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改革思路的研究

2018-02-10李晓玉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化探究性美术

◆李晓玉

(吉林省洮南市福顺中心小学)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综合性学习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为了能够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及素质,中央制定了《基础教育歌城改革纲要》当中明确规定:改革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小学基础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为了能够顺应形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在课型的综合中开展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我国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了划分,其中包括了造型和表现、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以及设计和应用这四大学习领域。并且明确表示这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每一个领域都具备其特有的侧重点,不同的领域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而言,应该把课型淡化,让学生能够在观赏、尝试以及游戏当中进行学习。

1.造型和表现与设计和应用之间的渗透和综合

造型和表现主要突出的特点是自我表现和大胆创造,而设计和应用主要表现的是形成创意,注重功能和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两个学习领域都离不开创造,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当中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眼前所见和产生的感想,通过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设计,并且能够在有目的的设计和装饰之时融入自身的思维和感受。

2.欣赏内化和外化创造相互渗透和综合

很多时候,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欣赏评述以及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来进行,学生在学习外化表现以及设计之时,需要大量的素材资料和自身的内在表现进行整合。在很多外化美术创作的活动过程当中,只是根据教材当中的几幅范画,无法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需要美术教师能够在学生进行外化创造之前能够将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程度能够让学生对自然进行赏析,并且为美术创造积累一定的素材。美术学习没有较强的逻辑性,很多情况下,美术课的教学只是一个课时一个内容,很多时候,综合的美术教学会受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1.结合传统文化

美术学习不能只是依靠单纯的技能训练,更应当重视对于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应当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创造,教师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不同时代国内外的文化进行学习。比如在每年的元宵节之时,很多地方的习俗都是舞龙灯,发放烟花等,是我国的一个重大的节日。在元宵节到来之时,应当以此为主题,让学生对节日的来源进行了解,以及各个习俗的由来和传说,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之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构思,结合自身的想象进行花灯的制作。在元宵节当天进行展出。

2.结合环保和社区建设进行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在进行小学美术及综合性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将媒体材料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创意和设计,以此来美化生活,从而能够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设计意识。让学生对人类生存和家乡的环境与美术相结合,从而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之后让学生进行美术设计。最后对优秀作品进行筛选和展出,让学生家长及其他的相关人员进行评估。

三、结束语

经过前文对于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改革思路的相关描述,可以了解当前美术教学活动应当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形式进行结合,从能能够使得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工作能够具有充分的活力,并且对当前新的美术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重视程度。尽可能的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得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当中,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综合的宗旨,从而使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模式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方法初探[J].神州,2013,(07) :102.

[2]郭俊霞.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 :218.

[3]张腾飞.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改革思路[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70-72.

猜你喜欢

外化探究性美术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语外化现象探微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河南新乡推进“德润新乡”建设工作的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