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让城市更“美”

2018-02-10张涛丹峰

资源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博爱长廊竹林

文 l 张涛 丹峰

“家家门前水、户户竹为邻”,是对昔日博爱“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生动描绘;河湖湿地织水网,人水和谐共相生,是今日博爱水乡美景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焦作市博爱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山水路田城村竹”绿色综合体。据统计,自去冬今春以来,共投入资金1.5亿元,绿化面积6235亩,栽植苗木49万株、竹子30万株,使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0.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26%。

把绿色变成发展的底色

据介绍,按照计划,博爱县今年将以建设“竹林水乡生态县”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南省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努力把绿色变成博爱底色。全县以“山水路田城村竹”七大板块为绿化重点,计划投资2亿元,绿化面积2万亩,栽植苗木250万株。

推进道路绿化,投资2000万元,重点对长济、焦桐两条高速公路两侧30米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提升改造,绿化面积1200亩,栽植苗木12.8万株。

推进水系绿化,投资215万元对南水北调两侧各100米内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苗木1.7万株,绿化面积150亩。

推进山区绿化,投资628万元,在月山寺北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区植树1.8万株,治理面积375亩。

推进美丽村庄绿化提升,实施村庄道路、河道、庭院绿化,特别是村庄空闲地块绿化,对全县204个行政村进行全面绿化提升,确保55个绿化重点村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其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推进竹林保护,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抓好竹林保护,确保全县三类以上竹林面积达3500亩;大力推广竹林下赤松茸种植,种植面积300亩;打造博爱竹编品牌,引进竹编企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今年春天植树造林大幕开启以来,建设“竹林水乡生态县”成为博爱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乡(镇)负责人,从党委、政府到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县林业、国土、水利、交通、城管等部门研究制订《博爱县2018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和乡(镇)之间密切配合,充分考虑机械、人员、水利和植树、土地平整等多方面因素,交叉作业,高峰期每天植树都在1.5万株以上。

为筹集资金,博爱县利用PPP融资模式打造人民路绿色廊道,借助国家水利项目建设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利用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省级财政资金开展美丽村庄绿化工作,借助林业和国土项目做好山区绿化……同时,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各类经济实体参与,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充足的项目和多元化投入为绿色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全力打造绿色综合体

路在林中穿、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在市人民路博爱段、博温路等干线公路生态大道和景观长廊时让人记忆深刻。

条条廊道标准高、规格高,栽植有雪松、大叶女贞、银杏、桂花、樱花等20多个树种,且苗木大小规格统一,横成排、竖成列、斜看一条线。其中,双向全长12千米的人民路博爱段,堪称全市最好的绿色廊道,这段路集绿色生态、海绵示范、文化传承、景观展示、休憩健身等功能于一体,投资达4054万元。这是一条将绿化设计融于标志性景观的文化长廊,沿路建设竹润博爱、文韵博爱、山水博爱、城兴博爱、月山记忆绿道5个节点,妙趣横生;这还是一条市民钟情的健身长廊,以及展现自然多样性的植物科普长廊。

博爱县按照“以水养绿、以绿护水”的生态模式,促进林、水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南水北调总干渠博爱段以“生态景观带+林业产业带”,定位力图打造成“绿色长廊”“生态走廊”。

博爱县城区幸福河湿地公园四季有花、四季常绿,营造出生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幸福湖公园有水面350亩、绿地150亩,园内自然景观、园林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有水面150亩、绿地100亩,完成后将成为博爱县标志性文化工程。

博爱县城乡景观带、生态带、产业带随处可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日益显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经济富了百姓。以寨豁乡小底村为中心的樱桃岭生态园,已经发展到3000多亩,有1500余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100万公斤,亩销售收入2万元。寨豁樱桃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这里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樱桃节,带动了乡村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4月赏花,5月采摘,樱桃岭已成为人们体验采摘、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以玄坦庙为中心的冬桃种植基地,新发展冬桃600余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每亩收入2.4万余元。通过引导竹林承包户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提高竹林综合效益,七方村、西中道村大力发展竹林下赤松茸种植,每亩效益达1万余元。

博爱变美了。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爱作为旅游目的地,让博爱的全域旅游渐渐地火了起来。

猜你喜欢

博爱长廊竹林
寻访竹林隐士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博爱之歌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