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抓手,读出高阶思维新视域
2018-02-10蔡丽金
蔡丽金
(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版新教材中特设的栏目,该栏目的编排意图就是为了激发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桥梁,将阅读变成一项全民活动,将阅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众所周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而有效的阅读必定能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那么,“和大人一起读”,到底要怎样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和大人一起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重视程度不足,再加上陪读也无方,因此如果将“和大人一起读”的“重担”直接推给家长恐怕收效甚微,于是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审时度势,引领课题组成员们采用教师主导、家长主陪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力推动学生有思考地朗读,不断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延展出“和大人一起读”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推陈出新,读出思考力
思考力是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围绕目标形成思路,将思考活动集中在特定问题上并把握其关键。实验表明,“和大人一起读”中,只要教师善于设计核心问题,并适当追问,就能不断推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1]
1.切磋研讨,辨明角色,优化新形象。“和大人一起读”中,有许多故事刻画了丰富的角色形象。要想读好故事,辨明角色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的角色要用不同的声音来朗读,学生大多一点即通。简而言之,聚焦角色,既要读出性别分清男女,又要读出年龄分清老少。[2]然而,角色并非都是显性的,有些角色形象模糊不清,如果不加推敲,随便安个角色,也能读得有声有色,但是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于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拨开云雾、细细推敲,将角色形象美美地呈现出来。其一,对于模糊角色,联系生活自然分明。例如,《猴子捞月亮》这篇课文,学生都知道小猴子要用小孩子的声音来读,大猴子要用大人的声音来读,老猴子要用老人的声音来读。那么,附近的猴子该用什么声音来读呢?有的说是大人的声音,有的说也可能有老人的声音呀,还有的说或许还有小孩的声音呢!老师适时发话:“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最后达成一致,大人、老人、小孩多种声音一起读。其二,对于隐性角色,结合文字辨析推理。例如,《小松鼠找花生》。如果单看插图,我们很容易把小松鼠当成女生,但是从文字中“小松鼠很高兴,他想”中的“他”字,我们就可知小松鼠是个小男孩。于是,问题就可以这样设计:请把文中的“他”圈出来,想想“他”指的是谁?而“鼹鼠”这个角色更加隐蔽,如果不假思索好像男女老少皆可,但细细推敲一番,鼹鼠懂得的东西比松鼠多,而且“鼹鼠”这个词的前面没有“小”字,可见鼹鼠应该是大人。此外,为了角色形象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将鼹鼠当成是女性的大人,那么鼹鼠就可以是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或温柔可人的阿姨。如此辨明角色,朗读起来自是活灵活现!
2.科学链接,凸显情节,拓展新知识。“和大人一起读”中,有许多故事情节非常生动而又富有哲理,如能加以剖析,必解其中奥秘。其一,图文结合,了解生活常识。例如,《小松鼠找花生》。到了文末,小松鼠质疑:“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根据文中插图,一目了然,马上解决疑问,原来花生是长在地下的呀!紧接着,老师可再补充介绍花生的相关知识。因为花生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所以又称“落花生”。然后,可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是藏在地下的。其二,拓展延伸,补充科学知识。例如,《猴子捞月亮》。可设计问题:为什么天上有个月亮?水里也有个月亮呢?少数孩子能说出水里的月亮是“影子”。老师应相机点拨,这可不是普通的影子,而是跟月亮一模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倒影”。紧接着,补充相应的科学知识:倒影是光照射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虚像。如此一来,将梦幻与科学相结合,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新境界!
3.对比辨析,戳中道理,品评新滋味。寓言是富有哲理的文章。一则寓言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寓言故事浅显易懂,但在明白道理之余,如能再次推敲,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一步分析、推理和判断,必品别样风味。其一,聚焦定语,彰显个性。例如,《狐狸和乌鸦》,其揭示的道理是“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这个道理。学生读完课文,基本都能悟出来。教师可设置系列问题促进学生再思考:乌鸦是一听到奉承话就上当吗?(不是)狐狸说了几次奉承话乌鸦才上当的?(三次)你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谁能通过朗读把狐狸的狡猾展现出来?要想读好狐狸的语言,必须关注什么?也就是狐狸是怎样说话的?请把狐狸说话的状态用横线划出来。于是就划出了狐狸说话的三次定语——“眼珠一转”“赔着笑脸”“又摇摇尾巴”。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三个动作,并边读边悟。“眼珠一转”说明狐狸脑袋瓜转得快,但是乌鸦不为所动。“赔着笑脸”说明狐狸懂得亲近人的妙招,笑脸相迎肯定不会令人讨厌,果然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虽然没回答总算有反应了。“又摇摇尾巴”表现出了极力讨好的状态,再加上他的一番花言巧语,乌鸦终于抵挡不住了!就这样,一只狡猾的狐狸展现在眼前。其二,遴选参照,锁定方位。例如,《三只白鹤》告诉我们自然常识和生活经验很重要,记住方位必须依靠固定不动的事物。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引导学生聚焦三个“参照物”。第一只白鹤的参照物是太阳,可追问“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中午)第二天看的太阳是什么时候的?(早晨)前后两天的太阳位置一样吗?(不一样,中午烈日当空,早晨日出东边)第二只白鹤的参照物是白云,白云就更加飘忽不定了。第三只白鹤的参照物是“河边的大柳树”,显然大柳树是固定不动的。所以,谁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就异常明朗了!
二、标新立异,读出创造力
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高阶思维的核心内容。研究表明,“和大人一起读”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教材”,而应善于“用教材教”,适当设计拓展性的问题,不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3]
1.以微知著,填补图文,创编新故事。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想培养创造力,就必须脱离惯性思维,造就发散思维。信手涂鸦与创编故事则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拔萝卜》是“和大人一起读”中,编排得非常有特色的故事,特别在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事。当故事讲到“小狗喊小猫来帮忙……”时,就戛然而止。当然通过后面的插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小猫还喊了小老鼠来帮忙。于是,问题可设计为:“小狗喊小猫来帮忙,结果怎样呢?请仔细观察后两幅图,把故事续编下去”。于是,有了上文做示范,学生很快编出了“小狗喊小猫来帮忙的相应情景”和“小猫喊小老鼠来帮忙的相应情景”。面对这些答案,笔者先肯定后提醒:“大家都很有办法。但是,请仔细观察图画,咱们的图画为了美观,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这一提问,又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拔萝卜的人们是由大到小排队的!”一个学生突然惊叫!“是的,既然原来的创造是有规律的,虽然打破常规也可以,但我们为了使图画看起来更协调,可以遵循从大到小的规律继续排队,那么选谁排在小老鼠的后面合适?”这一问,学生的判断力又激发出来了。这是一个图文并茂的故事,对学生的看图写话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笔者果断采用了学科大融合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篇图画故事,那我们现在来找一找,各幅图所对应的段落。”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第一幅图对应第一、二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三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第六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续编的故事。“咦?那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都没有图可对应,怎么办?”“可以画画呀!”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和上下相关联的四幅图画,很快就说得头头是道。如此一说,学生的图文对应能力大大提高了。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和家长一起补画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以及续编故事中的图画,尝试将故事制作成绘本,并讲一讲绘本故事。如此丰满之读,不断推动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评价、创造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2.触类旁通,再现生活,品评新课题。学生具有独立见解,理应是教师教学之追求。逻辑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培养有批判意识的创新精神,这能变“满盘珠玉”为“一线穿珠”。《谁会飞》是一首轻松活泼、节奏明快的儿歌,一问一答的方式很适合老师和学生对话、家长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很快就能读通读熟这首儿歌。仅仅读懂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再现学生的生活情景。[4]首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是怎样活动的?”(鸟——飞、马——跑、鱼——游)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会飞/跑/游?”学生的生活经验马上被调动了起来。然后,让学生学着按照课文格式,小组合作创编儿歌写下来。并且布置课外作业:和大人一起读一读《谁会飞》的儿歌,也读一读自己创编的儿歌。然而,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出别样的创造,笔者特意从课题入手,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会飞的、会游的、会跑的三种动物,那么课题《谁会飞》还可以改成什么?”“《谁会跑》!”“《谁会游》!”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答。“可为什么题目偏偏选择《谁会飞》呢?”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说:“因为课文的第一行是‘谁会飞’!”笔者赶紧竖起大拇指,又接着问,“如果题目要用《谁会跑》或者《谁会游》,儿歌可以怎么改呢?”学生纷纷发言:“可以把第二小节‘谁会跑’调到最前面!”“可以把第三小节‘谁会游’调到最前面!”笔者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接着发难:“可是,作者偏偏选择了《谁会飞》作为题目。大家再猜猜为什么?”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声音说:“会飞最厉害了!”“你说得真到点!确实‘会飞’是人类难以企及的,也是最向往的!就把它作为题目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使人们更有阅读的欲望!”如此循循善诱,拓展的不仅仅是横向的生活再现,还有纵向的思辨能力。
3.因势利导,创设情境,导演新剧情。好老师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善于用教材教。“和大人一起读”的许多课文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来领悟。正如演戏一般,有些情节可以加工创造,呈现出更加丰满的场景。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做编导,将学生的创造力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夏夜多美》是一篇富有童趣又非常感人的童话故事。要想读好对话,塑造角色形象、聚焦关键词语自是不在话下,这些都是朗读中的基本要求。[5]要想读出新境界,就得进行创造性的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连声”一词就很适合进行创造性朗读。首先,笔者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确实声情并茂地读出了整个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之后,笔者让学生把“连声”圈起来,然后问:“连声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很多声!”“好的,请你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结果,学生读的还是:“谢谢您,睡莲姑姑。”笔者故意皱起眉头说:“奇怪?我怎么只听到一声?而不是连声?请再读,读出连声!”这下子,学生懂了,就读出了:“谢谢您,睡莲姑姑。谢谢您,睡莲姑姑。谢谢您,睡莲姑姑。……”听了学生似乎不想停歇又兴致勃勃的朗读,笔者赶紧打断,并进一步引导:“这么一直重复,睡莲姑姑都听烦了!想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连声道谢’是怎样道谢的?一般来说,称呼一次就好,道谢可以多次,道谢语言可以变化,要自然、要真诚!谁愿意再试试?”有的学生马上开窍了,就读出了这样的创造性语言:“谢谢您,睡莲姑姑。谢谢您!谢谢!谢谢!”此举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外再读才是关键。何况,家长是“和大人一起读”的主陪。因此,课题组统一要求,老师布置学生课外“和大人一起读”,每篇时间期限为一周,朗读次数与朗读方式不限,先练读,然后用移动播客荔枝FM录音,最后投稿给老师。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录制老师推荐的相应课外阅读篇目。投稿上来的朗读作品可谓丰富多彩!有的是学生和家长分角色朗读,有的是家长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一遍,还有的学生独自包揽了所有角色进行多重演绎。面对异彩纷呈的投稿录音,老师们利用茶余饭后仔细聆听,再择优推送朋友圈和QQ群。在互动评价中,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更加高昂了!如此一来,琅琅书声冲破校园的框框,飘香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