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有效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018-02-10李春庆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条形统计图师生

◆李春庆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课堂互动是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繁衍出的深受教师欢迎的新颖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方式。它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分析、多向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更快速、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堂互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课堂互动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有效的课堂互动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重、难点问题的探讨,形成团结互助和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使之共同进步;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师得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互动方法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常常会忽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发展需求,突破传统、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尝试从自身改变,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而不是灌输知识。比如进行人教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变大”的基本概念,再以6×4=24;6×40=240;6×400=2400;举例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数学公式及概念,最后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自己挑战,完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变小的概念及公式理解,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这样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课堂互动,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增强了教学实效。

(二)创建情景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做好这件事最大的动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他们创造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形象具体,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数学重要性有一个良性的认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教学实例,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运用价值的。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生活中的情境互动,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计算方法。比如,小红帮妈妈去商店买酱油和醋,陈刚带了20元钱,一瓶生抽的价格是6.8元,一瓶醋的价格是5.5元,小红给了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教师可以将算式(20-6.8-5.5=7.7元)列举出来,再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售货员要找给小红钱的时候,小红又想吃冰淇淋,冰淇淋的价格是4.2元,那么售货员应找给她多少钱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回答,有了之前买酱油和醋的例子做铺垫,学生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7.7-4.2=3.5元)。这些在学生生活中会常常出现的情景,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课堂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可以在实践中充分展现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三)开展课堂互动讨论,促进生生互动

教师还可以把情境互动和课堂的生生互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全面、自主、和谐地进行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教师转换教学形式,让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互相切磋,为学生提供表达个体观点、展示个性的舞台。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中,在互动交流中逐步培养出学生们自主探索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更好地互动交流。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通过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什么是条形统计图,了解怎样使用条形统计图。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简单地使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条形统计图反映出各小组学生的出生月份,让学生展开交流谈论,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动手绘制,再通过观察、比较便可以透彻的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统计特点。经过课堂互动,学生们可以自主摸索出条形统计图的数据构成情况和绘制标准,进而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四)使用合理评价机制,提高课堂互动效率

小学阶段的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及肯定,这样能够建立他们更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也是有效的课堂互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的时刻,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建立了充分的成就感,也会让学生产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继续学习的耐性。为了提课堂互动效率,教师应该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保证评价公正的情况下以鼓励为宗旨,选择和蔼的态度和肯定的语气,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对学生的赞扬,让学生可以得到鼓励,保护小学生那刚刚萌芽的强烈自尊心,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互动状态。

小学数学教师提高互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意识。小学数学教课过程不应该是单调的教授公式灌输概念的过程,而应该是教师认真研究课本,将课本知识与数学课堂互动完美融合,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师生合作进行学习,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才是最有效的教学互动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合理的运用互动式教学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实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英.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5,(12).

[2]宋博.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3]陈星学.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4]蒋敏杰.小学数学高质量的课堂交往互动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03).

[5]许小红.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猜你喜欢

条形统计图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麻辣师生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