会更加美好。参与服务学习既履行法律责任也履行伦理责任。

(3)服务学习是社会鼓励发展个人价值的产物,本身符合“人的自由又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在参与SL中,每一名同学都将结合自身特性进行活动,也将鼓励他人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服务,履行了慈善责任。

1990年,“光明点基金会”通过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对服务学习下了一个广泛的定义:学生利用服务经验以活跃的参与方式学习与发展,也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密切合作使这些活动能够满足社区的真正需求;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它有机会让学生反思他们在真正的服务中所做与所见的一切;这些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将新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运用于他们社区中的真实情景,鼓励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推广到社区中。

可见,服务学习不仅致力于让大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意识,拥有履行社会责任能力,而且致力于使其在大学期间真正步入履行社会责任的队伍中去。

5、服务学习可以解决现阶段许多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服务学习可以初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针对学生群体:SL的特点和案例表明,可以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被动学习、不善思考的积弊, 可以解决长久以来因“各扫门前雪”躲避麻烦所体现出来的公民意识谈薄的问题,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成绩驱动的学习带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的丧失和对未来职业的迷茫、恐惧、不认同等问题。

(2)针对高校教职工群体:可以促进教师职称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加入指导、研究服务学习相关内容,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单一注重论文、著作,忽视教学的局面。

(3)针对社会问题:服务学习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而有效解决老龄化等问题导致的劳动力缺乏问题。

服务学习是对多学科混合学习的进一步实验,是多角度同时解决问题的低成本尝试。服务学习是一项必须经过多年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实施才能完美发挥其作用的工作,其带来的优势值得我们这一代人为它奔走、研究与执行。

注 释:

①蓝采风,许为民.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7.

②刘政军,朴勇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演[J].理论界,2009:182.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1999:156.

④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18-23.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责任大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期望嘱托责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