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以《解放日报》为例
2018-02-10廖向东吴月芽
廖向东, 吴月芽
(浙江师范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金华 32100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及其创新成果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使之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成为他们改变本阶级乃至全人类命运的思想武器。
在建国前的革命岁月里,中共为宣传革命,创办了许多革命媒体,如《向导》周报、《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等。这些革命媒体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而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影响最大者当数1941年5月于延安创刊的《解放日报》,它是一张完全的战斗的党中央机关报,既体现了党报必备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又具有普通报纸的生动活泼性,是一张深受全党和广大群众喜爱的报纸,为党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重要经验。
本文以《解放日报》为例,探讨革命媒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解放日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阶段党的中心任务不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也相应发生变化。
延安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进行全民抗战,以及为统一全党思想而开展整风运动。《解放日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就围绕党的这一中心任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1.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前夕,中共中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当时国内、国际各种矛盾进行分析,抓住中日民族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伟大成果之一。
《解放日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即在机关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约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约占三分之一。“三三制”的实行,对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日报》对“三三制”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先后发表社论《充实县级三三制》《实行三三制——贯彻党的领导》以及谢觉哉的《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对“三三制”的原则、作用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解放日报》为宣传团结抗战的方针,经常结合时局发表铿锵有力的社论,如在抗战爆发五周年纪念日前夕,发表社论《迎接“七·七”》,号召国共合作,“团结杀敌”,“团结的精神”是“新的民族的长城”。[1]1943年5月15日,第三国际解散,国民党顽固派借机大造反共舆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解放日报》予以有力反击,发表了题为《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的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倒退的行径,警告如果内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必然坐收渔利”,中华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2]
为维护来之不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日报》在进行军事报道时,很有大局观,不局限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果,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绩也作了客观报道,尤其注重报道抗日根据地军民与国军协同作战的事迹,如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就对芜湖新四军战士奋不顾身营救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的英勇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
中共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团结了国内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还凝聚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以陈嘉庚为首的海外各界华侨纷纷出人出钱出物,为祖国的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解放日报》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爱国华侨的捐款数额,许多华侨放弃学业,辞掉工作,回国为抗战出力甚至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等,激励了国人的抗战热情,坚定了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2.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军事实践
无论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还是苏联的卫国战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军事实践,《解放日报》对这类马克思主义实践资讯进行了全面、深入、持续的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具体化。
《解放日报》的军事报道始终贯彻中共的全面抗战、持久战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战争。如1942年5月14日,日伪军突袭兴县城,八路军358旅716团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军包围于田家会地区,经过一番激战,一举歼灭敌军,并缴获大量战利品,史称“田家会大捷”。《解放日报》对这场胜战,采取集中、连续报道的方式,先后发表了十几篇通讯、评论,既鼓舞了士气,又推广了战斗经验。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解放日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尤其是同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苏联卫国战争,也进行了大量报道。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光是1942年8月一个月,《解放日报》就刊发了45篇通讯,对苏联红军的战略战术、英勇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1942年10月12日,正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解放日报》刊发了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社论,对二战局势的发展作了准确预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但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甚至是“人民历史的转折点”。[3]社论发表后,解放区军民争相传阅,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心。
3.配合和宣传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在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但尚未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算这种错误,党内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错误思想依然严重,给党的各项工作造成诸多困难。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统一思想认识,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在此情势下,整风运动应运而生。《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党的喉舌,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积极宣传并阐释整风运动的方针政策。《解放日报》除了刊发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诸多文件和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关于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章,如《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论党内斗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还刊登大量阐明整风运动意义的社论,如《教条和裤子》《整顿三风中的两条战线斗争》《宣布党八股的死刑》《讨论整顿三风的具体化》等,以引导整风运动顺利开展。
(2)推出配合整风运动的专栏、专刊。为紧密配合整风运动,《解放日报》设置了专栏——“党的生活”,专栏刊载了大量以真实调查材料为依据、反映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来稿,如《县区领导上的几个问题》《三风不正的一些事实》《党员工作中的不安心现象》等,从现实生活角度说明整风运动的必要性。
除了专栏,《解放日报》还出版了《学习》专刊,专刊除了大量刊登理论文章,还刊登了很多反映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学习心得的文章,以“质疑和解答”方式对读者进行思想解惑的文章,等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指导。
(3)对整风运动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连续、深入、集中的报道。1943年1月31日,《解放日报》以巨大篇幅对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进行了深入报道,包括大会各阶段内容、中央领导的与会情况等。接下来的时间,对边区各级党委贯彻大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持续报道,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将陕甘宁边区的整风运动推向深入。
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解放日报》在推动整风运动深入开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大众化。
(二)打造一支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载体,起着桥梁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紧紧结合在一起。
延安时期,中共依托《解放日报》这个平台,打造了一支包括党和军队领导人、党的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普通群众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核心人物,率先垂范,为《解放日报》撰写了大量掷地有声的雄文。据统计,在延安期间,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日报》发表了40篇文章,其中耳熟能详的有:《反对党八股》《反对自由主义》《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等等。这些文章批判了党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反对党八股、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这些文章一经《解放日报》刊出,便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不但自己以身作则为《解放日报》大量撰稿,还动员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军队领导人为《解放日报》撰稿。刘少奇先后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论党内斗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文章,这些文章指出:共产党员既要熟读马列主义著作,又要研究中国活生生的现实,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4]做马列主义创始人的好学生。
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先后发表了《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我们有办法坚持到胜利》《革命军队的纪律》等文章,对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作了全面总结,堪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党和军队领导人为《解放日报》撰写的稿件涵盖党的建设、理论学习、部队建设、文艺创作、精兵简政、边区生产等各个方面。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贯彻到党和边区政府的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指导人民群众的实际工作,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在各领域的实现。
在中共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党的理论工作者也功不可没。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同志,在延安期间,为《解放日报》撰写了大量社论,如《宣传唯物论》《整顿三风必须正确进行》《报纸和新的文风》《教条和裤子》《整顿三风中的两条战线斗争》,等等。这些社论向读者揭示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危害性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清除党内错误思想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他如张如心、艾思奇、罗迈、王子野、黎平、凯丰、童大林等党的理论工作者也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章。他们的研究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论上扫清了障碍,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也纷纷拿起笔,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中。他们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日、大生产运动、移风易俗的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荷花淀——白洋淀纪事》,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王大化、李波等的《兄妹开荒》,等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一经刊发,便在人民群众中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文艺工作者们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收到了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解放日报》非常重视自身队伍的建设。为了增强自身战斗力,提升编委会成员、记者的政策水平,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水平,编委会采取以下措施:
1.编委会各成员主动联系党、政、军各部门。博古参加政治局会议,陆定一联系军事部门,余光生联系经济部门,丁浩川联系西北局,吴敏联系边区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的最新方针政策。
2.号召记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要做新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而不是旁观者。《解放日报》记者下基层采访,经常吃住在农民家里,给农民挑水、打扫院子,和农民一起生活,一起生产劳动,一起进行减租减息的斗争。如记者田方,长期驻扎郝家村进行蹲点采访,发掘了劳动模范刘玉厚的先进事迹,写下了《刘玉厚的光辉》《劳动人民的旗帜》等优秀通讯,引起很大反响。记者莫艾长期深入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总结了南区合作社的先进经验,还发现了劳动英雄吴满有,毛泽东高度赞扬了他深入实际的好作风。《解放日报》记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作风不但使他们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还提升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3.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通讯员是报纸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专职记者的有利补充,《解放日报》建设了一支庞大的通讯员队伍,他们当中有的是边区政府的基层干部,有的是军队、工厂、剧团的工作人员,有的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来自基层,接地气,了解民间疾苦,能够及时地把群众的各种诉求写成稿件反映给报社,也能把《解放日报》刊登的党的政策及时传递给基层群众,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由于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文盲率非常高,高达90%以上,绝大多数农民没有阅读报纸的能力。《解放日报》的通讯员们在各地组建了大量的大众读报组,开展集体读报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加,弥补了边区农民文盲率高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放日报》把普通群众也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中。《解放日报》在其“代论”(代社论)《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中,号召广大群众破除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写文章的陈规,拿起笔来,给报纸投稿。[5]还设置了《大众习作》专栏,向群众传授写作技巧、新闻学基本知识等。把普通群众吸纳进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不但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的规模,还拉近了报纸和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
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和国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再加上其艰深的理论、晦涩的术语,普通百姓在接受上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再采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初期对知识精英所使用的那种理论灌输模式,而是要采取和时代、国情相适应、普通百姓乐于接受的传播形式。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面对当时边区百姓普遍文化不高,甚至存在大量文盲的情况,采取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
1.语言通俗化
《解放日报》运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的语言,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如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把“精兵简政”比喻为“褪去冬衣,穿起夏装”,又把八路军比喻为孙悟空,面对日本妖精,必须把自己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更加扎实些”。[6]又如社论《教条和裤子》,把教条主义比作“尾巴”,要割尾巴必须先脱裤子,即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7]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2.运用多种艺术形式
相比文字,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更利于在文化不高的边区百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放日报》副刊经常刊登各种连词带谱的“适合工、农、兵、学的群众歌曲”,[8]如反映边区巨变的《盐场谣》,反封建迷信的《不求神靠自己》、号召群众学文化的《学文化歌》、批评国民党倒退政策的《抗战要胜利》,等等。歌词用的是老百姓的口语,曲谱用的是民间小调的旋律。欢快的歌曲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播洒进边区百姓的心中。
《解放日报》副刊还通过木刻、版画、漫画等美术作品,再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斗争、生产运动和社会变革等,如著名画家古元创作的讴歌359旅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的版画《南泥湾驻军秋收图》、宣传婚姻自主的木刻《马锡五调解婚姻纠纷》等,都是思想性、艺术性极高的作品。
3.利用最新通讯技术
抗战时期的延安,在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双重封锁下,经济困难,条件落后。尽管如此,中共还是竭尽所能地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来传播马克思主义。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立,中央要求各地“应不惜代价”购置收音机,“接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9]凡《解放日报》上的重要文章,都经由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借助无线电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性,《解放日报》将大量马克思主义资讯及时地传遍解放区的每个角落,还穿越广袤的空间和国民党的政治封锁,传遍全中国。
二、《解放日报》经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党的中心任务也发生改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也应相应发生变化,否则,不但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健康发展,反而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沼,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里,中国在这方面走了很多弯路,遭受重大挫折,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
1976年,“文革”结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但以“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0]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思想牢牢束缚住了全国人民的手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敏锐地意识到此时党的中心任务是解放思想,于是,围绕解放思想这一党的中心任务,一场旨在还原马克思主义真面目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1978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刊发了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11]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一经刊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在全党、全国引发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和争议,面对“两个凡是”坚持者的纷纷责难,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2]对真理标准大讨论予以强有力的支持。
随后,包括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领导同志在内的广大党内外人士,纷纷在中央和地方各报刊上撰文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将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断推向高潮。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教会了人们怎样甄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马克思主义,从而破除了“两个凡是”等教条主义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在大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带领下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应“接地气”、多元化
党的工作路线是一切依靠群众,宣传工作也不例外,如果仅仅依靠党员干部,势必孤木难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异常复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沉渣泛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这支队伍应接地气、多元化,将党的宣传工作者、科研人员、文艺工作者、高校教师、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从业者、群众宣传工作者等各阶层人士都囊括在内。理论宣传工作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老百姓所需、真心为老百姓发声。要在物质上、精神上大力嘉奖优秀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认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往往坐冷板凳,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反马克思主义的则往往混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这个问题在科研机构、高校和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等)那里尤为突出。必须从政策法规、奖惩体系、舆论导向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奖励,让反马克思主义的成为过街老鼠。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立场问题。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能只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置国家、民族的前途于不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者要深入群众火热的生活、斗争实践。实践是熔炉,也是学校。理论宣传工作者理顺千头万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恰当方式问题,发掘研究课题、获取研究灵感的问题,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途径必须是实践、只能是实践。要鼓励理论宣传工作者采取春风化雨般的宣讲方式,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面对不同的对象群体,要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还包括群众宣传工作者。群众宣传工作者是指热心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的基层模范人物。模范人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与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体,他们是群众的领头羊、带头雁,在群众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如北京燕山石化普通女工许淑云,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创立了气压机优化运行操作法,每年可节省蒸汽3.2万吨。许淑云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在群众中宣传共产党员先进性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又如北京市延庆县前庙村农民韩书琴,她在党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结合本村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带动全村140户农民种植绿色有机葡萄,产品远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和全体村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她,还自创歌曲《前庙葡萄丰收了》等,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宣传党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应当多发现、培养、推广这样的典型,他们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应与时代、社会相适应
俗话说得好,“看菜下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解放日报》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应与时代、社会相适应,并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 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网络时代。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为8.0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57.7%。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而不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巨变,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给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实时性、互动性、多媒体等优势,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1.网络媒介兼具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多元立体、虚拟视觉等多媒体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这些多媒体手段将抽象艰深、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成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事与理、理与情、形与声有机融合的多媒体形式,寓教于乐,使受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熏陶。
2.网络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网民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发表评论,进行信息反馈。党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的这一便利及时掌握大众的思想动态,以便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大众参与度高的优势,建设马克思主义网站,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能大大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四川大学的“追求网”、南开大学的“觉悟网”、中南大学的“升华网”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尽量利用其积极方面,防范其消极方面,以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