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09张亚国
张亚国
【摘要】当代人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社会大众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学校教育除了课堂教育,也包括课后教育,作业是考查一名学生课后教育是否合格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结合自身的从教经验主要探讨如何打破传统的作业设置,有效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以期能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环节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践;思考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见家长跟笔者探讨同一个问题:孩子在家做数学作业要花很长时间,甚至有的孩子做到最后会产生厌恶感.为此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做作业的效率,思考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这份作业中得到相应的提高.每个班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这份个体差异,不能对待所有学生都是同一个要求,要彻底改变传统布置作业的方式.传统作业的“一刀切”多半对大部分学生是无效的,长期这样布置作业容易使得学优生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提高,学困生因不会做产生对数学的恐惧,甚至厌学.于是在今年笔者开始打破传统作业的布置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分层作业达到优化作业.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是笔者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分层作业的点滴体会.
一、学生分层,确定分层作业的对象
根据班级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优秀生为A组,中等水平的学生分为B组,学困生分为C组.并确定每个组的组长,每个组长督促组员按要求完成组内作业.因同一组成员的水平差不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并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作业分层,提高效率
作业分层主要针对各个小组实际情况分为三大类:(1)基础性作业: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教材必须掌握的练习,主要适合于A组学生.(2)提高性作业: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是在基础作业上的变形与提高,主要适合B、C组学生.(3)综合性与开放性的练习:难度较大,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C组学生.
以下是笔者根据本班班情设计出的三类作业:
组号学生特点作业类型具体实施方法
A基础薄弱基础性作业
在校完成几道基础题,回家做几道类型的题型.一些大题的第一问的基础题
B学习态度好,基础中等提高性作业
布置配套的辅导书作业;一些大题的前两问
C学习能力强综合性和拓展作业配套的辅导书;压轴题
在一次函数整章节复习完后,笔者会设计一道同一题目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例如,如图所示,过点A(2,0)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y轴于点B,C,其中点B在原点上方,点C在原点下方,已知AB=13.
(1)求点B的坐标;
(2)若△ABC的面积为4,求直线l2的解析式.
(3)在直线l2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B,C,D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D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这道题的三个问题难度呈阶梯式增加,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利于低层次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热情.如,A组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做出(1)即可,B组要求做(1)和(2),C组则要求做完.这样设计可以让一部分比较好强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大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也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分层作业能让各类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喜悦,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舞台,从而达到各类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若长此以往,学生成绩肯定能上一个台阶.当然,它在具体实施中也会遇见一些困难,因有些学生是属于有数学能力但是没有学习态度的,而有些学生属于学习态度很好,但是没有非常好的數学思维,使得学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完全通过分数和作业很难合理地给学生进行分层,这也是后面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思考的地方.总之分层优化作业是一切以发展学生为本,避免题海战,防止“熟而厌”,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