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8-02-10徐艳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题目

◆徐艳凤

(吉林省洮南市第二小学)

数学应用题教学实际上是比较有趣生动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学习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缺乏抽象概括能力,他们不能针对题目展开实质性分析,只是利用固定的思路解答问题,无法根据题目性质转变思维。这样一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题目和生活缺乏联系

结合小学生应用题解题现状,发现当前的应用题解析和生活实际缺乏联系,应用题题目没有联系小学生的周围生活实例,因此学生理解方面也存在难度,这样不利于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水平。教师讲解应用题知识按照课本内容,对于学生进行灌输,小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如果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就无法提高小学生对于应用题的掌握能力。

2.师生互动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但是很多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的师生互动模式比较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课堂进度,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课堂学习氛围也比较压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无法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都是书面语的形式,学生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解题的前提就是理解题意。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审题过程中,要理解题目讲的内容,明确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数字可以用到,哪些数字没有用。学生不仅需要一边读题一边理解,还可以利用实物图和线段图帮助自己理解。这样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和具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如院子里有24只鸡,鸭子的数量是鸡的2倍,那么院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和鸡。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二者的逻辑关系,还可以明确题目当中24和2的作用。学生也可以利用线段图直观的分析题目,提高审题效率,保障解题效率。

2.实现教学生活化

分析小学应用题题目,我们可以明确很多题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都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实现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在题目教学当中联系实际生活,在小学应用题当中利用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数学当中的利息、保险、人口数量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

如明明妈妈在超市一共买了16个苹果,爸爸吃了2个,明明吃了3个,妈妈吃了6个,那么家里还剩几个苹果?

这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到两种解题思路:(1)16-2-3-6=5;(2)16-(2+3+6)=5.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小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画图解题法

学生解答应用题,要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结构脉络,这样才可以确定算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解答具备两三步以上的应用题,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利用图示可以更好的解答应用题,小学生在解析应用题的过程中,要掌握画图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应用题当中的关键词,确定画图思路,利用图形表格分析应用题当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解题,并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某农场养了12只白鸽子,7只黑鸽子。那么农场当中白鸽子要比黑鸽子多多少呢?为了掌握题目思路,可以利用圆圈表达鸽子,让学生通过画图表达出这道应用题,最后算出正确的结果。小学生阶段的应用题利用画图解题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帮助学生获得答案。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我们可以明确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当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给予更多的指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7) :84.

[2]姚金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关注重点[J].科教文汇,2011,(06) :114.

[3]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 :33.

[4]邓晶晶.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探讨[J].读与写,2017,(05) :210.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