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冲绳民谣对“新民谣”的影响
——以 《安里屋小调》为例

2018-02-10龙泓伊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里屋民谣冲绳

龙泓伊

以《安里屋小调》为代表的“新民谣”是十九世纪日本音乐史中一种重要且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而冲绳民间传统民谣对“新民谣”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冲绳民谣的代表作品《安里屋协作谣》作为《安里屋小调》的前身,在通往“新民谣”的发展历程中,其本身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在继承和发展中对其他作品具有表率作用。[1]与此同时,《安里屋小调》在当今的日本“新民谣”热潮中也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和标杆作用。

一、早期冲绳民谣与 《安里屋小调》

《安里屋小调》最初以《安里屋协作谣》这一版本在冲绳民谣和三味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着它的内涵。

(一)从冲绳民谣的历史背景看《安里屋小调》

日本冲绳县昔日又称为“琉球王国”,位于日本东南部海域,地理位置处于日本九州岛和中国台湾之间。冲绳文化在音乐方面渗透着多种音乐风格。传统冲绳民谣作为一种原生音乐,如轻柔的海浪,如劲吹的海风,在伴着具有传统气息的三味线和号子般的“ayiyasasa”声中产生。冲绳音乐比照地理分区,分为冲绳本岛、宫古地区、八重山地区、奄美岛地区四大音乐文化区,其中八重山地区被称为“民谣的宝库”。《安里屋协作谣》作为《安里屋小调》的前身,就是八重山竹富岛地区由真实故事所改编的古谣。[2]

这一种传统民谣其主要称为“岛呗”[3],最初与萨摩人的原始信仰有关,早期作为其献给蛇神的祭歌所用。传到冲绳以后,起初作为服务于王公贵族的古典乐①实则是琉球王朝以来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作:「(邦乐)ほうがく」,或是 「纯邦乐」、「雅乐 (うたまひ)」。主要包含以下四种:祭礼歌舞 (国风歌舞),由中国、朝鲜、东南亚诸国传来的各式宫廷音乐 (雅乐),佛教等宗教歌曲 (声明、和赞等),民间流传已久的各式民谣 (歌谣曲)。或是国王招待宾客的礼仪乐,专由美男子演奏[4]。后随社会发展传到坊间,产生了反映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音乐,《安里屋协作谣》就是这样一首反映当时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后由“冲绳之父”宫良长包和星克两人改编和传播,才有了今天“新民谣”中的《安里屋小调》。以其为代表的传统冲绳民谣在本土音乐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日本本土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冲绳“新民谣”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从古至今,与时俱进并历久弥新的冲绳民谣,在多种风格与版本下忠实地记录了冲绳数百年来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变迁。

(二)从代表乐器三味线看《安里屋小调》

三味线作为日本传统和乐器的代表之一,也是传统冲绳民谣的代表主奏乐器。其来源于我国的传统乐器三弦[5],于15世纪左右日本室町时代①室町时代 (むろまちじだい1336—1573),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由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开始,结束于1573年织田信长废除将军足利义昭。两个朝廷对立的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392年,最后被北朝统一。应仁之乱开始日本进入了举国混战的战国时代。虽然战乱持续,但内外通商繁盛,农业、工业技术也有所提高。末从中国传入冲绳而产生了琉球群岛三味线[6]。琉球群岛三味线是专属于其特有的拨弦乐器,由木头制作并雕刻的琴头、琴颈以及蒙上猫皮或狗皮成为音箱的琴身三部分构成。以丝弦或尼龙制成的琴杆缠弦的地方名为“天神”,共计三根,从细到粗分别为第一、二、三弦。和大多数用手指直接拨奏的拨弦乐器不同,三味线的演奏需要一种特制的呈银杏叶形状的由塑料或象牙制成的拨子。三味线称为“三线”(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音色圆润,声色清幽而纯净、质朴而悠扬,广泛流行于冲绳诸岛。其形制与中国本土的大、小三弦极为相似,但琴身比日本本土的三味线小。冲绳三味线在当地人的心里拥有着至高的地位,至今冲绳人都视三味线为传家宝。一把世代相传的三味线,成为凝结着家族几代人的生活记忆。

《安里屋小调》中的三味线更是将悠远轻快之感跃然纸上,从最起初名为《安里屋协作谣》和《安里屋ユンタ》的三味线独奏,以清一色古典音乐风格和传统民谣风格演绎。器乐编制基础是三味线加独唱的人声,以特制的拨子拨弹,有时伴有冲绳特有的民间舞蹈进行表演。在三味线音色的衬托下,该曲音色更加圆润而悠远,其感染力古老而深沉。有的版本还加上男女对唱或是配上海浪声的伴奏,更是将三味线的音色和整体的音乐美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新民谣”与 《安里屋小调》

纵观“新民谣”的产生与发展,《安里屋小调》作为“新民谣”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版本和不同形式。这些各异的版本、形式拥有不同点和相似点,通过对它们的探究可以对“安里屋系列”的音乐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一)“新民谣”的发展

“新民谣”一词作为近现代以来冲绳及日本本土地区不同形式与不同风格民谣的概称,最初产生于二战末期。1945年3月,美军将日在琉球王城首城指挥部夷为平地。之后长达27年的时间里,冲绳被美国划为其军事基地,在岛中建立“美国村”。直到1972年重新交回于日本,冲绳在坎坷的境遇下带来了文化上的混血、音乐上的多元——带来了冲绳民谣的复兴,“新民谣”的出现蓄势待发。冲绳人也在其中寻找到民族认同感并开始主动学习三味线,用方言演唱作品,逐渐开始将这种传统音乐形式改编以及外传。

早在1927年,传统冲绳民谣在革新问题上已有预兆:曼陀林、小提琴等外来乐器被应用于民谣伴奏中,年轻歌手的大量加入,为战后冲绳民谣革新[7]的第一个黄金期打下坚实基础。随后,最著名的代表便是冲绳籍歌手喜纳昌吉,其年少时处在战后冲绳民谣的第一个黄金期。昌吉的《屋嘉之歌》将一首创作于屋嘉的俘虏收容所的古谣填上新词,开启了“新民谣”时代。其主张“用乐器代替武器”,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反战民谣歌手,是冲绳民谣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后在1965年开始的第二个民谣黄金期里,昌吉显示出极强的开创性——将冲绳民谣“插电演出”。越战爆发后,美军入境带来了西方流行乐。许多知名摇滚乐团为了慰问军队来到冲绳进行演出,本土艺人再一次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在1996年举办的“吟诗节”活动上,昌吉再次用冲绳民谣的魅力吸引了2.5万名观众,开始以日本官话来代替方言演出。直至今日,更多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新民谣”的发展更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安里屋小调》早期形式与发展

传统冲绳民谣与日本北部群岛——北海道地区的音乐的最大不同在于拥有独特的音阶:由do,mi,fa,so,si组成的独特的冲绳五声音阶(又称琉球音阶)。《安里屋小调》从古至今的变迁中始终采用这种五声传统调式,但在内容、形式、记谱上又各有不同。

《安里屋协作谣》[8]是最原始的版本,是16世纪作为古谣的一种民谣形式。“协作谣”又称“劳动歌”,以号子般的语气词“ayiyasasa”为协作,唱词内容多为田间协作的愉快心情,为一种和着固定节拍齐唱的清唱形式。此时宫廷礼乐与能乐传到坊间,形成了人们田间劳作时的集体创作合集,后固定成为一种风格。口传心授为其主要传播途径,所以并没有谱例流传下来。其至今流传在八重山地区民谣酒场这一特殊场所中,由一些老艺人以口传心授形式将其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和旅游资源流传下来。《安里屋节》[9]是第二种据史考证至今400余年的版本,是由当时从中国传入的三弦改制形成的三味线音乐。18世纪乐谱传入,最初的乐谱只有以三味线作为演奏乐器的“歌三线”①指完全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或三味线独奏曲。。其内容从《安里屋协作谣》的劳动歌曲转变为歌颂美人クヤマ向往自由爱情生活,反对荒唐时政的故事,以男女角色为出发点进行写景,将抒情与记事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此歌活跃在民间文人雅士的活动中,歌词辞藻文墨气息较重,曲调柔美易懂兼具,可翻译成五言诗:

君为野蔷薇,开在田野间。日幕人将归,执手在路边。

风言风语中,亦喜复亦羞。百合自清香,望君莫回首。

十六圆月夜,稻田去剪草。你我成双影,无人来相扰。

窄袖藏青衫,纤手为君织。晚风吹罗带,束我身上衣。

冲绳好地方,请来看一看。春夏复秋冬,绿海映蓝天。

其最初只由三味线主奏,以太鼓和铜锣和之。演唱形式有合唱、独唱并加以三味线伴奏,整体呈现为一种自娱自乐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音乐形式。这一版本一直以抒情悠扬著称,直至“新民谣”到来之前,形式和内容都一直保持原样。

现今的《安里屋小调》俗称《新安里屋协作谣》,最早出现在1921年八重山民谣的改编活动中,“冲绳之父”宫良长包和星克两人②前 者作为冲绳地区一师范学院的教师为《安里屋小调》重新作曲,后者作为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用日本标准语作词。[10]记下谱曲将其改编和传播。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③以 八重山地区普及日本官话 (日本标准语)为契机,并为了向日本本土推进冲绳-八重山地区音乐文化和推动唱片销售量,在接受了西方多元的音乐文化后,取代了旧的民谣形式的“新民谣”正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的《安里屋节》也经过曲谱改编,在其歌词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融合西洋配器法后,以新的姿态《安里屋小调》面世。其以五线谱与工工四④这是一种类似于我国唐代工尺谱的工工四谱:以“四、五、六、工、八、(环形符号)”五个汉字作为音节,加上表示名词的片假名进行标注,总体呈传统日式书信格式,从右到左以竖形排列。并用模式进行传播,适合于各阶层的新老艺人演出。该曲的配器也由单一的三味线主奏加和乐器伴奏的传统形式加入钢琴主奏的西洋演奏法,或直接使用电子合成器等新音乐形式编制。如被誉为“日本音乐界的国宝”的夏川里美演唱的《安里屋小调》就是当今最著名的版本之一,这一版本沿用了传统的号子般的语气词“ayiyasasa”,唱出的是那一股浓浓的从冲绳远古传来的海岛风。

三、日本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 《安里屋小调》

日本大和民族拥有着灿烂的传统音乐文化。传统冲绳民谣作为这一灿烂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明珠,在其时代性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安里屋小调》也是如此。

(一)《安里屋小调》之思想感情的继承性

在最古老的《安里屋协作谣》中,透出的是对田园协同劳动生活的赞美,单一的生活下透出一丝质朴之感——呈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11]尚敬王时代的《安里屋节》由于歌词内容的改变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安里屋”的魅力不减反增。因为这一种朴质生活中的真实灵魂并没有改变,《安里屋节》中的美人反对暴政和封建家长制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新民谣”中的《安里屋小调》,无论是夏川里美“岛呗风”的版本还是东京佼成乐团“军乐齐响”的版本、坂本龙一加上口哨声、电子音乐效果等的版本中都展现出曾经的《安里屋协作谣》《安里屋节》《安里屋咏叹》各个时代下不同版本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同出一辙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将思想感情进一步升华,实则是文化认同性的一种继承。从对传统的冲绳民谣的认同再到对当今的“新民谣”的认同无不体现了日本和乐从无到有、从地区到世界的强大的传播力和生命力。文化传承的魅力又实则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具体表现,《安里屋小调》发展至今倡导的“返璞归真”思想也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二)《安里屋小调》之民族性与时代性

冲绳民谣作为日本和乐的一个缩影,是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具有强大的时代性特征,是伴着上一代人长大的童谣,更是现代人想体验海岛风情的听觉上的媒介之一。日本人民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下需要像冲绳民谣这样洋溢着自由闲适、返璞归真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像《安里屋协作谣》这一类的传统冲绳民谣历久弥新、保持长青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特殊的民族性造就了冲绳民谣经久不衰的原因,冲绳民谣独特的大和民族风情也造就了日本国民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性,这样的“古为今用”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上值得借鉴的经验之一。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需要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的,日本音乐文化在亚洲音乐文化地位居前离不开日本国民对其传统文化和新音乐文化的拥护,这一点也值得我国学习。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冲绳民谣为代表的传统音乐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让日本传统音乐向“新音乐”的发展越来越紧跟时代的脚步。以《安里屋小调》为缩影的“新民谣”对于传统冲绳民谣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吸取也会不断以新的形式和风格展现,展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四、结 语

日本冲绳民谣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对《安里屋小调》为代表的“新民谣”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透过《安里屋协作谣》《安里屋节》《安里屋咏叹》等多个版本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传统冲绳民谣在通往“新民谣”道路上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通过对《安里屋小调》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种音乐流变现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直接音乐性的继承与发展和其他的艺术影响两大方面,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音乐要素展现出来。总的来说,以《安里屋小调》及其早期形态流变的各类版本为例,对日本冲绳民谣进行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研究,这种“古为今用”的音乐传承方式值得借鉴,也为日本传统音乐传承及相关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里屋民谣冲绳
冲绳之旅
交谈
十唱共产党
"里屋"和“屋里”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冲绳“复归”45年后,日本民意仍撕裂
不忍心看
冲绳抗议
拥军民谣
城市民谣(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