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对潜课程的挖掘与运用
2018-02-10马小华
马小华
(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研究的缘起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大学教育如果仍旧坚持简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当前社会高速的发展模式之下,急需要我们的大学教育,既能培养会学习,掌握良好知识的大学生,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能够具备团队精神、应变能力以及自我寻求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如果说,在大学课堂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面对的是书本或者实验室的话,那么其他的几项本领的获得都是需要面对活生生的人来获取。那么,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大学教育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项学习模式转向“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变是提高当前大学教学,让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在的,隐形因素对互动教学的推动力,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大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从而可以说,在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挖掘对整个大学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是大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潜在要素。那么,在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对潜课程的挖掘和运用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在大学互动教学挖掘和运用潜课程,这构成了本文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二、互动教学与潜课程
(一)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动教学的前提是互动,互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信息的传达与反馈。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1]互动教学主要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传递信息,而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从而以教师传递信息,学生进行反馈,教师修正或者进一步完善自己传递信息的方式、内容等等,从而是教学活动通过教学的主客体两个方面来达到一个完善的地步。从互动教学的理念来看,互动教学就是打破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具人性化色彩,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正是由于互动教学的这种双向性,使得互动教学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使得互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秉持协作性、主体性、整体性等教学原则和师生互问互答、师生互评以及师生互辩等教学形式。
(二)潜课程
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首次提出“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到现在教育学界对于潜课程的认识和看法以及界定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论述。学者李秉德、庞学光等都对潜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和论说。学者李秉德认为“潜在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2]学者庞学光教授认为:“潜在课程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传统,这些文化建设或者文化要素都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促使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3]虽然,学者们对于潜课程的界定没有达到完全一致,但综合各个学者对于潜课程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看出,潜课程重点指的是除去学校正规的课程之外,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学习的氛围等方面。至于潜课程的功能,学者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基本来看大致聚焦在潜课程对于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于他们的社会化、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和较为积极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基于这样的作用力,潜课程在实际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了潜在性、多样性、广泛性、交互性等特征。
三、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对潜课程功能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在大学教学中由于师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变化,由中学紧密联系的强化学习转化到了相对自由和松散的知识传授关系之后,无论是处于大学教学中的主体的学生还是大学教学中主导的教师来说,都认为在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物。尤其对于从紧张忙碌以及紧密管束的中学来到大学的大学生而言,对于潜课程的认识已经模糊不清了,而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和学生关系的疏离也会使得他们忽视在教学中尤其在互动教学中去有意地利用潜课程的功能来弥补平时互动教学中的不足。当然除了大学互动教学中教学主客体之外,大学教学的主管机构也在对大学潜课程的挖掘上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大学教学的主管机构往往着眼于教学方法和技术的改进,以及教学成果的取得,而忽视了在大学教学尤其是在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的功能。
(二)建设问题
由于大学互动教学对于潜课程的认知存在着偏差或者说存在着空缺,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对于潜课程的建设要么处于混乱的状态,要么处于空白的境地。混乱的状态在于,很多的高校在潜课程的建设方面,一方面缺乏有力的规划,往往使得一些不必要或者一些混乱的教学环境和制度建设的出现,例如高校在给图书馆或教学楼冠之于企业名称时,就是在潜课程的建设上忽视了潜在的标签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往往一些好的大学潜课程的建设出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而使得其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在一阵跟风建设之后就不了了之。例如一些高校所搞的教学观摩或者教学活动非常不错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该校的教学发展,但由于缺乏保障机制而往往难以发挥其长期的作用力。
(三)实践问题
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和技术,都要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对于潜课程来说也更是如此。在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设计以及建设和完善都理应结合实际展开。但现实中在众多大学互动教学中对于潜课程的设计规划以及建设和完善都有脱离实际的问题。不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来设计大学互动教学中的潜课程或者建设所谓的潜课程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种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互动教学中潜课程设计、建设的执行者大学教师来说,他们在大学互动教学中会忽视潜课程的实际功能以及作用,要么轻视潜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要么对于整个潜课程的作用发挥机制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设计出现混乱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互动教学中潜课程设计、建设的接受者高校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设计脱离实际,从而导致在互动教学中作为受体的学生,要么感受不到潜课程给他们的学习所带来的实际作用,要么他们在一个较为混乱的课程设计和体系中表现出对于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不知所从的茫然状态。
四、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挖掘潜课程功能的途径与方法
当前,一方面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功能挖掘存在着认识模糊、建设不够、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整个大学互动教学的展开,以及整个大学教学体系的升级和发展都需要潜课程的良好规划以及建设实施,那么在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如何挖掘潜课程的功能,让其为整个大学教学体系服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转变观念强化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设计意识
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学生的认知在不断发展,知识经验在不断地积累增加,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上讲,不同年龄段应有不同年龄特征的学习方法。”[4]在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由于对于潜课程功能挖掘的忽视,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到了大学互动教学甚至整个大学教学体系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如果对于潜课程功能发挥机制的认识不发生改变,就无从谈起对于潜课程功能的挖掘了。对于潜课程功能认识的转变笔者认为要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方面,应当树立起对于潜课程的高度重视,在课程的开始、设计以及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潜课程对于互动教学的作用力。学生方面,应当树立起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和挖掘潜课程对自身学习的助推力,尤其是在课堂上,也要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来为自身的学习服务。此外,在图书馆、校舍等空间内,也要树立起潜课程的意识来。学校方面,应当树立起对于潜课程功能的充分认识,在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整个校园环境、学生宿舍、食堂等空间内也要注意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课程的功能,从而利用潜课程为高校的整个教学工作服务。
(二)多方规划完善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建设路径
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具体的人”,具有“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情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这些成分都不能也不应当孤立起来,他们之间是相互依靠的”。[5]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牵涉到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系统,在这个体系内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体系的运作,具体到互动教学中的潜课程问题,其道理是一样的,在互动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师、学生任何一方对于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忽视,都会造成互动教学中潜课程功能发挥的失败或失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规划应从学校、教师、学生多方着手。高校作为大学潜课程规划和建设的主体,应着眼于大学潜课程建设的宏观层面,从自身教学的性质着手来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潜课程类型和模式。教师作为大学潜课程规划与设计的主力军,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应该注意大学潜课程规划与设计的独特性,在大学互动教学中要注意从大学生这个独特的群体出发来规划与建设大学互动教学体系中的潜课程设计。当然,在大学互动教学潜课程的设计中学生是不能缺席的,因为作为教学受众的他们比其他各方更加具有发言权,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是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规划和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结合实际创建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发育空间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教学是一个由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梯阶层级系统;从教学管理过程来看,教学是一个包括上层、中层、基层等三个管理层次的社会组织;从活动空间来分析,教学是由特定的空间里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环境等组成的一个非等级层次的系统;”[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是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在潜课程的功能挖掘中如果脱离实际,就会使得其功能发挥失常或者功能发生混乱,同时在潜课程功能的挖掘中如果脱离实际,也会让高校教学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尤其在大学互动教学体系中对于潜课程功能的挖掘一定要结合现实情况来进行。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的发展问题,不仅局限在认识以及建设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于潜课程的维护和培育方面,而在潜课程的维护和培育方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众多高校对于大学教学中,对于潜课程的规划和建设都脱离了实际,而脱离实际的潜课程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潜课程的功能发挥往往是建立在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起相应的潜课程类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脱离高校自身教学现实情况的潜课程建设和潜课程功能的挖掘往往获取不了相应的效果。当然,每个高校的教学体系,尤其是互动教学方面的现实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每个高校因地制宜的创建起潜课程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功能发挥的空间,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是每个高校进一步提升和培育大学互动教学中潜课程功能发挥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五、结语
学者李秉德指出:“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教学因素,那就是教学环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教学环境。”[7]随着当前对大学教学质量的不断的重视和提升,大学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也在不断地跟进之中。互动教学本来是大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如何在新时期和新的教学使命下使大学互动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成为当前互动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潜课程作为大学互动教学长期被忽视的重要教学因素,在新的时期理应被重视起来。虽然,在当前大学互动教学体系中,存在着对于潜课程认识模糊、建设规划混乱、脱离实际等种种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高校教学各方能够从认识、规划以及现实方面做出转变和努力,那么在大学互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出潜课程的功能就不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