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导向

2018-02-10韩祥伟

职业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协同师生主体

韩祥伟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0 引言

90后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追求平等、爱好自由的新时代特征,这就要求带有明显“思想教育”特征的思政课学科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摆脱“灌输教育”的嫌疑,吸引学生,顺利实现思政课的“教学影响”。“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主体的和谐交往,师生自由平等的良性互动,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能促进师生协同发展。

1 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核心理念

1.1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是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双方以共同的文本为中介,以对话交往为线索,以开放式的空间为主体场域,以师生协同发展理念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结构、程序与策略的典型范式。

1.2 核心理念——师生协同发展

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主体的对话——交往——沟通,实现师生双主体的协同发展。教师通过别具一格的的教学方式、超凡脱俗的个人魅力将学生牢牢吸引到课堂“对话——交往”营造的开放式教学空间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发展;90后学生多元化的思想、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场域下与教师对话交往中也可以启发老师,带给老师以新鲜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中,抛却以往思政课老套的说教与灌输,充满对话互动和思想碰撞的开放式教学空间中,学生的求知欲会无限放大,学生敏而好学的这种状态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师如果再像以前照本宣科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学生强大的学习需求下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识渊博,语言幽默风趣,轻松应对学生各种刁钻古怪问题,轻松化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意外状况。这种实现专业发展,具有独特教学艺术的教师是学生尊重并渴求的教师,是学生喜欢并爱戴的教师,学生的爱戴与尊敬让教师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加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从而“成就”教师。

学生职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自身德性与德行的完善,吸引学生“听其言、信其行”;从而帮助大学生奠定良好职业能力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信仰、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人文素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指向特定岗位要求的,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职业能力的基础恰好是思政课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良好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

2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定向预设——交往准备阶段:定向预设是“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中,师生双方要提前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所凭借的“对话”文本进行预设;“对话”文本的主题是定向的,防止出现漫无边际的交往教学。交往准备是指双主体为进入开放式空间的主体场域展开对话交往而进行知识、心理、物质三个层面的准备。

文本对话与主体互动阶段:对话——交往是整个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师生的共同创造,协同发展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双主体在开放式教学空间的主体场域中,围绕定向预设的对话文本而进行的对话——交往。首先,课堂教学的主体场域是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打破传统秧田型的课堂教学空间,采用马蹄形或者半圆型的开放式空间,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更加近距离、更加顺畅。其次,师生的对话与交往在一种气氛较为宽松、思想极为活跃的环境中,更能够碰撞思想火花,激发积极“外力”,实现师生协同发展。

交往反思与主体提升阶段:反思、提升阶段是师生双主体对对话——交往的系统反思,反思的目的是师生主体将自己自觉地将主体交往现状与期望目标进行对照,肯定自我优势、弥补自我不足的过程,从而实现预设目标,达到师生协同发展。

3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从教师主体方面探究教师“教学力”(包括教学吸引力和教学影响力)的提高策略

“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包括按照师生协同发展的理念解析思政课教学目标;根据解析后思政课教学目标开发“双主体——交往式”教学资源;选择“双主体——交往式”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设计“交往式”教学空间组织形式等。

“教学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包括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交往”关系;对思政课的知识脉络和能力实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情境化”实施;灵活处理“双主体——交往式”教学的各个对话环节,防止出现教学意外;探讨“交往式”教学课堂的提问策略和练习策略,提升思政教学的综合效果等。

3.2 从学生主体方面探究学生“学习力”形成及职业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学生“学习力”形成策略包括:学生主体思政课“交往”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学生主体原有良好学习经验、学习能力的迁移策略;学生主体原有思想道德修养及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策略等。

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发展策略:通过各种师生交往方式,使学生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习惯,从而为其奠定良好的职业交往能力;利用重构之后的教学内容为交往中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实践能力,从而养成其进入职场后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

4.1 超越“主——客”关系模式而进入“主——主”关系模式

“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分别为“教”“学”主体,是相对独立、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互相统一的过程;两个主体互为前提而存在、交流互动而发展,师生主体在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通过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通过“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搭建师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建立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双向影响、教学相长。

4.2 实现师生协同发展——师生职业能力协同发展和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理解合作、共生共存中发展,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体验和共鸣。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讲授与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学相长、和谐统一的良性动态过程,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并通过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促进师生双方共同提高、协同发展的过程。

5 结语

思政学科课程评价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价值判断及个人是非观层面,因此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区别于以往各种量化的指标。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使其适应思政教学模式并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教学活力将是“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郁群.交往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 华中师范大学,2004.

[2]李成群. 试论英语交往教学[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0.

[3]阳华.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教学要素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4(06).

[4]齐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3).

猜你喜欢

协同师生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