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语文文化课堂

2018-02-10陈嫣桃

中学语文 2018年24期
关键词:枣核乡愁文本

陈嫣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索。

一、体会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本是通过对语言进行组织而形成的重要文化载体,在进行中学语文教材学习过程中,应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这些丰富深刻的文化精华,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多元化文化都有体现,能够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沉淀。由于特定文化背景及时间上的限制,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让学生对许多文本产生距离感,无法深入理解和体会。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充分掌握文本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同时,与文本进行交流、互动,进而收获不同的文化感悟。这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扩展学生视野和培养判断力、理解力的重要途径,也充分发挥了语文课堂的意义和效果。

以学习萧亁的《枣核》这一文章为例,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作为前提,带领学生对其蕴含的深意进行探究,同窗托我带枣核的原因是什么?在胡同院里有很多树,为何一定要带枣核?她在后花园亲手种植垂杨柳,并且将睡莲池布置在草坪中央的原因是什么?在诸多的北京标志性景观中,为何要选择北海景观作为仿制对象?而在北海公园的美景中又选择假山、白塔等景点。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联想能力、感悟能力,对经典文本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鉴赏和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总结,共同进行文化探究。经过交流和探讨,学生了解到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枣核代表着坚韧,顽强的精神,它还能体现随遇而安和自我保护力,这些深刻含义使枣核从生物象征逐步提升到精神象征,这种精神象征深刻烙印在中华人民的记忆中,中华民族对其已经产生民族情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

所以可以理解文中旧时同窗让我带枣核,实际是因为枣核是能够寄托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选择种植垂杨柳和睡莲也是因为两者的谐音为“留恋”,体现思乡之情;北海之所以能成为仿制的对象,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性,北海景观将中国古典文学、古典美学和建筑学融合到一起,演绎和传承了典型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意境,并且对于北京来说,北海是极具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景观,也体现出友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经过研究发现在老北京,大多人称关帝庙为红庙,其体现的精神就是忠义精神,文中之所以要建红庙也暗喻对祖国的忠心,白塔则是在有关藏传佛教记载中,有保护国家、保佑众生的隐晦含义。

二、掌握文本蕴含的文化休系

人类想要获得发展,必须将丰富多彩的社会形式和文明形式作为基础,而不能一直生活在固定不变的制度下,这是《结构人类学》中法国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观点。由此可见,想要不断发展,中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和领悟文本蕴含的看起来似乎和文本关系不大、也无法直接成为考试内容的文化体系。学生应该更多地去学习和吸取自身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的产物,能够展现出各个时代的多元化内容。语言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也响应我国当前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想要能够理解、借鉴和容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也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学生必须认识到尊重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对待不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对于文化的判断力,能够架构相关文化体系。

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有限加上文本创作的形式、内容、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性的文本主题文化,着重点在于表现文化的单一要素。假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认为某篇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是文化体系的全部内容,就会出现“以点概面”的错误思想中,无法在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曾有优秀教师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重点分为对语言的分析、积累和运用方面,将学生活动作为主要框架,对零散的语言点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成为诗歌语言,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好,但唯独缺乏对中华乡愁文化的引言。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将重点放在让学生领悟比喻句的巧妙之处和叠词、量词的运用方法上,用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了解和掌握的部分一带而过,充分把握课堂时间,将时间合理分配,进行文化课堂的体系架构。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乡愁文化的深刻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乡愁,学生大多表达的是对亲情,家乡的思想寄托,或是对某些事物的思念之情。教师利用流沙河的思而不得的情感就是乡愁,来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这样一来,离乡愁文化所体现的第一要素非常接近。

经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分析,乡愁文化主要体现出四个要素,包括分离焦虑情感、家国情感、安土迁徙情感、精神情结。乡愁体现的分离焦虑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通常人们把祖国比喻为母亲,孩子一旦离开母亲的怀抱就会缺乏安全感,大声啼哭或产生焦虑,对于成年人来说,乡愁也类似这样的情绪,一旦离开家乡就会有焦虑感。在余光中这首诗中,开头便体现出这一情感,也说明余光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悟。同时乡愁也是对亲人、家乡的一种眷恋之情,中国人最为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培养,所以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感情更加深厚,离开家乡的伤感和对家国的思想都是中国人体现在乡愁中的情感。在《乡愁》的结尾部分,将乡愁的高度上升到了家国情怀,并且与个人情感进行融合,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实现深入探究是个文化内涵的目的,也丰富自身的情感和素养。

教师如果缺乏深度的引导,仅限于表面的理解,会让学生对理解乡愁文化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在构建文化体系时,应该加以其他相关文献进行丰富,让学生更加容易领悟乡愁文化和表现乡愁文化。《论语》中有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对乡愁文化的一种体现,主要着重表现安土迁徙的情感。养育自己的父母在家乡,所以在追求建国立业的同时应该更爱父母、更思念家乡。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表现出的也是浓浓的乡愁,实际上重点突出的是精神情节,是一种向往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和多远化的中国文化。“先世避秦时乱”这句话体现在“秦时”中国人失去精神支撑,而桃花源正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家乡,体现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案和方式的合理安排,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乡愁文化体系,主动投身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语文课堂的重要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纠偏能力

师生对经典著作产生阅读错误或是理解偏差的情况,在我国当前语文教学课堂上屡见不鲜,排除自身产生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相关参考资料的依赖性,师生对参考资料抱有盲从的心态,对出现的偏差及错误没有产生怀疑心理,无法发现细微之处存在的问题。

以学习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理解为例,通常大家的理解是在每一年天气寒冷的季节,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植物。说明修道之人都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经受苦难,扛住折磨,初心不变。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这样,但是却忽略松柏四季常青的实际现象,所以说明常规理解中存在弊端,就要对错误的理解进行纠错。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且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应该敢于提出质疑,自身能对文化理解有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纠错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教学中也是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领路人的角色,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并且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欣赏能力,架构合理、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提升,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枣核乡愁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九月的乡愁
协和医生误吞枣核之后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协和医生误吞枣核之后……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