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18-02-10郁秋华

关键词:综合征护理人员措施

马 婷, 刘 艳, 郁秋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内科监护室, 上海, 200062)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疾病复杂、发病急等特点,而ICU是一个封闭式的特殊治疗场所,配有各类抢救仪器设备。对于患者而言,所处环境陌生、各类仪器发出的报警声、各类抢救治疗护理措施等因素,致使大多数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生理障碍,很容易诱发ICU综合征。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接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精神混乱、情感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等症状,又称为ICU精神障碍[1]。ICU综合征可诱发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致死率极高,而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并发症症状,甚至防止其发生[2]。集束化护理通过严格控制具体因素在操作时的可变性,将一系列护理措施联合起来,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整体化护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将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对策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

1.1 环境因素

入住ICU后,需采用各类监护仪器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使患者行动受到限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ICU的治疗环境是封闭式的,患者在ICU滞留时间越长,与外界隔离的时间越长,ICU环境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刺激也越大。加之繁忙的护理工作和床旁各类仪器的噪音,日夜刺激着患者,导致患者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越大,从而发生ICU综合征的概率也越大[3]。

1.2 患者因素

研究[4]发现,患者年龄越大、入院时间越久,ICU综合征的发病率越高。高龄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机体应激能力减弱,对ICU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易发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独处ICU病房,患者身边没有家属陪护,容易产生孤独、不安全感,进而诱发ICU综合征。

1.3 疾病因素

ICU综合征的患者均为第1次入住ICU,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一旦发现自己需要进入ICU病房,便自觉患上了不治之症;与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了解自身疾病,极易形成悲观、消极等情绪,从而增加ICU综合症的发生风险[5]。

1.4 药物因素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镇静药、麻醉药、抗血压药等均具有精神毒性作用,比如丙泊酚、吗啡、阿托品及某些抗生素类等,这些药物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6]。

1.5 经济因素

因ICU的特殊性,需配备各类仪器设备,相对于普通病房其往往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研究[7]发现,医保报销比例和实际家庭收入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此外,各种药物费用以及24 h的监护费用亦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

2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ICU综合征患者

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应用于ICU病房,最早出现于美国,其以循证护理为基础,针对患者自身疾病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8]。

2.1 环境护理

给予患者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最佳温度为20~22℃,最佳湿度为50%~60%;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定期清洁消毒室内环境,营造温馨、舒适、干净的氛围;及时调整各种仪器、设备的声音,出现报警音应及时消除处理;确保侵入性护理操作集中在白天,以免影响夜间患者的正常睡眠[9]。

2.2 舒适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单整洁,一旦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禁食患者每日2次口腔护理,清醒的患者可以采取漱口液进行漱口。

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ICU综合征护理中最关键的干预措施。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效果产生着积极影响。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增强其对于治疗的信心,患者若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10-12]。但需注意,护理人员应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13]。

2.4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对于缓解ICU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着显著效果[14]。轻柔舒缓的音乐具有放松身心、改善心脑血管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音乐疗法通过优美的音乐可以引导患者进入一个轻松、欢快的境地,缓解患者的紧张,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使患者放松心情,压力减少[15]。

2.5 宣教护理

针对患者疾病制定健康宣讲,减少疾病带来的压迫感。宣教方式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如发放宣教手册,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带有剧情的宣传片,在科室内固定地点组织患者参加健康小讲座,开展信息网络推广微信公众号等。当患者意识状态清醒后,告知其治疗目的和效果,提高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缓解焦虑、紧张、恐慌的心理,同时提高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接触能力[16]。

2.6 人员培训

临床绝大多数ICU护士对ICU综合征认知不足,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ICU综合征相关知识业务培训,以提高其认知能力及对ICU综合征的关注度,从而正确判断ICU综合征,做到及早识别诊断,尽早干预[17]。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集束化护理计划,改善护理措施,可发挥良好的预防干预效果。

3 小结

随着急危重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级医院的筛查,重症患者愈来愈多,随之而来的ICU综合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ICU综合征是患者入住ICU期间比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发生机理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与ICU患者年龄、心理应激、治疗环境、对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有关[18]。ICU患者接触最多的是第一线医护人员,而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关注点在于治疗、抢救患者生命,往往会忽视患者的心理活动反应。研究[19-20]证实,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单个护理措施相比,其更具有效性和整体性,同时亦能明显减少ICU患者谵语的发生。

随着优质护理的推广,“推进优质护理,体现人文关怀”的观念被逐渐倡导,在制定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开始注重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当具有共情理念,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想法,了解其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要针对ICU综合征发生的不同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综合征护理人员措施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Chandler综合征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考前综合征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