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2-10贾忠楠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字课文作文

◆贾忠楠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文化小学)

小学生作文的启蒙开始在小学低年级或者更早期,形式主要以说话和写话为主。但是很多家长,老师都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才关注作文的,忽略了作文能力的早期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说,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非常重要,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是作文的雏形,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们更多的关注。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策略,分享给大家。

一、制造语言时机,让学生有说的机会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语言逻辑性强,这样的学生往往日后的作文能力也很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说,愿意表达,喜欢在交流中把事物描述的形象生动。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只是缺少表达的时机和表达之后的成就感。我们要为更多的学生营造这种自由的语言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二、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表达

有些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表达练习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依附语言环境,让说的练习更有指向性。不必进行单独的练习,沿着课程的走向,边理解边表达。比如,在一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会要求学生创编故事。这种创编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这种练习既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又给了他们合理的范围,让他们有话可说。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要求学生把所想记录下来,作为一次小的练笔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在课程的行进中随机开展的。但是有些表达活动不适合在课堂中与课文教学同步展开,像一些与课文主题相距甚远的话题,可以利用其他时间来独立完成。

三、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好说的尺度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会发现,对于孩子表达方面的学习,主要以说为主,而且要求的字数都不多。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由于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词汇量也不大,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记录下来。所以对他们的说话练习要把握好难易的尺度。我们要深入了解教学大纲对学生语文发展水平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说话练习的比重。比如说一年级的说话练习只局限于说一两句话,二年级从一句两句话向一段话过渡,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酌情增减,循序渐进,从以说话为主的训练逐步过渡到写话。

四、复述故事,让学生积累说话的素材

阅读在学生的说话练习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阅读量大的学生,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相对好一些,而且他的语言逻辑性、词语的使用、内容的丰富性,都会比一般的孩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累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有类似这样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来复述故事。这是对学生词语积累和运用能力的一种很有效的培养方式。学生通过读,记,背,将好的句段内化,形成自己的素材。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记忆能力,不应布置篇幅过长或者难于理解的故事让学生复述。要从兴趣入手,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让学生尝试复述。复出之后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

五、图文并茂,让说话写话练习更具有趣味性

在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的是先看图,后说话,就是根据老师,或者书中提供的图片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虽然这种形式是生动的,但是在这种练习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这个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表达的方向和意愿。最近,我发现了一种更自由,更主观,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方式——图文并茂。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就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的同桌儿在一次听写中写了错别字,把鸭梨写成了鸡梨。他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的文字表达很简单,只是简要的介绍了事情的主要情况。在文字的下面他配了一副图,图片中两个孩子每人桌子上放了一张卷子,一张卷子上打了100分,而另一张卷子上就出现了上文中提到的错别字。两个孩子对视着笑得十分灿烂。这张记录单,十分打动我。不单是文字,也不单是图片,是文字和图片的交互作用。孩子所表达出来的天真的性情是单纯的文字记录和绘画难以实现的。我们要让学生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真正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方式或许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同样也是最有效的。

一个亲切和蔼的老师学生会主动找他搭话。而一个一天总是板着脸,严肃,冷漠的老师学生怎么会向他敞开心扉?要爱孩子,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变要说为乐说;变迎合说为主动说;变按要求说为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教师要从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起,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也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猜你喜欢

文字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背课文的小偷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背课文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