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扶贫日记

2018-02-09海南省委组织部

关键词:五指山市山鸡字幕

海南省委组织部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今天,黄秀梅卖了2600只蜘蛛,收入4万多元。她说还要增加养殖1000只,我很高兴。我相信只要铺好了脱贫的路,他们个个都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2016年11月3日,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党支部书记黄月芳的日记本中又增加了一页新的内容。刚过50岁的黄月芳在番贺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她的日记内容越来越丰富。

翻开黄月芳泛黄的日记本,可以看出番贺村曾经的贫困状态。这里地处五指山腹地,山高林多、土地贫瘠,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务工,剩下的人只能守着家里的薄田勉强度日。……1998年,黄月芳担任番贺村委会妇女主任,2001年,当选为番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成了村里的“当家人”。从那时起,她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了,除了自己脱贫外,还要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我没有太大的能力,就是拿出一颗心来对待父老乡亲。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随时恭候。”

黄月芳没有辜负群众的期望。在加强传统橡胶、槟榔管理的同时,黄月芳引导群众种植冬季瓜菜250亩,当年获利3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一下增加了500多元。2005年9月26日,强台风“达维”袭击海南,什托二村受到泥石流的侵害。

同期 黄其良(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什托二村村民):台风来的时候,这个山都滑坡下来,根本不敢睡在房子里。

黄月芳深夜冒雨赶到受灾现场,第一时间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一周后,她从市国土局申请来建设资金,与工人一起测量、砌墙、搬砖、搅拌混凝土,建起了一道500米长的挡土墙,彻底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番贺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900多人,是畅好乡人口最多、村小组最多的村委会。由于地处五指山核心生态保护区内,农业种植空间十分有限,仅靠生态补偿远远不够。全村266户人家中贫困户有90多户,贫困比例近三成。因此,扶贫成了该村的中心任务。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群众要想富,离不开党支部。”

黄月芳带着村“两委”干部对全村的贫困户逐一走访、摸底调查,从家庭户口到身体状况,从现实困难到发展意愿,谁家有困难,群众最盼望什么、关心什么,黄月芳都记入自己的“扶贫日记”。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做什么事,都要前有榜样,后才有群众跟上。”

为了树立贫困户的信心、解除他们的疑虑,每开展一个扶贫项目,黄月芳都要自己先试试,成功后再向贫困户推广。

2013年,黄月芳建起了鸡棚,购买了2000只山鸡雏,她要做给农民看。然而,一场瘟疫让鸡雏死掉一半,余下的养大了却因品种不纯销不出去,投入的两万元打了水漂。黄月芳心疼得哭了几次,怪自己不争气。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村里农民还眼巴巴指靠着我。我(如果)放弃了,农民的脱贫路子也没了。”

黄月芳觉得,养野山鸡的前景和市场都好,自己的养殖技术和防病技术不足,不应该成为产业扶贫的绊脚石。她负着债,从屯昌买来纯种野山鸡雏,向市科工信局的技术专家和养殖大户学习技术。半年后,5000只野山鸡出栏,赚了3万多元。

番廷村的陈菊铭养鸡多年,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无法扩大规模。黄月芳得知后,帮助陈菊铭申报了市里的养殖基地示范点。

同期 陈菊铭(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村民):2013年,月芳书记就宣传有妇女小额贷款,我申请到两万块钱建了基地。到2015年我已经养了野山鸡9000只、鹅1000只、鸭1500只。

陈菊铭说,黄月芳书记的养殖基地比自己的大,应该作为村里的示范点来扶持。但黄书记把这机会让给了自己。

如今,村里谁家想养鸡或者出现疑难问题,都会找黄月芳帮忙,她成了村里的养鸡带头人。截至2016年10月,番贺村已有10户因养野山鸡而脱贫。陈菊铭在黄月芳的帮助下,年养野山鸡近万只,此外还养猪、养鱼,一年可收入20万元。

尝到野山鸡养殖的甜头,黄月芳又盯准了另一个新奇的养殖产业——蜘蛛。这也是五指山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重点推进的养殖产业之一。

同期 黄月芳(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党支部书记):养无毒蜘蛛本钱不高,照顾这些无毒蜘蛛也不用太多的时间,三天才喂一次。我带头养。

黄月芳向南圣、水满等乡镇的养殖大户请教,参加市科工信局举办的蜘蛛养殖技术培训班,很快掌握了笼养蜘蛛的窍门。

十个月后,800多只蜘蛛出笼,老板上门收购,20元一只,轻轻松松赚了1万多块。黄月芳觉得这项目不错,就发动群众来养。

同期 黄秀梅(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番那村村民):她说这个销路很好,不用跑市场卖,成本又低,又环保干净,没有什么粪便,我就心动了,就跟着她去学。

黄秀梅第一年养了500只,觉得好养,赚钱快,又没风险,今年又养了2600只,成了村里养蜘蛛最多的人。十一月初,2600只蜘蛛全部出笼,赚了4万多元。因此,她对黄月芳心存感激。她说,阿芳这些年干的事,没有一样是为了自家赚钱,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农民脱贫探路,让全村人过好日子。

据统计,2015年番贺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0多元,高于五指山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村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让黄月芳很欣慰,但并没有停下来歇歇。扶贫济困、农田水利、村容村貌、计划生育等等,她时刻挂在心头。近年来,黄月芳带领村“两委”班子先后完成了8个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建起了村文化室和文化广场,打井3座,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同时,为每个自然村配备了一名保洁员,定期打扫村庄主道,部分自然村还配备了垃圾桶,被纳入五指山市“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中。只要群众哪里有困难,黄月芳就出现在哪里。

自200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黄月芳先后获得“五指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五指山市三八红旗手”“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光荣称号,并当选为“乡、市、省、全國”四级人大代表。每年两会,黄月芳都会带上自己的扶贫日记,把老百姓的心声带到会场。她提出的议案包括扶贫增收、公路建设、生态旅游、农村饮水设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农民大病医保报销等,其中已有60多件得到落实。

“只有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甘做乡亲们的老黄牛,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家乡父老,对得起党组织的信任!”这是黄月芳写在日记里的话,也是她这名村党支部书记的座右铭。翻开黄月芳的日记,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共产党员对贫困群众朴素而崇高的感情,也翻开了一名普通农村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字幕(摘自黄月芳的扶贫日记):“能自己脱贫的都已经脱贫了,剩下的贫困户是最需要帮助的。可以说,攻坚脱贫现在是最难的时候,而我有责任,一定把攻坚脱贫的任务完成。”

精准扶贫,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场必须拿下的攻坚战。黄月芳和村干部制订了三年扶贫计划:2016年落实贫困户的种养殖意愿,督促其完成猪舍等设施建设;2017年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猪苗、鸡苗以及南药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产出效益,实现种养殖业滚动发展,最终帮助贫困户脱贫。

黄月芳的“扶贫日记”还在继续写着,但番贺村的农民们已然看到,脱贫之路的前方满是亮堂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指山市山鸡字幕
海南省五指山市新春水库水源工程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笼养七彩山鸡的做法和体会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山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
池奕民养山鸡致富